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答案簿》逃离底层从“说话”开始,读完让你情商提升100%(合集完结)

文摘   2024-07-31 18:04   美国  

注意:本篇之后的章节均未收录《职场答案簿》实体书,但却是对其至关重要的补充,因此会陆续收录本合辑。

话说不明白怎么办?

大多数人说不明白的原因其实就是没想明白。

自己说的很多概念,自己都是一知半解。

甚至很多时候,前后同一个概念定义却不同。

这就叫不符合逻辑,也就是不符合逻辑三大基本定律之一的同一律。

所以,表达之前,先把问题里面的概念弄清楚,问自己“是什么”这个问题。

然后你会发现,当你解释一个概念时,又会引入新的概念,那就继续问“是什么”,直到所有概念都已经清晰定义,并且彼此之间没有矛盾。

只有这时候,你才具备了想清楚的基础。

然后,你还要面对一个特殊的“是什么”问题,那就是“目的是什么”也叫“为什么”,就是你思考是想达成什么目的?

如果你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思考这件事,那怎么可能想清楚呢?

更别说表达了。

有了目的之后,最终还需要落到“如何做”上面,你想得再清楚,可就是不知道如何着手,那仍然是没想清楚。

想明白了就能说明白吗?

也未必,这就叫言不尽意。

即便你认为已经说明白了,对方也未必会听明白,当然你可以把所有的概念的明确定义都给出来,这样拉齐之后,理论上对方是能够明白的,但是通常你没有这个时间。

所以,这就需要技巧了。

常见的就是类比,也可以叫比喻,他可以绕开复杂的概念定义,牺牲精确性,给出一个模糊版本,用得好有时比精确定义有过之无不及。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成语、典故、寓言故事,几个字说出来就让人醍醐灌顶,远胜过那些长篇大论。

但是,这需要你投入极大的精力去准备,如果是临场发挥,则需要大量的储备。

说相声没有现场编段子的,都是准备好了几十个段子,根据情况用上那么十几个。

你要是真有几百个段子,一段相声能用上几十个,你就是相声大师了。

怎么储备?

还是台下的功夫,刻意收集、刻意练习。

以上说的这一堆大道理,显然不好懂,而且也没人爱看,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

我的目的就是自己写痛快,压根没考虑让别人的感受。

所以,最后一条,如何练习?

还是那句话,时时处处无不是修行,事上磨,事事都要磨。

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听实话?

人们不是不喜欢听实话,人们是不喜欢你说“实话”时表现出的傲慢态度,气儿不顺,事儿怎么能顺呢?

我们有一个读者群,群里面每次有人提问都会引起激烈的“辩论”,大家会你一言我一语无限延伸的辩下去。

很快就忘了最初辩论的主题是什么,只是针对别人的每一条回复来找茬、挑毛病、互怼,最后所谓的辩论就会演化为争吵,结果当然不欢而散。

大家讨论出什么结果了吗?

没有。

如果你问他们既然讨论不出结果还要生一肚子闷气,那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呢?

他们便会哑口无言,是啊,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呢?

自己以为好心好意说了实话,为什么换来的却是与人无穷无尽的争吵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当你以为自己在说“实话”甚至在说“真理”的时候便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位高高在上的布道者。

你站在高处俯视人家,人家便会觉得不爽,人家不爽了还会管你说的是什么吗?

你说的是实话也好是真理也罢,在这个时候都已经不重要了,人为一口气。

人家跟你争的根本不是什么道理,而是一口气,是你高高在上瞧不起人家的这口气。

所以与人交往最忌讳的就是“好为人师”,绝大多数时候人家提出一个问题并不是让你去教人家如何做,而是希望跟你平等的交流。

哪怕是人家言辞诚恳的请教你,你都要有自知之明,可以回答,但一定要把姿态放得低到不能再低才行。

如何把姿态放低也是一门技术,你起码要表达出自己“不懂”、“幼稚”、“仅代表个人观点”等等,若非如此你最好还是不要说“实话”了。

不过说归说,做到这一点其实真的很难,为什么人们“好为人师”?

因为他还没有水平去真正的为人师表所以才会“好”这口,既然水平不够又怎么能够避免“好为人师”呢?

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所以只能靠自己那点敬畏之心去谨言慎行吧。

但是如果真的有人承认你这位老师,并且把你当作老师来请教,这时你是要说实话的。

不但要说,而且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为这是作为老师的本分,在其位,谋其政。

如何避免争吵?

墨子连山
丨读书-打工-创业-财务自由,我的经历,帮你少走10年弯路 丨北航-ASML-互联网-墨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