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3月末,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盛大召开的“金砖国家治国理政与人文交流高峰论坛”上,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的首任院长张中祥教授发表了一项引人注目的观点:他倡导国家应显著提升对青年科学家自由探索项目及广泛面上项目的资助力度,以此激发创新活力;与此同时,建议适当缩减大规模重大科研项目的数量,而集中资源维持并优化少数高精尖的重点项目,以确保科研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科研成果的深度挖掘。
此提议一经提出,立即在学术界激起了热烈的讨论与反响。尤其是在当前科研竞争日益激烈、环境趋于“内卷”的背景下,众多青年学者纷纷对该建议表示了强烈的支持与认同。他们认为,这一举措有助于缓解科研压力,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对这一建议的实际可操作性提出了质疑,担忧其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难题。
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数量持续攀升,呈现出显著的年度增长态势,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基金资助率的逐年下滑,这一变化使得科研领域的竞争环境日益严峻。进入2024年,由于原先实行的面上项目“连续两年未获资助则暂停一年申请”的政策被取消,本年度项目申请量急剧攀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增幅惊人。这一变化无疑再次加剧了科研工作者之间的竞争压力,使得科研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基于2019至2023年间青年基金与面上项目资助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令人忧虑的趋势:青年基金与面上项目的平均资助强度及其资助率均呈现出下滑的态势,且这一趋势在面上项目中表现得尤为显著。进一步假设,若2024年的资助强度继续维持在约49万元的水平,同时直接资助费用保持与2023年相当,那么这一现状无疑将对科研生态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深思。那么今年面上项目的资助率可能会降至11.5%左右;而如果要将资助率维持在2023年的17%左右,那么面上项目的平均资助强度将不得不降至33万元/项。资助率的持续走低以及资助经费的缩减,正对青年科研人员构成日益严峻的挑战。对于怀揣科研梦想、立志于科研道路的青年学者而言,青年基金与面上项目不仅是他们获取宝贵科研经费的主要途径,更是他们稳固教职地位、深入探索科学领域的关键桥梁。然而,随着资助门槛的提高与资助力度的减弱,这些青年学者在愈发激烈的科研竞争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科研之路显得尤为艰难。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推出了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将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分为A类和B类两个亚类,其中B类项目专门为5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设立。这一特别“赛道”的创设,其深远目的在于为青年科学家铺设一条加速成长的快车道,助力他们在科研领域早日崭露头角,承担起更加重要的科研使命与责任。这一创新性的改革举措,无疑为青年科研人员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舞台,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机会。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众多青年科研人员的迫切需求中,获得青年项目或面上项目的资助依然占据着核心地位,这是他们推进科研工作、深化研究探索的重要基石。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汪小帆递交了一份《关于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加大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支持力度的提案》,明确指出,当前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申请基金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感。2023年青年和面上项目的资助率仅为16%左右,这意味着每六个申请者中仅有一人能获得资助。这种低资助率不仅打击了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也使得他们在科研道路上的获得感明显降低。
早在2022年初,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绩效评价报告就建议,自然科学基金委应继续加强对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的支持,尤其是适当增加面上项目的资助数量,并提高其在自然科学基金总经费中的比重。尽管这一建议得到了广泛认可,但现实中,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的资助情况依然未见明显改善。根据网络上的爆料,2024年度面上项目的申报量增幅达到了惊人的49.1%,而前一年这一增幅仅为2.6%,2022年为4.6%。如此巨大的增幅如果没有对应的资助数量的增加,资助率将面临“断崖式”下跌的风险。这不仅会让更多的科研人员无功而返,也将进一步加剧科研领域的“内卷”现象,使得本就艰难的科研环境变得更加严峻。面对这一系列挑战,增加青年和面上项目的资助力度已经迫在眉睫。面向未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制定资助政策时,应着重加大对青年项目与面上项目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资金分配环节上实施更为显著的倾斜策略。此举旨在从根本上缓解当前科研领域内激烈的竞争态势,为青年科研人员营造一个更加宽松与激励的科研环境,从而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与科研热情。通过这样的政策调整,我们期待能够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持续输送新鲜血液,推动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在当前科研环境日益复杂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增加对青年和面上项目的资助不仅是为了缓解科研人员的压力,更是为了推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改革,必须更加注重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通过提高资助率和资助强度,为他们创造更加良好的科研环境,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前进。这一变革,已刻不容缓。虽然增加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是正确的方向,但全面削减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的资助可能并不具备可行性,也不符合国家整体科研发展战略的需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重大与重点项目的初衷,旨在攻克那些对国家发展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关键科学难题。这些项目以汇聚国内科研领域的精英力量为核心,推动多学科与交叉学科的深度融合与创新,从而显著提升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此类项目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通过高效整合科研资源与人才优势,共同探索科学前沿,为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坚实基础。针对“卡脖子”技术难题和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科技进步。虽然增加对青年和面上项目的资助是必要的,但如果采取全面削减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资助的方式,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影响国家战略需求: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其削减可能会直接影响国家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进而影响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实施。例如,在涉及国防、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重大项目的削减可能会导致关键技术的研发进展放缓,影响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触及学术权威团队核心利益:重大项目通常由顶尖的科研团队牵头,如果削减这些项目的资助,可能会触及这些团队的核心利益,导致科研团队的稳定性受到冲击。这不仅会削弱我国在某些领域的科研实力,还可能导致科研人才流失,影响整体科研生态。削弱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重大和重点项目由于资源集中、规模大,通常能够产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并快速转化为实际应用。如果削减这些项目,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效率可能会降低,影响科研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在科研资源的分配策略上,必须精心构建一个平衡点,既要确保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又要持续支持基础科研的创新与发展。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作为科研体系中的中流砥柱,它们在攻克国家关键技术难题、促进学科前沿进步以及培育顶尖科研人才方面,展现出了无可替代的价值与影响力。因此,全面废除或忽视这些项目显然是不切实际且不利于科研生态健康发展的。相反,应当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确保在保障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的同时,也为青年科研人员和基础科研创新提供充足的成长空间与资源支持。相反,应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促进科研生态的健康发展,确保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在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下,科研项目的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的资助率逐年下降,令许多青年科研人员和教师感到巨大压力。
在此背景下,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汪小帆提出了一项切实可行的建议:优化基金项目的资助方式,特别是通过增加短期培育项目的资助比例,以提高总体资助率,并为更多科研人员提供支持。这一建议不仅有助于缓解科研竞争压力,还能激发创新潜力,推动高质量科研的持续发展。
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面上项目主要为四年期项目,青年基金主要为三年期项目。然而,短期项目的资助比例相对较低。例如,2023年获资助的20321项面上项目中,仅有9项为三年期项目,两年期项目仅有1项;在获资助的22879项青年基金项目中,两年期项目仅485项,一年期项目仅74项。这一资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短期科研需求的支持,使得许多创新性强但周期较短的研究项目难以获得资助。
汪小帆建议,在不减少现有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支持年限和经费力度的基础上,大幅增加短期培育项目的资助数量。他提出,应考虑在面上项目中增加三年期和两年期项目的资助比例,在青年基金项目中增加两年期和一年期项目的资助比例。通过这种调整,基金项目的资助方式将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科研阶段和类型的需求。
提高总体资助率:通过适度提升短期项目的资助比例,可以在确保学术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惠及更广泛的科研人员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机会。此举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科研人员之间的激烈竞争压力,还能显著增强他们的科研动力与获得感,进一步激发科研创新的活力与热情。
培育创新潜力:短期培育项目如同一座桥梁,为科研人员搭建了一个高度灵活的研究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得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攻克具体的科学难题,并勇于探索新颖的研究路径与思路。这种高度的灵活性,不仅促使科研人员更加精准地提炼科学问题,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潜能,为日后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优化科研资源配置:通过合理提升短期项目的资助比例,我们能够促使科研资源的分配变得更加高效与均衡。这一调整使得那些创意新颖、潜力巨大但无需长期持续资助的研究项目,得以通过短期培育项目这一渠道获得及时且有效的支持。这样的机制不仅加速了科研创新的步伐,还确保了科研资源能够更精准地流向真正具有价值的研究领域,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与优化。
汪小帆还建议,对于短期培育项目的考核应更加注重研究过程中的创新性,而非简单地以发表论文等结果为衡量标准。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科研人员的急功近利行为,促使他们更加专注于科学问题的深度思考和探索。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研究质量,还能引导科研人员潜心钻研,推动更具长远价值的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