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丨电影《满江红》瑶琴身份之考证——兼述气候变冷背景下宋朝被欺凌的宿命

文摘   2024-10-09 12:00   陕西  

为了避免被人说蹭热点,这篇文章竟被拖延了近两年。

与其说是拖延,不如说是被各种忙乱困扰着,找不到一片整齐的时间。国庆假期这几天,倒是较为整齐的,终于可以整理一下思路,把它写出来了。

2023年1月,张艺谋先生执导的贺岁档电影《满江红》上映,其中局中有局、人心叵测的剧情,紧凑的步调、急促的鼓点让人跟随电影的叙事手法内心紧绷,激情澎湃。一众喜剧演员具有浓郁个人风格的表演又让人忍俊不禁。另外,电影传递的底层民众抵御外辱,前赴后继,舍生取义的强烈民族意识,又让人饱含热泪,甚至泪洒影院。

(图片来自网络)

我当时也看了这部电影。
看完电影后,与大多数观影者和影评人不同的是,我在两个问题上做了一些思考:
(1)宋朝的经济文化无疑在当时是先进的,为什么还屈辱地遭受北方游牧民族欺凌?除了当局不抵抗的政治因素,还有没有其他诸如自然环境变迁的影响?
(2)电影中瑶琴是谁,为什么给这样一个配角取名瑶琴?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查了一些资料,得出了一些看法,这也是这篇文章标题的由来。
先考证一下瑶琴的身份吧。

电影《满江红》瑶琴身份之考证


在电影《满江红》中瑶琴是一个配角,但是在表现底层民众前赴后继,舍生取义的抗争精神方面却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为这部电影增色的一个重要配角。

其实在电影热播档期,就有人解读影片中瑶琴一角,正合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蛰不住鸣》中“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个解读听上去似乎有些道理,可是将岳飞的词与电影中一位青楼女子联系起来,在意境上有云泥之别,不免感觉牵强。

王勃“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用的是《列子•汤问》中俞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的典故。在今天的武汉还有一个景点叫古琴台,就是为了纪念楚国钟子期、俞伯牙而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俞伯牙用的琴是古琴。

(图片来自网络)

据百度百科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图片来自网络)

岳飞“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用的也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了他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的痛苦,展示出沉郁悲怆的情怀。岳飞的瑶琴也就是古琴。

大概是因为瑶琴音色优美,意境高远,在古代女孩子取名常用瑶琴二字。如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续集中浙江省富春县知县郭天之女郭瑶琴,虽感念乾隆相救,但得知乾隆身份后选择与父亲隐居山野。

《铁齿铜牙纪晓岚》续集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下面这位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瑶琴可能更接近电影《满江红》中瑶琴的身份。说她更接近电影中瑶琴的身份,是因为在文学作品中她的生活时代恰恰就是电影《满江红》故事发生的时代,而且她在这个故事中也曾是一位误入青楼的女子。

这个故事来源于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

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为“三言二拍”。

在《醒世恒言》第三卷中描述了《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故事,其中女主角叫莘瑶琴。

粤剧《卖油郎独占花魁》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莘瑶琴出生在北宋汴梁城外安乐村一个家庭殷实的小商人之家,十二岁那年金兵攻破汴梁,劫掳了宋徽宗和宋钦宗。瑶琴在随家人南逃过程中与家人失散,被邻居卜乔拐带到临安(今杭州),并被卖到了青楼,改名王美,被推为花魁。故事中交代瑶琴十二岁那年金兵攻破汴梁,这也就是所谓“靖康之变”。历史上靖康之变发生在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由此推断,莘瑶琴出生年份应该是1115年。

连环画讲述瑶琴与父母逃难过程中失散(图片来自网络)

从《卖油郎独占花魁》故事推断,花魁王美(莘瑶琴)赎身从良的时间大约在靖康之变后的8-10年,也就是1137年前后。

电影《满江红》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岳飞被害后的第四年。史料显示,岳飞是在公元1142年1月被害死于大理寺。

岳飞被害四年后即公元1146年。

简单推算一下,假如莘瑶琴就是电影《满江红》中的瑶琴,《满江红》故事发生那一年她有多大?

对,1146-1115=31岁!

这个推算的年龄与《满江红》中瑶琴的年龄比较接近。时间的脉络大致可以梳理为:瑶琴12岁那年发生靖康之难;瑶琴在20岁左右赎身回到市井生活;瑶琴27岁那年,岳飞被害;瑶琴30岁左右的时候发生《满江红》的故事。

那些曾经亲身经历过家破人亡的人们,对野蛮入侵的抵抗是刻在心里的,自发的抗争也是情理之中的。莘瑶琴的故事和生活的时间,与《满江红》的叙事和表达需求联系起来,故事似乎就更合乎逻辑了。


那么,宋朝为什么总是被北方民族侵扰呢?
除了朝廷重文抑武的统治策略,气候带南移导致的生境争夺也许是其屡遭侵扰的另一个原因。


气候变冷背景下宋朝被欺凌的宿命

这里需要了解两个概念:一个是气候带,另一个是气候带的移动。

气候带是指根据气候要素的纬向(或径向)分布特征而划分的带状气候区域。例如,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将全球分为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等五个大区。还可进一步细分,在热带和温带之间有亚热带,在温带和寒带之间有亚寒带。此外,因为海拔高度差异,有些地方海拔较高,气候具有自己的特点,属于高原气候。

(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湿度和降水差异可以分为湿润区、干旱区。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等。

我国干湿差异明显,可以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其中有三条等降水线可以大致作为四个区域的界线:200mm、400mm、800mm。降水量小于200mm的区域可以视为干旱区,降水量在200-400mm的区域可以视为半干旱区,降水量在400-800mm的区域可以视为半湿润区,降水量大于800mm的区域可以视为湿润区。


(图片来自网络,修改)

位于200-400mm等降水线之间的半干旱区是我国的农牧交错带,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过渡交融的地带。这一地带以西以北属于游牧文化,这一地带以东以南则属于农耕文化。

200-400mm等降水线是农耕与游牧过渡与交融的地带(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经常侵扰农耕民族,于是中原王朝便在边境地区筑建防御工事,最著名的便是长城了。

其实,自先秦各国就开始构筑长城了,秦统一后构筑了万里长城。我国现存的万里长城以明代的长城为主。

历代长城的位置大致位于农牧交错带(图片来自网络)

不同时期长城的位置也有一些差别。这除了与各政权军事实力对比有关外,可能还与农牧交错带位置的移动有关。

气候温暖的时候,各气候带向北挤压。而气候变冷的时候,各气候带向南挤压。

气候变冷的时候,农牧交错带会南移,适合北方游牧民族生存的自然条件也随之向南移动。随着气候带和农牧交错带的向南移动,北方游牧民族有向南迁徙的生存压力。

气候变化影响农牧交错带南北移动示意图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根据历史物候记录和历史文献资料重建了过去5000年中国气温变化曲线。该曲线显示,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皆为低温时期,且温度的剧烈变动出现在宋代中期。

中国五千年温度变化曲线
(据竺可桢1973,中国科学B辑)

类似的降温现象在不同地区的树轮记录、石笋记录中也可以看到。

青藏高原东部树轮记录的温度变化
(Liu et al., 2011,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

青藏高原东部都兰地区树轮记录的温度变化显示,在宋代是一个明显的低温期。

犀牛洞石笋记录的夏季风变化
(李偏, 等, 2010,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湖北神农架犀牛洞石笋记录的夏季风变化显示,宋代是一个夏季风明显减弱的时期。

根据前述原理,气候变冷和降水减少可导致气候带向南移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适合北方游牧民族生存的自然条件也随之南移。北方游牧民族向南迁移就不得不与农耕民族争夺土地与资源。

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文明的其他例证

与气候带南北移动引起民族冲突的现象类似,如果一个地方恰恰处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如图上A点所示,当气候温暖湿润时,气候带向北移动,A点处于农牧交错南界以南的半湿润区;而当气候变冷时,气候带向南移动,A点处于农牧交错北界以北的干旱区。这样的气候变化,使得A点在气候温暖湿润时是农耕文化,而在气候变冷时则为游牧文化。

农牧交错带南北移动对敏感地点影响示意图

我们对金川泥炭开展的基于生物标记物的温度变化重建,与相邻地区夏家店文化类型变化的对比,就是对这一现象的一个生动诠释(Zheng et al. 2021,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夏家店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夏家店乡,是中国北方青铜时代早期的一个文化遗址。夏家店文化分为下层和上层两期。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4000-3500年,夏家店上层文化距今3500-2300年。

金川泥炭地与夏家店遗址位置示意图

两种类型的文化断层出现在大约3500年前。在3500年前人们的生活方式以较为固定的聚居地为主,而在3500年以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则表现出较为分散的特征。

夏家店文化下层聚落形态
(Zheng et al. 2021,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夏家店文化上层聚落形态
(Zheng et al. 2021,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我们对在金川泥炭地获取的泥炭样品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这些能够指示温度变化的有机分子组合显示,在大约距今3500-3000年之间有一次显著的降温事件。如果将这一降温事件同夏家店文化类型的转换联系起来,可以推断这次降温对周边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金川泥炭生标重建的温度变化
(Zheng et al. 2021,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主要参考文献:

(1)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科学(B辑), 1973, (2): 168-189

(2) Liu Yu, An ZhiSheng, Hans W. Linderholm, Chenn Deliang, Song Huiming, Cai Qiufang, Sun Junyan, Tian Hua. Annual temperatures during the last 2485 years in the Mid-Eastern Tibetan Plateau inferred from tree ring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 2009, 52(3):348-359

(3) 李偏, 张茂恒, 孔兴功, 张春霞, 汪永进, 赵侃. 近2000年来东亚夏季风石笋记录及与历史变迁的关系.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 30(4):201-208

(4) Zheng Yanhong, Yu Shi-Yong, Fan Tongyu, Clive Oppenheimer, Yu Xuefeng, Liu Zhao, Xian Feng, Liu Zhen, Li Jianyong, Li Jiahao. Prolonged cooling interrupted the Bronze Age cultures in northeastern China 3500 years ago.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574 (2021) 11046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