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卖“魂环衣”的古着卖家聊了聊

文化   2025-01-14 13:31   上海  

洋垃圾二手衣的故事我们多多少少都有听过,比如:从汕尾打包来的国外二手衣服,是从洋人尸体上扒下来的。在网络上,当我们谈起古着,比起一种环保时尚文化,有时候它更像是一个都市传说。一件古着的来源,大多数卖家都不愿意放在商品简介。
但近期,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 “魂环衣” 的古着,卖家一反语焉不详的态度,直接而生动地描述起了上一任主人是怎么穿着这件衣服死的。
可能是被子弹穿过,可能是被熊击倒,你甚至可以在衣服上找上任主人的痕迹 —— “番茄汁”和“小松肉”,它们分别是血迹和肉迹的委婉表述。
在最近的小红书上,博主 Echo Vintage 变成了最热门的“魂环衣”卖家。在他的咸鱼主页上,短短几句话就勾勒出一件卡哈特魂环衣的前世今生:“洗了三天终上架”、“多处脂肪番茄汁重合”、“还带有若有若无的前主余香”……购入这件旧衣的顾客,或许即便在夏天,仍然能感受到阵阵凉意。陪伴感十足。
这位不同寻常、打破衣服来源的默认禁忌的古着卖家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作为一位古着爱好者,我非常好奇他从哪儿进到了“魂环衣”、是谁在购买这些衣服、以及一个从古着从业者的角度看,现在的古着文化现状是怎样的。
以下是我和“魂环衣”店主 Echo 的对话:

BIE:从普通 vintage 到“魂环衣”,你是怎么从入行到转型的?
Echo:从去年开始,我和我之前的合伙人分道扬镳了,我开始一个人单干。那时候我开始做抖音账号,但是一个粉丝都没有,我就觉得我可以开始做一些突破。
因为我也是学计算机的,有算法相关的经历,所以明白互联网中什么东西可以红。以平台的算法来说,肯定是标题内容越猎奇越多流量。
当时我淘了一些破衣服,上面会带一些血迹之类的。于是我就灵机一动写了类似于“番茄汁”、“魂环”和“小松肉”,其实一开始是叫”小肉松”,但后来觉得没有小松肉来的猎奇。
我也杜撰过很多次背景来历。比如说,一件衣服上有很多大洞衣服,我就会写牛角贯穿的痕迹,背后的故事是衣服主人是与牛共舞的时候死的。
一些特别喜欢古着的人会主动来要我微信,大多是广东那边的人。他们有一些特殊的取向或者说癖好,比如裤裆要有弹孔的。
这个领域有一批死忠,且消费能力很高。比如,有些衣服拍卖也只能卖到六七百块钱,但是有时候,像是带魂环的一件衣服,他们能一口价出到 2000 人民币。

魂环衣比普通古着的利润空间更大吗?
相比起普通古着,魂环衣的受众大多数本身对卡哈特有一定了解,进价可能一百多人民币的“魂环衣”,我在闲鱼上 1 元拍卖就可以拍到五六百元。尤其是广东那边的人,他们有些会直接私信我买下拍卖品。

为什么这个圈子的爱好者聚集在广东?
可能因为广东人、香港人本身就比较喜欢日系穿搭,比如阿美咔叽。

这些魂环衣爱好者会觉得害怕或晦气不?毕竟传统观念里穿去世的人的衣服“不太吉利”。
和传统观念没有什么关系,更多是因为现在经济下行,没有钱买新衣服而转向古着。很多购买我衣服的都是广东大学生。比起怕鬼,更多是没钱。

你卖过的最贵的一件魂环衣是什么样的?
是一件从巴基斯坦收购的国X党军官的皮衣,卖出了一万多人民币,但回收的价钱才十美元左右。
o相对于较为热门的古着回收地点(如日本、泰国),巴基斯坦鲜少有人到访。巴基斯坦可以算是古着商贩的中转站,不产古着,但是引进发达国家的古着。在巴基斯坦找古着的路上也不容易,有一次我差点就被骑摩托车的当地人被抢劫。
说实话,国内古着的“懂行”也仅限于玩卡哈特,我有时候也会做国外的一些市场,比如说韩国人。我会售卖给他们一些非常厉害的军品了,像 1920、1930 年代的那种国X党军衣之类的。

国内客户会比较忌讳这种真·历史军品的东西?
一个是因为比较忌讳,再加上一个是国内出的价格比较低。刚才我说的那件国X党将军的衣服,拿货只花了 10 美元,在国内有人给最高出价是 4000 块,但在国外就有人愿意花 1 万多去买。
说实话,我也感觉到很蹊跷:这些军衣竟然是从巴基斯坦收到的。其实它们来自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或者韩国,他们不想用燃烧、填埋等方法去销毁一些衣服,于是就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帜,把这些捐给不发达国家。
(作者注:现在国内的正规古着商贩大多从日本、泰国进货。而早期淘宝中古二手衣,根据都市传说,大多是从延边、汕尾等真正“洋垃圾”的衣服“盲盒”里拆出来、清洗上架的。日本因为泡沫经济的原因,当年人们有大量的钱去买奢侈品,但经济破裂后,人们把当年买到的奢侈品卖掉换钱,才造就了现在在日本可以淘到一些情况比较好和款式稀有的古着的情况。但是日本的古着店大多为 consignment store,也就是人们寄卖自己不想要的衣服,也导致了日本古着价格偏高。而泰国很多是没有挑选过的衣服,需要买家花时间精心挑选,时间成本较大,但衣服价格本身偏低。)

对于二手市场而言,巴基斯坦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
巴基斯坦那边确实有很多有价值的衣服,还有一些二战衣服、军品什么的,比如我还见过抗美援朝的美国飞行员的夹克,甚至我们解放军当时拿的一些俘虏的军装也有。还有一些相对普通的,比如法国的蓝染、一些六七十年代的工装,都能在巴基斯坦遇到。
巴基斯坦可以说是一个还未被开发、价格相对低廉的中转地。
现在中国去巴基斯坦进货的卖家比较少,可以说几乎没有。但是那边最近涌进了很多韩国和日本商家,导致价格急速上升。

我之前听过去泰国或者日本进货的,巴基斯坦的还是第一次。
去泰国进货这个渠道所有人都知道。像泰国最著名的批发商叫“72 仓库”,它的老板是巴基斯坦人。

这会不会泄露了你的商业机密?可能会有其他店主学你去巴基斯坦进货?
去吧,也无所谓,去了都有生命危险。我上次一个骑着个小摩托,差点把我包给抢走。那里可乱了,我是这辈子再也不想去了。我想在韩国买个去巴基斯坦的保险,人家都不敢卖给我。
国内有实力去进货的商家也就两三家,因为很便宜。现在的线下,很多人都从韩国或者泰国进货,到手价是三到四百块钱一件。但是你知道前几年去巴基斯坦拿货是多少钱吗?100 人民币一件。但是卡哈特夹克拿回来可以卖到七八百一件。
拿我自己来说,进 100 件就可以卖到 7 万到 8 万。
我也知道我这样说出去对我不利,但是就怎么说,他们想去进货他们去进就行了。我现在也找到了正经工作,只想兼职做古着了,所以不是特别在意。

也就是说,你认为卖古着不是一个可以谋生的职业吗?
现在我描述的那些“魂环衣”无疑也是在破坏古着市场,增强人们对古着市场的一个偏见。其他采访的人也就这点问过我,但是我觉得无所谓了。因为国内的古着商贩为了谋生,早就已经扰乱这个市场了。

从你的角度来说,中国古着文化发展的阻碍到底在哪里?
要有足够的利润,才能获得一个健康的发展。
国外的网购虽然也有无条件退换,但也有底线。不过我们国内基本上只要买家想怎样都行,平台允许随意退换。但是古着这个行业并不适合传统服装那种任意退换的销售方式。

我从电商服装业从业者那儿听说,女装的退货率大概是百分之八九十左右。(作者注:某宝 50%-70% 的退货率算低的了,某音电商女装甚至可以达到 95% 甚至 100% 的退货率了。)
古着这个行业如果退货率达到八九十就没有利润空间了。我曾遇到很多素质不是特别高的顾客。以前我在小红书上销售一些中古奢侈品衣服,后来因为平台的”无条件退款”规则和奇葩客户,后来我就不在那里销售了。
导致我关店的直接事件,是我一件标价为 1499 的巴宝莉衣服,被人以“双 11 我的钱花多了”为理由而“仅退款”了。被我拒绝了之后对方一直和申诉客服说“我有抑郁症”。
这位客户后来还故意把衣服烧坏。因为本来我出售的衣服就是古着,这种”损坏“就很难评判,而小红书给我的办法,就是继续申诉。因为客户想借用古着为名,做一些投机取巧的事情,平台也默许这种事情的发生。
加上除了一些真正的富二代之外,其他人消费能力真的不行。我现在就只做对古着有了解的爱好者的生意了。

从一个古着从业者的角度来说,中国古着行业发展不景气,或许还会有传统观念的因素吗?因为我们忌讳穿死者的衣服?
和传统观念没有什么关系,最大的一个原因是赚不到钱了,所有卖家都在去压榨成本、进更多一些“洋垃圾”,而不去做真正的古着。
包括我现在也在卖”洋垃圾“,因为我发现卖垃圾确实挣钱。

比如什么垃圾?
二手耐克、阿迪?其实这种二手衣服回收的价格很低,也不能说是垃圾,但你感觉它根本就不是什么“古着”。在我们古着人眼里,有年份的,有纪念意义的,那才叫古着。比如中国产、越南产之类的,没有任何纪念意义。
(作者注:法国、美国、日本产只会出现在时间比较久远的衣服上。80 年代后,这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把大部分制造业工厂搬到了发展中国家,比如越南、中国,这些衣服大部分在用料、做工等方面没有发达国家的好。另外,加上因为年代久远的原因,才成就了法国产、日本产在古着文化中的纪念意义。
古着卖家抱有一腔热血投入到这个行业中,但他们收获的却是遍体鳞伤,所以后来更多的人会去选择卖纪念意义非常一般、甚至没有的衣服,比如说耐克阿迪。即便它们价值不高,可买家只认识、就喜欢这个。
这会造成了一种恶劣的循环:一些非常好的衣服,大部分人却不认识它们,不愿意花钱去买,而只愿意花钱去买好辨识的衣服。
久而久之,卖家也没有继续售卖真古着的耐心了。


谢谢你,Echo!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小X书“Echo Vintage“和某鱼“铜锅铁板古着铺“找到他。)

//作者:太子爷
//编辑:烧鸡
//设计:烧鸡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如果你想给我们投稿,或者想了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稿件,请点击下方图片跳转:

BIE别的
别的眼睛看别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