《摸鱼儿·东皋寓居》
词作者:晁补之
赏析
晁补之(公元1053年—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早年随父宦游杭州,携文拜谒苏轼,得以相交,后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登进士第,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知河中府、吏部员外郎等。因坐元祐党籍,多次被贬起复。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起知泗州,卒于任所。
田园固然有许多乐趣,但就像陶渊明隐居之时,仍旧高歌“聊为陇亩民”一样,晁补之在这首词中也表达了他的不甘与愤慨:上片的独孤起舞、尽醉而不归,绝不是沉醉于田园的喜悦,而是有着一种“狂歌度日”的孤绝之气;下片“莫忆”是提醒自己不要回忆,更是透露出不忍回忆的悲痛;而“青绫被”“金闺”“弓刀千骑”“封侯万里”的一气呵成,正写出了他的理想一步步破灭的沮丧;“归计恐迟暮”,用班超的事例宽慰自己,却也从反面说明了他曾经对功成名就的热望以及如今理想破灭的感喟。刘熙载《艺概》曾赞晁补之此词“堂庑颇大”,为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本。此词傲兀跌宕、感慨深沉处,确实可与辛词风格相通。
撰稿:王贺
诵读赏析:李海峰
栏目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宋词以其独特的神韵独树一帜,与唐诗并列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
“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通过多媒体重新演绎,让最经典的词句与最优美的声音有机结合,把美的享受和宝贵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两岸青少年,在提升孩子们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同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推荐阅读 ★
来源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