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万名中国军人隐姓埋名,乔装打扮来到了巴基斯坦,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是,在秘密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后,欢迎他们的不是鲜花,不是老百姓,而是一排一排崭新的棺材。
这一幕可把在场的众人都吓坏了,而更让他们感到震惊的事情是,这些棺材就是为他们准备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铁杆盟友,巴基斯坦也是最早承认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1951年中巴正式建交,到现在一起走过了70多年,两国守望相助,已经发展成为了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等法鲁克见到毛主席、周总理后,他也说出了自己来访的目的:希望中国能够帮助巴基斯坦修建一条贯穿中巴两国的公路,这项绝密工程代号为1601.
甭管练多久,如果有这些感觉,证明你的太极拳练到身上了
中国的伟人进行深思熟虑后同意了巴基斯坦的请求,双方也与1966年3月签署了《关于修筑中巴公路的协议》,约定以红其拉甫界碑作为中巴公路的接线点,两国境内的公路各自负责。
中巴公路又称为喀喇昆仑公路,这条公路要穿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这些地带雪崩、山体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频发,想要在这里修建公路,可想难度系数有多大。
1966年开始修建,过了一年的时间,我军克服了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中方境内420公里公路的修筑任务。
可是这个时候巴基斯坦却遇到了他们无法解决的难题,原本计划的巴基斯坦境内的公路从红其拉甫界碑到塔科特 ,全长600多公里。
一年的时间中方400多公里都顺利完工了,巴基斯坦却只修了20多公里的便道。巴基斯坦经过考察认为巴基斯坦境内的公路要通过很多地质环境复杂的地段,他们现在的工兵部队暂时无法应对这些条件,所以巴基斯坦预计修完这些公路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巴基斯坦总统得到消息很着急,毕竟中方已经修好了,我方何时修好还是未知数,这让总统有点恼火,于是恳求中方帮助巴基斯坦修公路。
于是1968年中国开始支援巴基斯坦,1万名军人脱掉了军装换上了普普通通的工作服,等这些军人进入到巴基斯坦喀什,却发现了路边有大量还没有来得及刷油漆的一排排棺材。
后来才知道,这些棺材都是为支援部队准备的,巴基斯坦也知道公路修建的难度很大,很多的地方危险重重,他们希望可以给牺牲的人一个归宿。
第一批入巴的部队负责修建红其拉甫界碑到哈里格希村这段公路,这段公路附近冰川密布,水流湍急,再加上高山缺氧,这给修建任务带来极大的挑战。
部队只能驻扎在4000米的高原,这里气压低,水烧不开,饭也做不熟战士们一年四季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只能吃各种的罐头。
就是在如此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中国战士用自己的双手,一点点的在雪山之上开凿着一条天路,在荒无人烟的巴基斯坦北部群山中,这条天路艰难缓慢的向前方延伸着。
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施工队遇到了泥石流,原本才几十米宽的红其拉甫河瞬间涨到了200多米,沿线工地交通中断,一只270多人的中队被困到了三面环水的绝壁之下。
情况万分的紧急,河水越涨越高,如果不能及时的脱困,那么所有人生还的机会就很小了。就在这时中队长看到有一根细丝连接着对岸,如果这个时候能有人通过细丝爬到对岸,连接一根钢索,那么大家就有了生还的希望。
这时候问题又来了,这根细丝能否承受的了一个成年人的体重,生死攸关的时刻,大家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考虑太多,当即两名党员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最终两名勇士也是安全的到达了对岸,并架通钢索,整个中队270多人全部获救。
经过12年了努力,中巴公路终于竣工,为了建设这条友谊之路,中巴双方共有800多名队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为了缅怀这些英雄的无私奉献,巴基斯坦在北部吉尔吉特市修建了一座烈士陵园,同时一位老人自愿守护陵墓,老人也说过:我不是在守墓,而是在看护一群睡觉的中国孩子。
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守候代表着中巴人民之间最淳朴的友谊,同时中巴公路的顺利建成再一次说明了中国军人是不可战胜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