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学者和同仁们:
为了深化工程领域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巩固学科发展的基石,加速技术融合与创新,促进人才成长并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工程研究—跨学视野中的工程》编辑部特别在中国颗粒学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颗粒大会上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关于工程哲学与工程教育的专题培训。
工程哲学培训旨在通过系统介绍工程哲学的概念、基本观点以及应用领域,帮助工程师和管理者提升哲学思维能力,更好地应对工程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培训内容包括对工程哲学历史与现状的探讨,以及其在工程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应用,旨在培养学员具备正确的工程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促进工程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诚挚邀请所有对此感兴趣的工程领域专家莅临,一同享受这场思维的盛宴。
时间:2024年10月24-28日
地点:苏州国际会议酒店
会议官网:
https://www.csp.org.cn/meeting/CCPT13/
扫码报名参会
培训班8:工程哲学、工程教育
组织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期刊编辑部
召集人:王大洲
学术秘书:
李丽 lili@ucas.ac.cn
李伯聪 教授
李伯聪,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工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工程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2002年出版国内外第一本工程哲学专著《工程哲学引论》。其他著作(包括合著)有《选择与建构》《工程方法论》《工程知识论》《工程共同体研究—工程社会学导论》《工程创新—突破壁垒和躲避陷阱》《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纲》等。
培训题目:工程哲学的兴起与设计哲学的新探索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都首先兴起于西方,而工程哲学在本世纪初兴起时,中国工程界和哲学界跨界合作进行理论创新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开创工程哲学的理论起点是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强调科学、技术、工程是三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不能把工程看作科学的衍生物或派生物。工程方法论有自身特征和丰富内容,不是科学方法论的派生物,不能用科学方法论取代工程方法论。工程知识论亦然。设计哲学是工程哲学的新探索和新进展。
王大洲 教授
王大洲,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主编,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创新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工程哲学、工程社会学与工程史研究工作,目前作为首席专家,主持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工程科学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主要著作有《技术创新与制度结构》《知识、场域与创新》《技术、工程与哲学》《中国大科学工程史》《扎根大地的工程哲学—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的实践逻辑》等。
培训题目:工程科学与工程创新:共生关系与治理逻辑
面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基础研究对于原创性技术突破乃至颠覆性创新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围绕工程问题开展的基础研究则是重中之重。工程科学是联系自然科学和工程实践的中介,具有科学与工程的双重属性,对于形成基础研究与工程创新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本报告基于工程哲学视野,阐明工程科学的性质、工程创新的实践逻辑、以及工程科学与工程创新的共生关系;在此基础上强调,在工程科学和工程创新的治理上,只有同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他组织”优势和“分散力量办大事”的“自组织”优势,才能解决基础研究“空转现象”和工程创新的“肠梗阻问题”,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和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范春萍 教授
范春萍,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深空探测学报》常务编委。毕业于东北师大物理系、吉林大学哲学系。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科技风险治理和人类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伦理学会科技伦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哲学,科技与工程伦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
培训题目:工程哲学与工程教育变革
当今时代,科技与工程的融合式革命风起云涌,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在转换,文明重置的程序已然启动。与之相伴的是作为人类在宇宙中唯一家园的地球,也处于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双向夹击,严重考验人类智慧。未来已来,当今人类需尽快找到适应文明重置和地球生态系统突变的方式。承载着再生产工程主体责任的工程教育是人类工程大系统中的重要部分,也承载着人类工程的未来。工程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处于不断的变革中,如今更需要重大变革以适应文明变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