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 三秦楷模发布厅“致敬科学家精神”今晚隆重播出!

百科   2024-05-30 17:13   陕西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

不畏艰难,无私奉献,

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

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今年的5月30日

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日前

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广播电视台

共同主办的《三秦楷模发布厅》成功录制

本期节目主题为

“致敬科学家精神”



本期《三秦楷模发布厅》宣传发布了我省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喻、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卫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的先进事迹。


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喻

从地铁进站,飞机起航,到G20峰会、博鳌论坛、港珠澳大桥通车典礼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每一次平稳有序的背后,都少不了安保工作的默默守护。而房喻20余载倾注的心血,正是面向公共安全重大需求而展开的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那么,这个传感器,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神奇力量呢?

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喻:“如果说你接触过炸药,可以说两天三天以后,即便你每天洗澡,也是跑不了的,我都能抓到你。


房喻高中毕业后,在一所小学担任民办教师。1977 年恢复高考后,他如愿成为首届大学生,进入了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大学期间,他的成绩始终出类拔萃,本科毕业后就留校任教。之后,为了能让自己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更上一层楼,他自费远渡重洋前往英国留学,并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尽管国外有着优厚的待遇,但他毅然选择回到母校工作。虽然刚回国时生活清贫、经费有限、人才稀缺……但房喻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始了传感器事业的拓荒之路。

房喻是研发替代“嗅爆犬”的“智能狗鼻”,即“微痕量物质的气相探测技术”,以实现对爆炸物、毒品等各类危险物质的高灵敏度探测,其中核心技术是传感器。但国外对这项技术已经形成了垄断,并且控制了定价权。房喻急在心里,深感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房喻:“我主要做的是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我们的工农业生产,包括社会管理、国防安全等,都跟传感器有关。一个传感器,从概念起初到真正能投入市场,至少需要十五六年。

2014年,房喻团队首创了“叠层式”传感器结构,创造了迄今响应速度最快、灵敏度最高的爆炸物薄膜荧光探测记录,研制的传感器和探测设备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成果也获评教育部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房喻也被誉为“国际薄膜荧光传感领域的领军人物”。

但科研永无止境,房喻又带领团队向航天推进系统中“凝胶推进剂材料”发起挑战。最终历时半年,团队终于攻克了这项技术难关,开创了国内小分子凝胶推进剂的先河。这项成果有利于让火箭、导弹飞行的稳定性更高,更智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卫红

一克,有多重?大约是一颗纽扣、一根吸管或者一粒花生米的重量,但是在航空航天领域,一克,对于以吨为计量单位的飞行器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每减轻一克重量,就意味着节约发射成本,提高有效载荷和飞行航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卫红,就是一位给飞行器“瘦身”的顶级专家。


1980年,16岁的张卫红参加高考时第一志愿就报了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系,被顺利录取。师从中国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西北工业大学杨彭基教授。1991年,张卫红又在比利时列日大学完成了硕博连读,取得了博士学位,并且在比利时、法国进行研究和教学工作。

心怀家乡,感念恩师,国家需要人才,我辈义不容辞!1999年2月,在杨彭基教授的邀请下,张卫红回到了母校西北工业大学。从此扎根在三秦大地,致力于飞行器结构轻量化研究。

为航空航天飞行器减重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既要减重又要优化设计,既要提升载荷又不能降低飞行器性能,所以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统筹。面对这一需求,张卫红提出针对飞行器减重的“拓扑优化”技术。

张卫红:“就像我们看到的一个结构,把那些没用的材料抠掉,它可能更加紧凑,它的性能更好,形成很新颖的结构形式。


我国发展航空事业其中一个目标,就是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大型运输机,但是按照我们国家以前加工飞机大部件的能力,机翼部件最多只能做到10米,然而按照大型运输机的设计要求,机翼大壁板必须接近20米,同时制造误差要控制在0.5毫米以内。如果使用传统的工艺和材质去加工壁板,部件越大越重,就容易出现弯曲变形以及厚度不均的情况,所以减重是必须的

之后,张卫红带领着团队一头扎进了飞机生产车间,他们和一线的工人师傅们一起,匹配材料、研究工艺、经过上百次的实验,十几次的迭代,最终攻克了这个难关。

每攻克一个难关,就积累一次宝贵的经验,张卫红和团队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而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重点应用在我国大飞机、运载火箭、航空发动机等国之重器上

如今,“西北工业大学空天结构技术创新攻坚教师团队”由张卫红院士领衔,英才云集,济济一堂,他们致力于解决我国航空航天装备研制重大核心问题。团队也被授予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
“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

“绿色”代表生机、活力与希望,从一望无际的草原到葱茏茂密的雨林,都是自然与生命的神奇造化。而绿色建筑正是现代人亲近自然、亲近土地,追求生态、环保、节能的新实践。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和他带领的“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就是绿色建筑的缔造者。

延安窑洞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创造,厚实的黄土让窑洞冬暖夏凉,也形成了丰富的窑洞文化。然而,采光不足、通风不畅、间宽不够等正是窑洞的短板,更没有现代化的上下水系统,这无疑与当代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格格不入。1996年,刘加平与他的团队,踏上了陕北高原与黄河两岸的广袤土地,王怡教授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与刘加平一起开启了黄土地民居的深入考察之旅。


之后的日子里,刘加平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地往返与延安和西安之间,一边在当地进行考察、调研,一边在西安的实验室对土壤样本、各种建筑材料、窑洞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最终成功设计出了“进阶版”新型窑洞。

窑洞结构从一层变为二层,室外增加阳光房,用大玻璃窗增加采光。窑洞顶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采用地热、地冷的通风系统来调节室内温度。这样一来,窑洞的缺点都被解决了,而且节能环保,成本问题也一并得到了解决。


2006年,“绿色窑洞”研究课题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署颁发的“世界人居奖”。当然,绿色建筑团队的探索并未止步,他们的足迹从黄土高原延伸到彩云之南,再到遥远的青藏高原。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特色生态民居建筑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多年来,刘加平团队还研发了适宜南海岛礁的超低能耗建筑体系。研发了高效通风技术及装备,为工业建筑的绿色发展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带领的“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不仅是一个科研的集体,更是一个团结、互助、共同成长的大家庭。近年来,实验室成功培养了以院士、杰青、优青等为代表的绿色建筑领军人才,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骨干队伍



发布人刘芳

本期《三秦楷模发布厅》楷模事迹讲述人: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播音指导、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获得者孙凯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主持人、陕西省朗诵协会理事李甜甜


本期《三秦楷模发布厅》楷模精神阐释人:

全国演播艺术家海茵


本期《三秦楷模发布厅》节目
将于5月30日21:15
陕西卫视播出
5月31日19:07
陕西二套播出!

来源:陕西科协

陕西科学技术馆
培养创新理念、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