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记者:梁建强、卜寄傲
这是法律对罪恶的一次重拳回击!
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余华英拐卖17名儿童案作出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处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样的判决,彰显了对拐卖儿童犯罪零容忍的坚决态度,以及法治社会对公平正义的坚定追求。
12月19日,余华英(前中)在庭审现场(视频截图)。新华社发
拐卖儿童犯罪,性质恶劣,令人发指。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每一起孩子被拐卖事件,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支离破碎。孩子的父母从此陷入无尽的思念与寻找之中,那种锥心之痛谁能忍受!而被拐卖儿童从此被迫与亲人分离,意味着命运从此被改写,心灵的创伤或许永远无法愈合。
这场判决,是对法治的有力捍卫,是对违法犯罪的有力震慑。
严惩拐卖儿童犯罪,守护的是家庭与社会的希望。预防犯罪发生,还得继续织密制度的笼子。始终做到旗帜鲜明,对拐卖儿童犯罪保持高压态势,不仅要让拐卖者付出沉重代价,也要严厉追究中介、收买者等相关参与者的法律责任,全方位织密防备儿童被拐、严打拐卖儿童犯罪的制度框架。
互联网时代,更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效率。比如,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运用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快速锁定犯罪者的身份,追踪失踪儿童的下落,让被拐儿童早日与家人团圆。
拐卖儿童犯罪,是对法律和社会道德的严重挑战,必须依法严惩。唯有如此,才能彰显法律威严,形成严厉震慑,守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题图漫画:潘红宇)
转载丨新华社“千笔楼
”编辑丨万云灵
二审丨吴 敏
终审丨赵 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