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书比《论语》更加完整,是研究孔子、学习儒学的必备书

文化   2024-11-30 17:01   北京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

全书十卷,四十四篇,是一部详细记录孔子与孔门弟子及一些公卿大夫问对诘答、言谈行事的著作。

它汇聚了大量孔子的言论,再现了孔子与弟子、孔子与时人谈论问题的许多场景,涉及孔子的世系、从政、礼乐制度、与国君问答、与弟子问答、言谈行事,以及七十二弟子的事迹等方面,是孔子言论与思想的精华,从中可以感受到孔子敬老爱幼、谦虚礼让、温良俭朴、诲人不倦、克己重仁的种种美德。


古代政论文之佳作
出自其中的名言广为流传

《孔子家语》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礼治观、伦理观、人才观、仁政学说等,以及作为一位“圣主”“贤君”所应具备的谦逊、虚心纳谏、居安思危、善用人才等品德,并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措施和蓝图。可以说,它是古代政论文中的一部佳作。


其中“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之句,成为贞观之世的格言广为流传。

再如“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等,都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

《孔子家语》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共二十七卷,其书早佚。唐颜师古在《汉书·艺文志》的“《孔子家语》二十七卷”下注云:“非今所有《孔子家语》。”因为他们已经看不到《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本子,看到的基本是三国时魏王肃搜集并撰写的十卷本。


历来颇受争议

最终却证明并非“伪书”

对于《孔子家语》,历来争议颇多。宋王柏《家语考》、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范家相《家语证伪》、孙志祖《家语疏证》均认为是伪书。王柏在《家语考》中指出:“今之《家语》十卷,凡四十有四篇,意王肃杂取《左传》《国语》《荀》《孟》、二戴之绪余,混乱精粗,割裂前后,织而成之,托以安国之名,舍珠玉而存瓦砾,宝康瓠而弃商鼎,安国不应如是之疏也。”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九认为王肃本《家语》“云博士安国所得壁中书也,亦未必然,其间所载,多已见《左氏传》《大戴礼》诸书”。宋朱熹《朱子语录》、清陈士珂和钱馥的《孔子家语疏证》序跋、黄震《黄氏日抄》等则持有异议。然而一千多年来,该书广为流传,《四库全书总目》曾精辟论述说:“其书流传已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也。”到了近代,兴起疑古大潮,顾颉刚先生在《孔子研究讲义》中更是将《孔子家语》断为所谓“赝中之赝”,可以说对此书的否定达到了历史的顶点。

然而,这些被定为所谓“典型伪书”的证据,却由于新材料的发现而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重新吸引了学者们的审视目光。一九七三年,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竹简《儒家者言》,内容与今本《家语》相近。一九七七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也出土了篇题与《儒家者言》相应的简牍(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片),内容同样和《家语》有关。后来发现的上博竹书又提供了《孔子家语》“不伪”的有力凭证。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被誉为“孔子研究第一书”

古文献专家李学勤先生撰文,论证上述简牍中的古书应是《孔子家语》的原型。此后就引起学者们重新着手对《孔子家语》进行新的研究和评价,使其真实面目逐渐显露出来。这些发现说明,今本《孔子家语》是有来历的,早在西汉即已有原型存在和流传,并非伪书,更不能直接说成是王肃所撰著。它陆续成于孔安国以及与王肃同时代的孔氏学者之手,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编纂、改动、增补过程,但仍不失夫子本旨,是孔氏家学的产物。对于学习孔子和孔门弟子及儒家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


《孔子家语》是研究孔子及儒学的必备书,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物、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通过《家语》,可以与众多传世文献、出土文献相对照,考证上古遗文,校勘先秦典籍,有着巨大的文献价值,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对于准确把握早期儒学与孔子思想有着不可比拟的价值。
《孔子家语》与《论语》相比,《孔子家语》叙事内容更加丰富,可能保存了更为完整的情节、脉络,并且富有较多逸闻趣事,对于理解孔子真意,对于“《论语》学”研究,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孔子家语》也被称为“孔子研究第一书”。

此次出版,原文我们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同时参考《四部丛刊》本以及其他一些版本进行整理。在每篇前写有题解,简单介绍这一篇的基本内容,间或作了简要评论。注释主要参考王肃注,也吸纳了其他版本中有价值的注文,力求详尽准确。译文在遵循原文文风的基础上,力求流畅准确。囿于能力,本书在整理过程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欢迎广大读者不吝赐教,给予斧正。

(本文为谦德国学文库《周易》全本全注全译一书前言,标题为编者所拟。)


研究孔子 学习儒学的必备书



碧格蓝调
颂诗,品诗,写诗,玩诗,唯诗独尊; 读书,读人,读心,读世,天上地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