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纪念黄海怀诞辰八十九周年暨“2024中国器乐艺术周”系列活动

文摘   2024-11-26 19:44   湖北  


为纪念著名音乐家、二胡演奏家、作曲家黄海怀诞辰八十九周年,推动学校中国乐器演奏学科的建设与发展,11月14日至22日,学校举办了“2024中国器乐艺术周”系列活动。活动包括13场学术讲座、3场公开课、4场专场音乐会,涵盖中国弓弦乐、弹拨乐、管乐、打击乐等多个专业方向,以及冀中笙管乐、雄县古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人工智能与民族中国音乐创造创新发展,视唱练耳与民乐学习之关联等内容。
本次活动由中国器乐系承办,音乐学系、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协办,并得到了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中央民族乐团及雄县文化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吸引了社会各界中国音乐爱好者与专业人士的关注与参与。
周时间里,众多国内知名学者、演奏家分享了自己在中国音乐领域的研究心得和演奏经验。
中央音乐学院吉炜教授以《从“外见”到“内化”——探索筝乐“美”的追求》为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我校丁承运教授以《吟音的功能、变化与审美意义》为题,扬琴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央民族乐团扬琴首席谌向阳以《离指挥最近的角色》为题,上海音乐学院舒银副教授公开课《石榴花开 琴音和鸣——琵琶重奏》分别从技法表现、演奏形式、审美追求等维度深刻剖析了古筝、古琴、扬琴、琵琶等中国弹拨乐的演奏艺术。
上海音乐学院钟之岳副教授以《当代笙协奏曲刍议——从音画〈孔雀〉说起》为题,国家一级演奏员宋喜平以《东北大唢呐与双管的演奏技法——以复州鼓乐为例》为题,四川音乐学院西南音乐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张莉以《获奖改良民族乐器双腔葫芦埙研究》为题,从具体音乐作品、地域特色乐器和形制构造等方面阐述了笙、唢呐、埙等中国吹管乐的多元化发展;中央音乐学院魏然副教授以《击响传统 奏响未来——中国鼓演奏专题讲座》为题,结合中国传统打击乐的发展脉络,对独奏、重奏和不同打击乐种类组合形式进行展望。

中央音乐学院孙凰教授以《二胡基本功训练要素及高效练琴法》为题,上海音乐学院刘捷副教授公开课《二胡公开课〈雪山魂塑〉〈独弦操〉》,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科带头人赵戈以《二胡演奏技术的训练与提高》为题,结合二胡基本功训练方法,从传统、当代摘取的经典作品进行解析。

上海音乐学院刘灏教授以《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民族音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为题,阐述了中国音乐发展“音乐+科技”的新颖理论,激发了师生对于传统音乐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深入思考;上海音乐学院吴强教授公开课《中国器乐组合公开课》全面解析了民族室内乐团队协作、演奏技巧、音乐处理等多方面技巧;中央音乐学院芦小漫副教授以《视唱练耳学习之“民乐专业学习中音色的识别与调控”》为题,为师生带来了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架构;非遗(智化寺京音乐)国家级传承人胡庆学老师以《智化寺京音乐与管子艺术》为题,及其团队带来的《冀中笙管乐、雄县古乐讲演》,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非遗艺术的魅力。

此外,活动期间还举办多场高水平音乐会。在特邀专家专场音乐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家们齐聚一堂,共同演绎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经典之作;上海音乐学院“金豈”组合和“抒·吟”琵琶室内乐以其高水平的演奏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中国器乐系弹拨乐教师专场音乐会展示了学校中乐系教师的优秀能力;二胡专业学生们用精湛的技艺展示了学校优秀教学成果。

师生们纷纷表示,学校举办本届“2024中国器乐艺术周”系列活动,展示了学校中国乐器演奏学科的办学风采,对他们开拓视野、更好传承和发展中国器乐演奏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源 / 中国器乐系

编辑 / 龚成 李姝鑫

审核 / 党委宣传部



武汉音乐学院 第八届“长江之韵·世界知名音乐艺术院校交流展演季”即将开幕


我校附中学生在第六届“音中奖”国际作曲比赛中获奖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官方微信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