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成了年轻人最后的避难所!出门忘带耳机,等于在路上裸奔!

2024-10-14 09:15   广东  
关注我的你,是最善良的!

只为苍生说话,用笔杆子道明事态原委、丈量人间温情。






年轻人最后的避难所!





一天24小时,当代青年总有那么1400多分钟不想理人。在任何场所看到认识的人,只要没对上眼,他们就能若无其事的将眼神飘向其他方向,假装没有看到。走在街上被不想搭理的人喊名字,只要前面有个路口,他们就能立马转向并戴上耳机,不管对方在背后叫了几声,都假装没听到。


01
当代青年的“金钟罩”
此前,#11亿年轻人面临听力受损#的新闻上了微博热搜,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全球近50 %的年轻人有损失听力的风险。然而,微博点赞最高留言不是对聋的担忧,而是对于外部世界的排斥。
有多少人戴着耳机却没有听歌?又有多少人假装听歌,却连耳机线都没插?戴耳机不一定是为了听到耳机内的世界,也可能是为了隔绝耳机外的世界。对当代青年来说,
聋不可怕,尬聊才可怕。

哪怕冒着“残疾”的风险,
也要让耳机成为继手机后人体的第二大体外器官。
因此,我国未来智能耳机市场规模的将持续增加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更好地屏蔽外界社会,为用户打造一个“金钟罩”是耳机行业的大势所趋。其实,耳机避难所的功能在邻国日本那里早有体现。数据显示,2018年日本市场销量最高的某款耳机,就是在减少低频噪声的基础上,大幅提升了对人声等高频噪音的主动降噪。
事实上,为了少说几句话,日本人做了更多的努力。在东京街头,自动贩卖机遍布每一个角落。除了买饮料,自动贩卖机还可以买到章鱼烧、电话卡,甚至是性用具。不过你可千万别以为日本人都很内向。根据社交恐惧的心理学定义,同样是拒绝交流,内向和社恐的内因有着本质的区别,内向人是“不想社交”,
而社恐人是“不会社交”。

社交恐惧(social phobia):
个体对可能出现尴尬的社交或工作情境明显而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表现引起羞辱或难堪。研究日本社会最负盛名的著作《菊与刀》用了大量的篇幅叙述了日本民族对于丢脸恐惧,这从根本上解释了日本为什么有那么多社恐。
然而为什么在没有耻感文化的当代中国,年轻人会一次次急不可耐地将“社恐”这一标签贴在自己身上呢?有人认为“社恐”像瘟疫一样在年轻人中传播,是因为过度的被动社交已经将他们掏空。
一个人一天的社交能量是有限的,微信已经将社交能量榨取的所剩无几时,在其他时间,他们必然会恐惧社交。然而,这时所谓的“社恐”或许只是“社畜”给自己立的人设而已,不想说话不能等同于“不会社交”。
更为合理的解释也许是:手机让大量的社交场景发生在线上,线下社交能力发生了退化。在网上,面对尬聊总是有很多解决方案。或是表情包轰炸,或者假装没看到,实在聊不下去还能假装去洗澡。而在面对面社交时,不仅辅助技能完全丧失,而且还要调动表情、肢体、语气等多种感官,交流难度直线上涨。
面对老板的指令,他们来不及去买一朵玫瑰;面对甲方霸霸的无理取闹,他们学不会一边笑一边掩面流泪;面对同事过分的玩笑时,他们的微笑一点也没有终结话题的杀伤力。
社恐,人设还是宿命?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被教育要开朗,优秀的交际能力甚至被当作走向人生巅峰的必要技能。但是无可辩驳的是,当代年轻人中的肥宅、社恐越来越多,二者的贬义含义也在逐渐消减,社会已经开始接受并尊重这种人格的存在。这不是一代人的偶然,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首先,稳定的社会关系被打破。
从前,大部分人的生活圈非常狭小,从村这头到村那头而已。为了在这里生存,他们必须和所有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最起码场面上得过得去。而现代社会流动性指数级上升,从一个圈子跳到另一个圈子变得轻而易举。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正是这一原因的表现形式。年轻人认为,职场靠实力说话才是硬道理,不擅长和上司social,根本原因是因为不想讨好上司。
其次,社群结构被瓦解。一直以来,人类都被认作是群居动物。在原始狩猎社会,一群人通力合作才能生存。在农业社会,一家人耕作才能达到温饱。而现代社会,单身生活已经悄然成为当代青年最习惯的生活方式。根据淘宝2017年发布的单身社会趋势数据,在中国,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的单身群体甚至已经超过5000万,其中90后占比超过六成。如果一个人也可以活得很好,他们还会有动力逼迫自己去掌握社交技能吗?
   对当代年轻人来说,最日常的焦虑不是买不起房、摇不上号、找不到男女朋友,而是忘记带耳机。
这种焦虑其实在耳机刚发明那会儿就有了,只不过当时的焦虑不是忘了带耳机,而是戴耳机。1881年,为了提高接线员的效率,美国发明家埃兹拉·吉利兰德(Ezra Gilliland)打造了一款“肩扛式听说一体机”。这套设备重约10斤,每天扛着一对音箱上班你说焦不焦虑。长这样叫你一声耳机,你敢答应吗?
1891年,法国工程师梅卡迪尔(Ernest Mercadier)对耳机进行了决定性的改良,把10斤减到了两个(鸡)蛋的重量。虽然还是很重,但至少把“耳箱”改造成了耳机。这么重挂在耳朵上也太难受,那就举着呗。但这不是听诊器嘛。
这个听诊器,呸,耳机进化成这样和一项特殊服务有关。19世纪80年代,随着电话的普及,催生了早期的在线服务——电话广播服务。其中一项服务就是音乐直播服务。订阅用户先通过电话连接到提供直播服务公司,直播服务公司再把剧院的演出信号转接到耳机接收终端。为了减轻用户耳朵的负担,耳机才进化成听诊器的造型。
1910年,美国发明家纳瑟尔·鲍德温(Nathaniel Baldwin)发明了头戴式耳机。这款耳机没有获得市场认可,却受到了美军的青睐。由于耳机是鲍德温在厨房手工打造的,产量完全不能满足军方需求。军方希望他申请专利,建厂扩大生产。
不过鲍德温朴实无华地说,这只是个小创新,不值得申请专利。拒绝了军方,深藏功与名。后来,他把从军方赚到的钱用来支持一夫多妻制,最后破产了。
这个“不起眼”的小发明在一战中起了奇效。这个长得像大型管弦乐器的装置就是耳机在战争中一项应用。通过监听远处的声音,精确定位敌机。简单来说就是实体版的顺风耳。
别看这些耳机长得虽然奇形怪状,一副很挫的样子,但血统却是「高贵」的动铁。动铁是耳机驱动单元的一种。耳机的原理是将电信号传到发声单元,发声单元再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动,发出声音,简单来说就是电声转换。动铁耳机就是将电信号转化为衔铁的械震动,再牵动振膜转化为声波传到你耳朵里。
不过早期的动铁耳机衔铁都比较大,震动范围很窄,低频达不到,高频又上不去。所以1937年,拜耳动力推出第一款动圈式耳机后,动铁耳机很快就被「用更容易驱动的线圈」做驱动单元的动圈耳机取代了。除此之外,动圈耳机的成本也更低。这剧情和薄膜键盘的崛起有些类似。
不管你们怎么觉得,这时候的动铁动圈耳机都只能算是听个响。没什么人用耳机听音乐,耳机的使用范围大部分集中在还属于广播、无线电通讯等专业领域。一直到1958年,立体声耳机的出现,耳机才靠着音乐,敲开消费者的钱包。
本来发明家高斯(John Koss)与工程师兰格(Martin Lange)想推销的是便携式立体声留声机,没想到消费者对随机配送的立体声耳机更感冒。具有现场感的高保真声音,一下让音乐爱好者的耳朵怀了孕,让耳机在极客圈成为爆款。
立体声耳机小范围火了之后,高斯马上和the Beatles合作推出了Beatlephones,有了Beatles的带货,耳机这才跳出专业圈,成为大众消费品。不过,有一说一,我们现在能用上各种耳机,还得说一句索尼大法好。
1979年,索尼推出的walkman把耳机带到了全世界。大范围的流行给耳机带来了第二春。几乎同一时间,Bose的创始人Amar G. Bose博士写出了降噪耳机的最原始方程式。降噪耳机到底怎么降的噪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噪音挡住,一种是把噪音低消。
严格来说所有的耳机都有降噪功能,只不过一般耳机是被动降噪,也就是通过物理的方式尽量把声波挡住,不让你听到。主动降噪则是在挡住噪音的同时,通过耳机内置的收音麦克风收集噪声,然后通过降噪系统发出这些噪声的反向声波,把噪音抵消。简单来说就是,外界向你的耳朵发了一个噪音冲击波,降噪耳机反手发射了一个同等威力的冲击波,两波互相中和了。
既然能中和噪音,那为啥带上降噪耳机之后还能听到外面的声音呢?降噪耳机又不是消噪耳机。外界的声音频率不一样,汽车喇叭的声音尖,发动机声音低沉。目前主动降噪耳机降噪范围是100HZ-1KHZ范围内的声音,而人耳能听到20HZ-20KHZ范围内的声音。
2000年,特供美国军方的降噪耳机才下放到消费市场,这款产品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QuietComfort。在降噪耳机出现之前,除了听音乐之外,社交大概是耳机另一个重要功能。想想曾经和你用一副耳机的同桌;你买过的花里胡哨的耳机;四十度的夏天也要挂着耳机的你。有过以上经历的朋友请对号入座。
和现在的耳机相比,这些耳机音质渣、没有蓝牙,更不能降噪。但就是通过这些「三无」耳机,我们找到的同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习惯通过耳机暂时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耳机渐渐从「寻找同类」变成了「拒绝不同类」的工具。对于996的打工人来说,耳机甚至是「避难所」。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耳机已经从一件单纯的播放设备成为了我们外化的器官。你会随身戴耳机吗?忘带耳机你会焦虑吗?
如果说手机是的社交工具的话,耳机大概就是反社交的保护伞。未来的耳机会变成什么样?电影《她》里,耳机里的人工智能变成男主角的灵魂伴侣。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你会热烈欢迎,还是恐惧?
手机、钥匙、钱包是出门必备三件套,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第三项悄悄演变成了耳机。当然,对于某些年轻人而言,有线耳机代表着手机的安全状态——只要音乐播放着,就能确保手机还在自己的口袋里。
可对于耳机重度依赖者而言,它还有着更为重要的功能。微博上一位网友的解释赢得极大共鸣:“有时候用耳机主要不是听歌,是用它来隔绝世界”,坐在拥挤的地铁或公交上,戴上耳机,把音乐开到尽量大,就觉得这个世界再与我无关。
在年轻人的“社交规则”中,戴耳机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请勿打扰”“我不想说话”的意思,简直是“装聋作哑、避免尬聊”的谜之法宝。在地铁、餐厅、书店、商场、办公室,戴着耳机的年轻人随处可见。出门不带耳机,坐立难安。网友调侃,耳机已经变成了继手机之后的人体“第六大器官”。
  世卫组织建议,戴耳机,尤其内置耳机的人要遵循“60-60”原则,即耳机音量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则不宜超过60分钟。我们在很嘈杂的环境中,如果戴耳机的话,会不自觉地调高音量,这一行为并不可取。因此,如果外界杂音比较大,最好不要再使用耳机。睡觉前,一定记得关闭音乐,取下耳机,避免睡着后对听觉器官造成持续性刺激。
耳机出现沙沙声或只有一边有声音时,便不适合再使用。如果继续使用,长时间可能影响听力的不平衡。
入耳式耳机对听力损害最大,其次是头戴式耳机,影响最小的是平头式耳机。原因是入耳式耳机的声音接触面积小,对耳蜗内部压强较大,其它两种影响相对较小。
入耳式耳机容易滋生细菌,耳朵有破损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炎症,使耳屎增多甚至形成栓塞,出现耳鸣、头晕等症状。医生建议,每周用75%的酒精对耳机进行清洁消毒,尽量不要交叉使用,避免感染。
如果你有社交恐惧症,只是把耳机当做“避难所”,最好也不要采用这种伤害自己的方式。我们要明白,保护听力与预防脱发同等重要,毕竟,未老先聋,可真不比“未老先秃”好到哪儿去。
   所以,下次再看到朋友戴着耳机匆匆从你旁边走过,请不要过去拍他的肩膀。他不是没看见你,也不是没听到你叫他,他更不是对你有意见,他只是单纯地,不会聊天,而已。
毕竟说一句“今天天气不错”并不足以支撑走到工位的那50米,不如溜了,
溜了。

数字化转型行家
只为苍生说话,用笔杆子道明事态原委、丈量人间温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