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天津举行,审议通过共同推进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等4个行动方案
2.二十届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3.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办公楼投入使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启动运行
10月14日,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办公楼正式投入使用,成为第一家正式入驻雄安办公的中央企业。
12月12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挂牌。作为国家级创新平台,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将聚焦搭建一流创新平台、组建复合创新团队、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等重点任务,对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颠覆性技术创新资源,与高校院所和企业紧密合作,加速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
4.北京市级机关第二批集中搬迁至城市副中心
2024年1月底,北京市级机关第二批集中搬迁工作顺利完成,35个部门,1万余名干部职工全部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除履行维护首都安全稳定、保障城市运行、带有属地管理职能和面向市民、企业、社会开展管理服务的单位外,其他北京市级机关均搬迁至北京城市副中心。
5.《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实施
8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审议,《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实施。政策措施聚焦进一步增强科技研发转化能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依托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京冀协同提升先进制造研发转化能力;进一步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天津自贸试验区与北京、河北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
6.2024中关村论坛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首次举办
4月27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由京津冀三地联合组织,是中关村论坛首次搭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对话平台。
论坛期间,发布了72项先进算力创新应用场景,发布100余项北京科技成果供给清单以及80余项天津和河北技术需求清单,34个协同创新项目现场签约,“京津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地图”启动上线。“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十年”展区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常设展亮相展出。
7.2024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在津举行、京津冀新增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10月24日-25日,2024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在津举行。大会以“链接京津冀 共赢新未来”为主题,发布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十周年报告》,举行了中国软件信创总部揭牌暨京津冀信创产业联盟成立仪式,签约合作项目60余个,投资总额400亿元以上。召开氢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仪器设备和工业母机、机器人6条重点产业链专题推介活动,发布政策、成果、场景,开展资源对接。
12月16日,北京海淀人工智能集群、京津冀集成电路集群、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以及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集群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至此,京津冀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已达7个,区域产业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8.全国唯一跨省综保区大兴机场综保区全域封关运行
12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二期)顺利通过京冀两地联合验收组实地验收,并取得海关总署正式批复,标志着大兴机场综保区全域实现封关运行。
大兴机场综保区地跨北京大兴、河北廊坊,是全国目前唯一的跨省级行政区划建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定位为东北亚地区链接全球的资源要素配置中心、全国空港型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京津冀自由贸易港建设先行区、临空经济区发展核心引擎,是北京、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双自贸”政策叠加的重要平台。
9.厂通路全线通车 廊坊大厂至北京城市副中心再添快捷新通道
9月29日,连接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和北京市通州区的厂通路全线正式通车,为往来两地群众提供了一条方便快捷的直连通道。从大厂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距离缩短5公里,通行时间缩短约半小时,极大方便了两地居民,对于进一步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以及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
10.京津冀协同立法推动社保卡“一卡通”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韩梅)
扩散周知,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