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单”“满减”已成常规操作
11月10日
一奢侈服装品牌
退货率达到95%
冲上热搜第一
据媒体报道
今年某平台的满减优惠门槛较高,比如要求满5000元优惠400元,或满1500元优惠120元,这些都要求手机和空调等电器产品除外,于是有的网友发现单价动则上千的轻奢品牌很合适凑单。
对此
不少网友表示
这也是没办法
不得已而为之
还有人关心
商家的利益如何保障?
“先凑单后退款”
到底伤了谁?
买卖并非“一锤子生意”,交易后出现一定退货是正常现象。这些年,随着“7天无理由退货”成为电商购物基本规则,消费者的退货权得到广泛保障。纵观退货矛盾高发区,多源于一些畸形乱象。比如,有平台推出“仅退款”规则,被“羊毛党”恶意利用,致众多商家利益受损。如今,一些消费者又利用平台满减规则,凑单后申请无理由退款,让不少商家相当郁闷。有业内人士算了这样一笔账:一笔退货订单,商家在没有收益的情况下,还要承担数元成本,推广和运营等投入直接打水漂。
畸形退货乱象,给经营造成的压力毋庸置疑。不少人将矛头指向了消费者,认为一些人图便宜凑单,滥用退货权,推高了退货率。诚然,这里头确有一些“羊毛党”恶意牟利,但完全如此归因也失之偏颇。近年来,电商盘子越做越大,促销规则也日趋复杂,从直截了当标折扣、给补贴,到五花八门“满减”“凑单”,优惠成了一场“以量取胜”的数字游戏。这样的促销逻辑,虽然放大了成交规模,推高了平台流量,也催生了虚假繁荣泡沫,增加了退货售后风险。
一番“退退退”的操作过后,不仅商家受伤,广大消费者也因筛来选去、算来凑去而疲惫厌烦。
就此而言,“凑单神器”引发的一系列负效应,也提醒平台是时候对促销规则进行反思了。诚然,不管是平台推出满减机制来促销,还是消费者利用退货规则来凑单,都是基于既有规则范围内的操作。需要正视的是,无论怎样的促销规则,只有商家、消费者以及平台实现共赢,方可持续。如果对任何一方不够公平,长远看都难以为继。平台作为规则主导者,在价格设定、成本承担、促销机制等方面话语权大,明晰和维护规则的责任也更大。促销花样千千万,但无论什么玩法,目的都是营造市场良性生态。让活动规则回归简单、力求公允,大家都没这么累,也能实现多方共赢。
监制:刘昊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