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织金县城北部、以那镇集镇西南面的以那镇大寨村,地处东经107°39′、北纬26°46′,北与木兴村相接,西与龙兴村相接,南与中寨乡铁厂村毗邻。距织金县城45公里,距以那镇集镇13公里,离厦蓉高速出口以那收费站15公里。
大寨村村内姓氏复杂多样,各有各的祖先,各有各的家族。村内各组居住的群众以1至2个姓氏为主,相互之间穿插着一些其他姓氏的家族,同样姓氏之间也有不同的家族。据说寨中各家祖先均在明清时期或因躲避战乱或因工作需要不断迁居到此处,主要来自今天的江西吉安、福建等地。长年累月,到了今天,这里已是各家族团结聚居的大寨子,“大寨村”因此而得名。
清朝时期,由大定府修到六枝的古盐道从大寨村蜿蜒穿过,而后在村子的南面开始沿着山势盘旋而上,一直延伸到村子最南端的山顶上。
古盐道宽度一米左右,在陡峭的地方是用一块一块相对规整的青石铺成的石阶,而平坦的地方则又选用相对较平的石块依次向前铺设而去,如此反复,从起点到终点,终于修成大定府至六枝流传百年的盐道。
青石铺成的石阶,充满着岁月的痕迹,同时也是以前重要的交通要道。置身其中,仿佛看见盐商赶着马从身边经过的场景。
随着时光的变迁,交通建设的日益完善,如今已无人再涉足这条曾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道了。
在大寨村,最有名的技艺当数“陈家铁匠铺”。随着时代的发展,村里面的人都外出打工,还在种庄稼的人寥寥无几,铁农具的需求下降,打铁这门手艺也逐渐衰退,很少有人还从事这一行业。在大寨村,这门手艺却传承了下来。
村里的铁匠家在黄草坪组,这是陈家家族祖传的手艺,传到这一辈时也还有陈文忠、陈文海、陈文伦在从事这个行业。
“陈家铁匠铺”在方圆几十里都非常有名,有需求的都会前来打制铁器,打制的铁器成品主要有犁、耙、锄、镐、镰等,用来满足日常的耕作需要。
打铁这门技术是很有讲究的,将要锻打的铁器先在火炉中烧红,铁匠师傅再将烧红的铁器移到大铁砧上,一般由打铁徒弟手握大锤进行锻打,铁匠师傅左手握铁钳翻动铁料,右手握小锤一边用特定的击打方式暗号指挥徒弟锻打,一边用小锤修改关键位置,使一块方铁打成圆铁棒或将粗铁棍打成细长铁棍。这门手艺最难的是淬火和回火技术,全凭实践经验,一般很难掌握。
各种铁器,虽然外形制作十分精美,但是如果师傅的淬火或回火的技术不过关,制作的铁器就不耐用或者根本不能用。打铁是门难得的手艺,全凭师傅不断地实践获取经验,才能打造出耐用的产品。
“陈家铁匠铺”的打铁技艺代代相传,成了当地重要的文化符号。
大寨村的民俗活动主要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五,称为“游山”。
参加人数最多的要数正月初一这天。一大早,各家各户都会包上本地特色的酥麻粑粑作为早餐。吃完早餐后,一家人就会到山坡上游玩。在新年的第一天寓意新的一年把疾病和不好的事情都游走,让家人平平安安。
“游山”有一个固定的地点,在村里一个叫“草场上”的地方,那里有较为平缓又连绵的山坡。初一这天不只是本村人,还有其他村,甚至是其他乡镇的人也会来到这里参与“游山”。
山坡上,摆摊卖吃喝的、放风筝的、聚餐的、一堆一堆围聚在一起唱山歌的,从早上一直热闹到傍晚,直到人们陆续散去才恢复宁静。入夜,人们怀揣快乐、枕着对新一年的希望,进入到甜蜜的梦乡。
文字整理:张 磊
投稿邮箱:zjxr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