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古启新梦 | 化学工程学院团委暑期社会实践分团赴陕西宝鸡品泥塑之诗韵,寻木板之画意

百科   2024-08-27 16:01   北京  


       7月27日—30日,化学工程学院“承古启新梦 拾遗向未来”团委暑期社会实践分团赴陕西凤翔凤翔博物馆、六营民俗村开展非遗文化学习实践活动,聆听传承人讲述保护非遗的匠心故事,调研非遗保护现状,深刻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泥塑造梦诗意浓  木版画意韵悠长


       凤翔泥塑和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两颗瑰宝,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两条独特的文化河流,汇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

01

非遗瑰宝展雍州     文化传承润心田

       实践小队的凤翔非遗传承之旅从凤翔区博物馆开始,系统的了解凤翔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有助于接下来深入体验其中的奥秘。凤翔,古称雍州,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之地,自古有“天下九州,唯雍其昌”的说法。凤翔出土了大量文物,精美的铜镜,酒樽,罍、青铜器、瓷器等,都在向实践小队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

02

寻访凤翔非遗,领略泥塑“技忆”

      凤翔泥塑,源自于先秦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凤翔泥塑的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具有较高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美学研究价值。这句名言:“传承千年之韵,独具匠心之美”,正是对凤翔泥塑传承与发展的最好诠释。


       7月28日,实践小队一起来到了凤翔区六营村中国泥塑体验园。体验参观并采访了泥塑手艺人。实践小队对胡深大师的曾孙媳李向梅老师进行了深入采访,近距离感受了凤翔泥塑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在采访中,李向梅老师详细介绍了家族泥塑技艺的传承历程和制作工艺。她表示,胡家泥塑技艺世代相传,在传承中创新,力求将这一传统艺术发扬光大。谈及凤翔泥塑的未来,李老师表示,她将继续秉承家族传统,致力于泥塑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同时,她也希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将凤翔泥塑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

泥塑体验


      参观结束后小队进入体验场馆,进行彩绘过程的体验,历时两个小时的彩绘体验,让小队所有成员再一次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精巧与不易,也坚定了大家想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信念。

03

寻访木版年画  感受匠心韵致

      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手工雕版,土法印制,局部手绘染填,色彩对比强烈,造型饱满夸张,保留了古版年画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东方智慧的结晶,民间艺术的瑰宝”,正是对凤翔木版年画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的的高度评价。

        7月30日,实践小队来到了世兴画局第十五代传人邰江平的家中,并有幸采访到了他的儿媳妇王璇老师。王老师简单介绍了木版年画的题材、构图与色彩,以及它背后复杂的工艺。此外,她还分享了她与丈夫邰伟伟在艺术创作中的趣事与艰辛,以及他们如何面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如何保持对艺术的初心与热爱。当听到别人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赞美和喜爱时,她觉得这就是成功。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木版年画的热爱与信心,语言坚定有力,令人动容。

04

文化振兴路   干部诉衷肠

     历时两天的参观体验之后,实践小队来到了六营村的村委会拜访六营村党支部廖卫军书记。廖书记表示,在政府的带领下,六营村现已建成了集手工业和旅游业为一体的中国泥塑体验园区,预计今年十月一会开放一些新的项目,园区旨在打造包括住宿、饮食、娱乐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在这样的新型经营模式下,六营村的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更多的居民选择回到家乡发展,传统工艺得以更好的传承下去。


      凤翔泥塑和木版年画,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代代相传,成为我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正如诗句所言:“千年传承,匠心独具,民间艺术,魅力无穷”。当代青年应当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熠熠生辉。


责编 | 张承泽

审核 | 张承泽

来源 | 团委社会实践陕西分团

封面 | 张旭

北化化工
一个属于化院人的综合信息平台,点击关注,获取更多实用、新鲜的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