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初冬,乍暖还寒。黑河镇同辉农业电商团队的直播间却“热度”不减,持续“火爆”。主播在网上与网友面对面介绍乌鸡产品、解答网友提问进行互动,每场都能吸引千余名观众,实现数万元的乌鸡销售额。这种场景,正是略阳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中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第二批国家和省级数字乡村“双试点”地区,我县坚持以“数字化”为驱动,持续在乡村新基建、乡村数字治理、乡村新业态发展等方面发力,不断改革创新,大力破解政策、资金、人才难题,打通数字乡村发展的行业壁垒,为乡村全面振兴插上了“数字翅膀”。距县城近二十公里的接官亭镇蹇家坝村,村民苏永林正在使用手机学习淫羊藿的种植技术,并通过5G网络视频连线与其他种植农户进行讨论交流。手机背后,是全县农村网络宽带的全覆盖,农户家安装的视频监控可在千里之外,随时通过手机查看家里实时状况并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对标县域实际,我县高起点谋划《略阳县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进方案》,以紧扣“三农”信息服务、电商产业发展、数字农业转型等重点,大力实施数字乡村“十二项”工程,构建“一体实施、多元参与、成果普惠”的数字乡村建设格局,其带来的成效,始终让农户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到数字乡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对标群众需求,我县按照农村群众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的原则,紧扣“建管用”三大领域,从群众关心关注的农村通信网络覆盖和通讯信号质量提升、乡村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水平提升、物流体系建设和电商产业规模提升等重点领域入手,解决堵点问题,增强建设实效。目前,全县已累计建设4G基站827座,5G基站234座,所有行政村均实现光纤网络通达和4G网络、宽带网络100%覆盖。建成17个镇级电商服务站和77个村级电商服务示范点,电商服务、快递网点实现全域覆盖,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对标试点方向,我县积极与数字经济发达地区及高校对接,组织全体县级领导和镇(街道)、部门单位负责人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开展专题培训,学习东部地区数字乡村建设的经验,拓宽领导干部视野。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安邮电大学、陕西省数字经济专家协会等专业团队,组建成立了略阳县数字乡村专家指导组。同时把培育高素质农民作为数字乡村人才建设的主攻方向,累计培训1854人、领军人才19人,开展电商人才培训48期,培训农民2600人次,帮助523人实现电商创业和就业,为全县数字乡村“双试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白水江镇千山春二期蛋鸡鸡舍建设正在紧张施工中,该产业在县农业农村局、白水江镇等多个部门力量和资金的共同推动下,厂房等硬件建设已基本完成。县委网信办积极争取省上专项资金,正在部署实施“云端养殖”智慧AI系统,探索提升蛋鸡养殖数字化水平,达到产业降本增效的目的。凝聚多方合力,提升乡村产业数字化水平,也是我县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全县已累计整合资金5674万元,成功落地43个数字乡村建设项目。结合巩固衔接,我县将数字乡村建设纳入全县巩固衔接工作整体规划,同步安排,同步部署,全力夯实乡村以4G、5G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快递物流为核心的电商体系建设,以设施农业为核心的智慧农业建设,在科技、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寻求突破,建设中药材、乌鸡康养、食用菌等5个产业示范带,认证有机农产品10个、绿色农产品10个,创建市级“五个农业”示范园(基地)4个,高标准建成绿色食药科技产业园区。
结合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产业+数字”融合发展,积极谋划包装千山春智慧养鸡、蜂蜜智能产业园、天麻智能温室大棚等产业项目,通过对外招引,在农业产业存量上加快升级改造,在增量上丰富数字化应用,不断赋能农业产业迭代升级。
结合乡村治理,紧盯农村一网通办、地质灾害预警、农产品销售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打破镇村信息碎片化、孤立化现状,借助数字平台建设,对镇村全域人口基础信息、旅游资源信息、农产品信息、地灾点信息、村民意见建议等各类信息数据进行整合汇聚,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建成投入使用的徐家坪镇“乡村有数”智转数改融合示范平台获2023年第二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乡村振兴专题赛创新示范奖;创新推进“省级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建设,应用数字技术推进镇街村居联审联办工作经验被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在全省推广。在自身政策供给有限的情况下,我县不断在项目需求与政策目标的契合点上寻找突破口。捆绑组合政策,通过建立财政资金支持数字乡村发展机制,加大对数字乡村关键领域、重大项目以及各类试点示范的扶持力度,对重大引领性项目给予“一事一议”政策扶持。由县委、县政府每年统筹按照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点应用三个类别设置发展目标、下达建设任务,确保发挥政策叠加效应。
捆绑使用资金,加快全县农业平台、信息化系统、数据平台等项目建设管理,我县严格执行项目统一审批备案、数据资源统一整合、系统建设统一标准、建设资金统一归拢的“四统一”机制,做好技术把关,防止重复建设,统筹推进数字乡村项目集约化建设。捆绑使用人才,大力实施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吸纳省内外数字乡村专家11名,充分发挥数字乡村专家指导组和省内外高校“智库”作用,不断夯实技术攻坚力量。三年来,在农业农村领域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36家,其中,瞪羚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家。以群众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联结市场需求,以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大力推进绿色食药首位产业智慧化发展,建成智能天麻大棚6.2万平方米、徐家坪周家坝智能蔬菜育苗大棚和果蔬采摘大棚8456平方米。构建“数字+病虫测报”体系,追溯系统用户达40余家经营主体。实施全省第一批动物检疫无纸化试点县建设,在全县21个场所实现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和线上记录检疫,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与质量保障水平。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建成全县仓储物流中心1处,落地寄递物流企业17家,与全县90余个镇村电商服务示范点全面打通乡村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联结企业发展,积极搭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带动农户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加工生产线14条,开发各类特色产品和电商产品50多个。打造“略阳山珍”“京东·略阳特产馆”等多个电商平台,持续开展电商直播,将略阳乌鸡等特色农产品推广销售至全国各地,吸引央视《生财有道》《乡村振兴中国行》等栏目纷纷聚焦。联结农户利益。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目标,充分发挥教育、医疗、行政审批等各智慧平台服务群众功效,推进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行政事务网上办理率、一网通办率均达到96.5%以上,政务服务代办点覆盖率达100%。打破镇村审批服务区划壁垒,建成镇街党群服务中心17个、村居党群服务站5个,开设跨镇办窗口17个、跨村办窗口22个,全县跨镇、跨村办理事项达595项。乘着数字化的东风和国家政策机遇,我县正全面推进第二批国家和省级数字乡村“双试点”建设,扎实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农”信息便民惠民、乡村数据共享工程建设,重点聚焦数字农业“蛟龙出海”工程、“互联网+”农产品“出山入海”工程、数字乡村人才“山海共育”工程、乡村网络文化“河清海晏”工程、网络帮扶“移山跨海”工程,通过东西部对口协作和试点创建,逐步实现乡村治理、乡村产业、社会救助、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数字化提升,为东西部协作和乡村全面振兴赋能增效,着力打造西部地区数字乡村建设的新样板。 发展数字乡村是数字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对于地处西部的欠发达县区而言,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这是破解区域掣肘,融入宏观发展的战机和良机,如何破题是难题也是考题。
作为全国160个国家重点帮扶县之一,从硬件条件看,略阳发展数字乡村的底子不厚、基础不优,在县域发展的横向竞争中并没有比较优势。发展数字乡村,首先是思想上先破冰,将数字乡村作为“一把手工程”主动构建新的思维模式,通过领导干部带头了解、学习数字乡村建设理念,为干群植入以发展数字乡村加快乡村振兴换道超车的理念,推动全县干部打破传统思维建立新的认知,在老思想观念基础上拓宽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其次是行动上先落实。抢抓国家和省级数字乡村“双试点”的机遇,因地制宜,借助“天麻、乌鸡、杜仲、猪苓、黄精”五大地标产品,深入推进“产业+数字”融合发展,通过在存量上加快升级改造,在增量上丰富数字化应用,不断赋能农业产业迭代升级。其三是本领上先过硬。为适应数字乡村发展需求,锻造提升干部本领,充分发挥数字乡村专家指导组作用,通过开展专家培训、讲解等方式,逐次提升镇村干部和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在业务素养上下好先手棋,使得干部带头干事本领得到整体提升,加快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路虽远,行则将至。破解数字乡村建设的密码,关键一条就是笃干实干。加快数字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换道超车,对略阳来说,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耐力和坚持。这是略阳数字乡村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其成功的诀窍所在。
略阳发布微信公众号由略阳县融媒体中心运营
通讯员:陈爱军(县委网信办)
编辑:李慧
点亮转发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