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的陇上江南——武都,天气状况竟和全国大多数南方地区如出一辙,高温持续不断,仿佛入秋的脚步并未真正踏入这片土地,暑气依旧牢牢地笼罩着每一个角落。这般炎热的天气,着实让人对出门望而却步,就连平日里活跃的鸟儿,似乎也难耐酷热,数量较往日少了许多,鲜少能看到它们穿梭于枝头的灵动身影了。
前些日子,鸟友们在陇南市武都区的江南公园拍到了蚁䴕鸟,虽说这蚁䴕鸟算不上是什么声名远扬的珍稀鸟类,可我在陇南这么久,却还从未拍到过它呢。于是,即便正值高温难耐的天气,江南公园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我心心念念的打卡之地。只要天气稍微好转一点,我便迫不及待地带上相机前往,心中满是期待,盼望着能有幸邂逅那未曾入镜的蚁䴕鸟。
江南公园坐落在武都区白龙江南面,地理位置颇为优越。它的规模虽算不上宏大,却有着别样的韵味。北面,悠悠流淌的白龙江宛如一条蜿蜒的玉带,波光粼粼,为公园增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西面,则是瑶寨沟的出水口,那潺潺的流水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给这片区域带来了些许静谧与神秘。公园内还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大二小三个水池,这可算得上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了,正因如此,在这里既有机缘拍到穿梭于林间的林鸟,偶尔也能捕捉到在水池边嬉戏觅食的水鸟,可谓是观鸟拍鸟爱好者的一处“宝藏之地”呀。
9日上午,阳光依旧炽热,我怀揣着满满的热情,手持相机,沿着白龙江畔,一路漫步来到了江南公园。踏入公园后,我径直朝着小水池走去,目光紧紧地锁定着水池周围那几棵柳树,满心期待能在那繁密的枝叶间发现蚁䴕鸟的踪迹。然而,一番寻觅下来,却一无所获,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无奈之下,我只好转身来到大水池边,正巧看到几只翠鸟在水面上轻盈地掠过,时而俯冲入水,时而又停歇在池边的石块上,那灵动的模样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我赶忙举起相机,在这儿抓拍了好一会儿。
可心里终究还是惦记着蚁䴕鸟呀,稍作停留后,我便又折返回小水池继续寻找。小水池的面积不大,此时,池中莲花正竞相绽放,那粉嫩的花瓣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娇艳,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淡雅的清香。而蜻蜓们则像是一群不知疲倦的舞者,在莲花间轻盈地飞来飞去,时而驻足在花瓣上稍作歇息,时而又振翅高飞,为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增添了不少生机与灵动之美。
就在这时,我眼前突然闪过一道小小的身影,只见一只小鸟如离弦之箭般快速飞到水池边,精准地啄住了一只蜻蜓,随后便带着“战利品”飞到了不远处的树丛中。虽说从体形上判断,它并非我心心念念的蚁䴕鸟,但如此难得的瞬间,又怎忍心错过呢?我赶忙快走两步,先迅速按下快门拍了几张,而后一边继续拍摄,一边小心翼翼地变换着角度,力求从不同的方位记录下它的模样,前前后后拍了好多张照片呢。
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把照片发到了鸟友群里,想让老师们帮忙辨认一下这到底是何种鸟儿。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老师们各抒己见,有的老师说是红喉姬鹟雌鸟,也有老师认为是北灰鹟。我听了之后,心里满是好奇,为了弄个明白,便在网上反复查阅相关资料,经过一番仔细的比对与分析,感觉这只小鸟是北灰鹟的可能性要大些。
北灰鹟(学名:Muscicapa dauurica)是雀形目鹟科鹟属的小型鸟类,体长大约在103-143毫米之间,体重则处于9-16克这个范围。它主要栖息于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之中,尤其偏爱山地溪流沿岸的混交林和针叶林,在那些地方常常能寻觅到它们的踪迹。而到了迁徙季节以及越冬期间,它们也会出现在山脚和平原地带的次生林、林缘疏林灌丛,甚至是农田地边的小树丛与竹丛里呢。
北灰鹟的生活习性也颇有特点,它们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也能瞧见它们三五只结成小群,一起在树林间穿梭觅食。它们停歇时,大多会选择树冠层中下部的侧枝或枝杈,静静地待在那儿,仿佛在耐心等待着什么。
一旦有昆虫飞过来,它们便会瞬间变得机警起来,迅速飞起,以极快的速度精准地捕捉住昆虫,然后又轻盈地飞落到原处,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让人不禁感叹它们捕食技巧的娴熟。
而且这北灰鹟生性机警,很善于藏匿自己,仿佛生怕被外界打扰似的。它们的鸣声比较低层且微弱,听起来好似“shi-shi-shi-”的声音,若非繁殖期,平日里可是很少能听到它们鸣叫。
这次寻鸟的经历也让我越发深刻地体会到,拍鸟这事儿呀,勤奋可是少不了的。只有多出去走走,多去那些鸟儿可能出没的地方转转,才能不断收获惊喜,用镜头记录下那些美好的瞬间,领略大自然中鸟类世界的奇妙与多彩。
征集启事: 征集:照片或视频需在自然状态下拍摄的野生鸟类(非诱拍、非放生或逃逸),请注明作品题目、作者、拍摄时间、地点或其他简要介绍(描述拍摄过程),不限地区不限题材。发送邮箱:1143906130@qq.com 观鸟网编辑部 |
---转发就是最好的打赏!---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