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代考古人荒芜之地接力挖掘
陶寺遗址自1978年正式考古发掘以来,迄今已历46年,经过几代考古学家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地持续工作,尤其是2002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以来,更是取得许多突破性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在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中做出了“陶寺”贡献。
考古展厅模拟发掘现场的墙壁。
陶寺遗址博物馆在二楼特设考古历程展厅,再现了数十年来的考古历程和几代考古学家为探索陶寺文化文明所做的不懈努力,让观众直观了解考古学科和常识。
“欢迎大家来到陶寺遗址考古厅,我们将在这里一同穿越时空,见证4300多年前那片辉煌文明的发掘与重生之旅。”11月11日,跟随陶寺遗址博物馆讲解员小曹的脚步,山西晚报记者进入考古厅。一进门,两侧酷似考古发掘现场的墙壁令在场的所有人为之一振。
“它们复原了陶寺遗址的地层和文物埋藏情况。”小曹介绍,“在这个展厅里,我们依次向大家展示‘陶寺遗址40余载考古征途’的辉煌篇章、考古队伍在发掘期间所使用的多样工具,以及‘历代陶寺考古人的接力与风貌’,体会他们为追寻历史真相所倾注的汗水与心血。”
“时光回溯到1958年,基层文物工作者丁来普,在晋南的一次文物普查中偶然间揭开了陶寺遗址的神秘面纱。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在队长张彦煌的带领下,经过多次大规模调查,逐渐明确了陶寺遗址的范围。1978年起,陶寺遗址进入大规模发掘阶段,高天麟、高炜、张岱海等学者不仅发掘出大量的珍贵文物,还首次提出了‘陶寺文化’的概念,构建了陶寺文化的年代序列,为探索华夏文明起源提供了关键证据。”在小曹的讲述下,历代陶寺考古人的接力故事渐渐清晰。
在田野探方模拟体验区内,逼真的场景复原让荒芜的“考古现场”再现于观者面前。“这里采用考古探方的形式,模拟设计考古现场、复原小型墓葬,将一些陶寺典型文物分地层或区域预埋,体验者可通过探索挖掘进行互动。”讲解员说。在文物修复区,游客可以将破碎的陶片、锈蚀的金属重新拼凑成完整的艺术品,过一把“文物修复师”的瘾,让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
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陶寺考古研究,将其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长期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文物部门开展系统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在漫长的发掘历程中,每一位陶寺考古工作者都是故事的主角。从最初的高天麟、高炜、张岱海,到后来的李健民、梁星彭、何努、高江涛等历任领队,他们率领着考古队伍,包括科研人员、考古技师、地方文物工作者以及高校师生,共同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无数考古奇迹。
在考古工作者的背后,还有那些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他们不仅是遗址发掘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历史的守护者。
考古展厅模拟发掘现场的墙壁考古展厅模拟发掘现场的墙壁(局部特写。)
筹建博物馆让文物走出库房
目前,陶寺遗址已完成分布范围内约400万平方米的考古调查,勘探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近3万平方米,出土文物不计其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临汾市人民政府多年来通力合作,致力于陶寺考古成果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致力于文物的展示与利用。为了更全面、系统、深入地展示博大精深的陶寺文明,让“藏在深闺”的文物走出库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临汾市人民政府“央地共建”陶寺遗址博物馆。
陶寺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始终备受关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自然资源部、财政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山西省委、省政府,省直有关部门等都给予极大帮助,在项目选址、资金保障、用地保障、手续推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为“大考古”提供高标准设施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