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云中书笺』关注云书
诗词
云间寄意•笺上留痕
云书与你:共赏诗词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但鲜有人能道出其中三昧。翻开《礼记·中庸》,里面有一句话揭示了求知路上的深层真谛。
【1】
博学之
破除知识孤岛,构建系统认知
所谓博学,既要有广泛知识收集,还要要在广博中寻找深度的统一。
知识就像是星空中的繁星,博学不是简单地数星星,而是要找出星座间的关联,绘制出完整的知识星图。
有人会问:在这个专业分工如此精细的时代,我们还需要博学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很多的创新往往产生于学科的交叉地带。
中医的"一体观"——人体的每个器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同样,知识的获取也应该是多维度的。比如学习历史,不能只记住年份和事件,还要融入地理、经济、文化等多重维度,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可一个人一味的单纯学习行吗?
【2】
审问之
在质疑中寻找真知
我们都知道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同样,未经审问的学习也称不上真正的学习。
你的知识经不住疑问是不行的?你对你的学的东西没有一点疑问也是不行的。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
审问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过程。
只有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审问,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就像中医把脉,不是简单地摸一下手腕,而是要通过"三部九候"来全面了解病情。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经常问自己:我是否真的理解了?我是否掌握了知识的本质?我是否能够举一反三?
【3】
慎思之
在静思中寻求智慧的火花
"慎思"二字,道出了求知过程中最为深邃的内在活动。老子云:"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能为天下母。"独立的思考才能产生真知灼见。
很多人都觉得我懂了,但没有结合实际去思考,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记忆力越来越差。
因为你觉得你懂了,你的“懂”太快了,快的没有思考,大脑只会记住你认为重要的东西,你的“懂”让大脑觉得这些东西没有太大价值。
一个不会慎思的人,怎么可能记忆力好呢?
真正的思考应该是一种"三重境界":
"沉浸"——让思维完全浸润在问题之中。
"碰撞"——让不同的想法相互撞击。
"升华"——将思考的结果提炼为自己的认知体系。
【4】
明辨之
在迷雾中寻找真理的光芒
在这个"后真相"时代,"明辨"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种明辨真伪的能力,正是现代人最需要的素养。
明辨不是简单的判断对错,而是一种系统的思维方法。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在他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衡量是非的尺子,关键是要学会使用它。具体而言,明辨应该包含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辨源"——追根溯源,考察信息的来源可靠性。这就像中医望闻问切中的"望",要先看清楚病症的表象。
第二层是"辨理"——理清逻辑关系,检验论证的严密性。这如同"闻问",要通过详细询问来了解病因。
第三层是"辨势"——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这就是"切",要通过切脉来判断病情的走向。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明辨能力的缺失往往导致人们陷入"认知混沌"。就像王阳明所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只有通过不断的明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真知。
【5】
笃行之
在实践中印证真理
"笃行"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归宿。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行动,就如同画饼充饥,终究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笃行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四维螺旋":
"知行合一"——这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主张。知与行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循序渐进"——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宏大的目标都需要从小处着手。
"反馈提升"——实践中的每一次失败都是提升的机会。
"坚持不懈"——荀子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持续的积累才能带来质的飞跃。
笃行的真谛在于:它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带着思考的实践。就像中医讲究的"辨证论治",每一次实践都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博学为基,如同大地,承载着知识的种子;审问如泉,能够突破固有认知的藩篱;慎思似风,在头脑中掀起思维的波澜;明辨若火,能够锻造纯粹的真知;笃行如山,坚实地托起理想的穹顶。五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们要警惕的是:不要让博学变成浅尝辄止,不要让审问沦为人云亦云,不要让慎思蜕变为随波逐流,不要让明辨止步于道听途说,不要让笃行陷入机械重复。
知识的获取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五重境界不断交织、互动,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
博学中有思考,思考中有判断,判断中有实践,实践中又产生新的认知,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升,让我们一次次打破认知,挣脱牢笼,成就更好的自己!
E
N
D
❤推荐阅读❤
👇云书盼您,点击关注👇
你若喜欢,点个赞或在看。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