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如果一个人熬到没有人联系你,没有饭局邀约,没有所谓的社交,那么恭喜你!

情感   2024-11-25 11:01   广东  
又见面了,我是扶苏。电视剧《流金岁月》里,陈道明所饰演的叶谨言有这么一句台词:

“理想主义者,有时候是很孤独的。马尔克斯有句话,孤独前可能是迷茫,孤独后便是成长,我们一起成长吧。”

这句话,不仅深刻描绘了剧中人物的心境,更是对陈道明个人经历的一种微妙映射。

七年龙套无人问

在独处中,打磨演技

演员陈道明,相信大家都认识。从《康熙王朝》里的康熙大帝到《庆余年》里的庆帝,他凭借精湛的演技,位列“国宝级”演员,赢得了业内外的高度赞誉。

但其实,在他还没火之前,足足跑了七八年龙套。1978年,陈道明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进修班研习。

在人才辈出的演艺圈,没有背景和人脉的他,只能出演路人甲等小角色。这些角色往往只是镜头前一闪而过的身影,自始至终都没有一句台词。

面对看似没有希望的未来,陈道明没有因此而气馁。

没人扶,他就靠自己。

一个人的日子里,陈道明努力增进自己的演技。他反复揣摩人物内心,打磨表演细节,力求塑造好每个“路人甲”角色。

哪怕是让他演一块石头,他都会细究这块石头在岁月中应如何风化。一点一滴的积累,终将换来了蓄势待发的潜能。

时间来到了1988年,这一年陈道明33岁。他出演电视剧《末代皇帝》中青年溥仪一角,这是他的第一部主角戏。

这个角色,对当时还略显青涩的陈道明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全身心投入,不仅深入研究角色,查阅海量资料,还虚心求教于历史专家,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贴近历史真实。

炎炎夏日,他身着厚重的龙袍,在镜头前反复走位、拍摄,这一拍就是漫长的四年时光。

汗水与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果实——他凭借这一角色,一举斩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和飞天奖优秀男主角两项大奖。

这在当时可是极高的荣誉,含金量十足。陈道明,一举成名。


巅峰时选择“隐退”

在独处中,沉淀自我

陈道明在一个采访中这样说:“演员是我的一个职业,我就是一个戏子。”

能把演戏当成职业,并坚守职业道德,演艺圈里这样的人,凤毛麟角。

而陈道明,便是那少数中的佼佼者。

在他3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他只拍了几十部作品,数量不多,质量上佳。

每个角色,他都精雕细琢,不负观众。

他也做到了家喻户晓、奖项拿到手软。

可陈道明,却在巅峰时转身,玩起了“消失”。

他曾有6年没作品,没动静,就像从没来过演艺圈。

整整6年,足以让观众忘掉一个明星,但他就是拿得起、放得下。

因为这圈子,他看透了,名利场里的荒唐与算计,他不愿同流合污。

拍烂戏?他拒绝出演。

他说:“在这个名利场,我得到很多,也失去很多。演员这个职业会使很多人个性扭曲,会虚伪、虚荣、不择手段。”

酒局应酬?他更是避之不及。

他说:“我一上酒桌应酬就是煎熬,尤其是一个人当一个人喝醉了,一句话跟你说了四五遍,一张名片递给你八次时,你就会感到一种窝火,一种愤怒,特别烦。”

他深知无法融入其中,便选择了从既定的成功轨道上急流勇退。

他把外面的喧闹关在门外,把自己沉浸在艺术和书本的世界里。

闲来无事,就弹琴写字、画画山水,看看书,手抄《道德经》,还给妻子亲手缝皮包,给孩子捏些可爱的糖人儿……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对于陈道明来说,人间最有滋味的莫过于独处的那份自在与欢愉。

离人群越远

离自己就越近

周国平老师说起过独处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畏惧独处。

第二层境界:适应独处。

第三层境界:享受独处。

陈道明,正是独处中抵达第三层境界的人。

著名作家严歌苓是这样评价陈道明的:

“他身上有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气质,身上有一种可以让你产生距离的贵族气。”

有些人甚至觉得他摆架子,装清高,难接近。

但陈道明却说:“往往人的距离近了,思考的余地就小了。”

当你离人群近了一些,你就与自我距离拉远了。

反之,当你与人群远了一点,你就与自我距离拉近了。

人生,需要一个人独处的时光。

在独处中,反思自我,审视自我,遇见最真实的自己。

在独处中,保持清醒,常怀敬畏,活出喜悦自在人生。

所以,人活着,一定要学会独处。

要有敢于不合群的能力和勇气,别让外界扰乱你的内心。

正如叔本华所说:“当你不盲目合群,忠于内心时,才是你真正认清自己的开始。”

与所有朋友们共勉。

分享在看

独处,是人生的必修课!

扶苏先生
200w+都市男女的全方位成长平台,一起交流学习,探讨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