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南京鼓楼区一手机店内,2名小偷作案被发现后逃跑,南京公安指挥中心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指令附近警务工作服务站、快反点警力迅速赶赴现场,处警民警通过移动警务通发起“警务协同”,“大数据专班”同步开展赋能支撑,迅速锁定嫌疑人身份,仅用20分钟就实现人赃并获。
近年来,南京公安聚焦“五个现代”警务战略和“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以“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为牵引,深入推进110接处警“擦亮行动”,推动各项工作系统集成、深度融合、高效协同,全力打造新时代“南京110”样板和品牌,有效提升了公安新质战斗力。今年以来,全市刑事警情数、治安警情数同比分别下降11.19%、6.32%。
“指挥部+专班化” 拼出接处警“新速度”
为进一步提升110接处警速度,南京公安全面升级打造新一代联合指挥大厅,实行“指挥部+专班化”运行模式。拍摄:毕传喜
警情处置更快一秒,群众安全则再添一分。为进一步提升110接处警速度,南京公安按照“第一资源整合平台、第一指挥调度中心、第一合成作战中心”定位要求,全面升级打造新一代联合指挥大厅,实行“指挥部+专班化”运行模式,指挥大厅内每天由市公安局值班局领导牵头带领,6大综合警种入驻联合定岗值守,配套建立相关警种力量进驻、场景化联合作战等工作新机制。
“警种、专班入驻联合指挥大厅,不是各单位平时派员占座、有事各找各家,而是将警种资源高效掌控、融合运用,强化市局层面统一指挥调度,发挥体系化的协同优势,真正建立起符合110实战需要、体现战斗力标准的力量编成模式”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加强走失人员的查找工作,南京公安110建立“火线寻人”工作机制,成立“失联人员查找专班”。 拍摄:毕传喜
近年来,南京公安110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到场时间问题,锲而不舍地在“快”字上下功夫,进一步调优接派警机制,专门研发了“智能派警模型”,自动匹配警情、派发警单,110接派警时间平均缩短20%,真正做到快反应、快到场。“以前是人工逐级派警,现在5秒内,警单就会自动下派,警情接派速度明显提升。”南京公安110接警员张宁说。
南京公安110不断健全完善指挥调度体系,实行警情分级分类与扁平化指挥、点对点调度相结合。实现源头接警直通一线、指挥调度直插现场,全市重大紧急警情到场时间提速达53%,以秒级响应、精准指挥、高效处置真正让市民群众安心。
今年3月份,一女子因情感问题独自离家并发布厌世信息。南京公安110发挥“指挥部+专班化”机制作用,指挥中心值班领导坐镇指挥,“失联人员查找专班”立即开展合成研判,发现其在浦口码头一带后,直接调集建邺、江北新区、水上三家公安分局组建“盯查小组”,迅速开展现场搜寻。20分钟后,现场处置民警将已跳入长江的女子成功救助上岸。
为进一步加强走失人员的查找工作,2022年11月起,南京公安110建立“火线寻人”工作机制,成立“失联人员查找专班”。针对每起走失警情,成立“专班+分局+现场”即时响应小组,第一时间查找并提供救援。该机制运行两年来,已找回1.9万余名走失人员。
“一警牵动全局” 铸就过硬“新战力”
南京公安持续深化110与12345双号联动,发挥“双哨”联办联处机制优势,共同研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拍摄:毕传喜
近年来,依托全局扁平化警务改革成效,南京公安110逐步建立完善全量警情跨警种、跨层级、跨区域协同合成的实战处置机制。以最小作战单元实战效能的提升,推动全局新质战斗力的提升。
今年8月份,江北新区江北大道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事故车辆引擎盖冒烟,但司机被卡住不能下车,也说不清具体位置。110接警员先按事故路段下派警单,指令交警及附近警务站警力沿线查找,并通知120和消防到场处置,处警民警通过移动警务通发起“警务协同”,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警务协同管理民警迅速将有关警种拉入“协同群”,当日值班领导进群指挥督办。交通专班、无人机专班同步开展视频巡查、无人机巡查,5分钟不到无人机即发现事故车辆,引导民警迅速到场将司机救出。对警方的及时救助,司机再三表示感谢,避免了自己生命危险。
南京公安110发挥“协同警务”效能,同步指挥调度水警、特警、警务站、公安分局等多方警力,成功救助一名走失后落水人员。 拍摄:黄蓉
聚焦警情处置实战场景,南京公安搭建起覆盖全警种及各实战单位的“警务协同”平台,一线民警通过移动警务通,一键发起协同,各级“协同岗”全天候应急响应,相关分局、警种领导直至市局领导进群协同指导,让一线民警以更简单快捷的方式得到更专业、更广泛、更强力的支撑,让“局长进群作战成为新常态”,让接处警民警“不是一个人作战”的感受越来越强。真正把“一警牵动全局、全局支撑一警”落实到每一个警情、案件中,以此推动数据赋能更加精确用于实战,全面提升接处警“加速度”。今年以来,南京公安110已发起警务协同3.2万起、赋能基层14.4万人次。
第四个“人民警察节”期间,南京公安110开展警营开放活动。拍摄 :秦添
南京公安110构建“空地一体”指挥网络,在全市140个基层站所队建立无人机24小时值班备勤和应急响应机制。拍摄:赵阳
此外,南京公安110树立“算力就是警力”理念,积极推进集成数智化手段运用,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强化接处警工作的科技支撑。持续升级智能指挥调度、移动接处警等系统和警用无人机、融合通讯、单兵图传等装备技术,构建起“空地一体”指挥网络,在全市140个基层站所队建立无人机24小时值班备勤和应急响应机制,实现指令直达、视频直通、信息直报,让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联合指挥大厅成为“角度更多维、情况掌握更全面”的“现场”。以派警可视指挥、处警赋能支援、执法全程监管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110”正在加速形成。在联合指挥的整体框架下,高效处置突发事件、积极解决民生诉求、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一体化联动” 激活服务“新动能”
近年来,南京公安110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总体框架,积极与其他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深度融合,打通热线资源,实行“一体化联动”,推动“双非”警情科学分流、闭环处置,共同构建资源共享、部门共治、责任共担的“大安全大应急协作联动体系”。
南京公安110报警服务台设立“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专席”,联动“陶老师热线”等专业机构,成功挽救了一批遭遇心理危机的青少年。拍摄:毕传喜
针对青少年心理危机多发问题,南京公安110报警服务台建立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专席,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联动、公安家校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110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联动“陶老师热线”“江苏省大学生24小时心理热线”等专业机构部门,遇有突发警情,第一时间触发当事人和110报警服务台、心理疏导专业人士三方通话,在线开展安抚稳控,线下开展派警救援,成功挽救了一批遭遇心理危机的青少年。
今年9月刚开学,南京公安110就接报一名初中生称要轻生的警情。110接警员一边与其保持通话安抚,一边三方通话至陶老师热线在线疏导,同步推送有关专班开展赋能研判工作,指令接警民警寻找学生所在位置。经110接警员与“陶老师热线”心理热线老师轮流疏导,半个小时后,该学生终于放弃轻生念头,而此时处警民警也已找到该名学生,很快赶到现场的家长对民警连声道谢。
南京公安110报警服务台承接全市接报警服务,是公安机关为民服务的“第一窗口”,其中非紧急、非警务的“双非”警情约占45%,占用了大量110资源。南京公安持续深化110与12345双号联动,日均分流“双非”警情300余起,聚焦民意热点、风险隐患、矛盾问题等开展融合研判,发挥“双哨”联办联处机制优势,共同研究解决群众诉求。
南京公安110指挥调度特警、消防、蓝天救援等力量,联动救援一名遇到危险的群众。拍摄:黄蓉
高效运行110社会化应急联动,与应急、消防、卫健、人社、水电气油等48家政府单位以及蓝天救援队等公益群体应急联动响应,全面提升紧急排险救援能力水平。加强110与综治、社会治理、网格服务等对接联动,畅通流转通道、健全解纷机制、形成处置闭环。在市域层面,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构建环宁都市圈“苏皖十市”警务协作机制。去年以来累计启动协作机制23次,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70余名。
南京公安110联合蓝天救援队,为基层接处警民警开展紧急救生技能培训。 拍摄:秦添
今年9月份,台风“贝碧嘉”登陆期间,南京公安110联合应急、交通等部门,加强应急指挥调度,对重点桥梁、危险房屋、工地塔吊等隐患部位,以及交通指示牌、治安提示牌等部位巡查,逐一落实防灾消险措施。公安民警们化身风雨“守路人”,坚守在抗击台风最前线,清路障、疏排水、保平安,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为群众撑起“安全伞”。
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宋建军表示,融合发展是降本增效、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南京公安110将通过全面融合规范化、快反化、合成化、数智化、社会化和民本型、主动型、智慧型、融合型、法治型“五化五型”110建设,达到“水乳交融、合而为一”的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不断提升南京公安110为民服务、守民安宁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擦亮南京公安110“金字招牌”。
更多警察故事欢迎收听:
FM99.7金陵之声
周一—周五午间12:00—13:30,
周六、周日19:30—20:00
《关心·警媒工作室》
FM101.1江苏交通广播网
周六、周日同步直播
记者:关心 通讯员:宁宫新 谭存柱 黄蓉 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