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全过程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政务   2025-01-21 09:51   宁夏  


2024年以来,宁夏在隐患排查、风险防范、灾害治理和应急准备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持续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紧盯源头隐患整改



组织11个地质灾害应急分队58名专家分片包抓查隐患,确定了全区1038处地质灾害主要风险点,根据规模层次、险情等级和威胁程度建立健全台账,进一步摸清底数。每逢强降雨过程,组织属地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对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建房户、在建工程、重要设施等开展风险排查,精细圈定重点防范区和重要隐患点。



聚焦事前群测群防



建成区、市、县三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网格系统,与自然资源、气象、水利等部门建立联席会商机制,加强重点时段地质灾害风险研判。组织开展区、市、县三级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培训,提高一线工作人员防范能力。组织防灾减灾“五进”宣传,提升群众避险自救能力。建立并推行“双叫应一抽查”机制,自治区预警信息横向推送同级相关部门、纵向直达行业领域各层级和涉险区域责任人,电话抽查和现场抽检“一竿子”直插一线,持续建强群测群防网。



提升工程防震水平



持续推进地震灾害重点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全区累计改造危房49.69万户、抗震房4.36万户、棚户区危旧房44.48万套,城乡房屋建筑抗震能力显著提升。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施方案(2024-2026年)》,对直接威胁群众住房安全的613处隐患点涉及的1.7万群众分3年实施搬迁安置,并将该工程纳入自治区民生领域“两个清单、两项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地质灾害威胁难题。



强化事发处置能力



开展全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校园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能力。优化应急响应和处置流程,自治区部门之间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协作联动机制,协同开展应急处置、复盘总结等。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科学调度、规范指导基层开展应急处置。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范和完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调拨部分自治区级物资前置到自然灾害防范重点乡镇(街道),时刻做好防大险、抗大灾的准备。


来源:地质灾害救援处

编辑:刘妍

初审:石惠娟

审核:苏瑞

宁夏应急管理
全区应急管理工作动态宣传,法规政策权威发布,信息知识案例传播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