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璀璨映千秋 文明赓续谱华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物事业发展成就掠影

文摘   2024-09-27 18:06   河南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百废待兴到“破茧成蝶”,文物工作者以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物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引领文物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赋彩人民群众的美好新生活,谱写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物新篇章。
良渚古城遗址鸟瞰

栉风沐雨:守护文明根脉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59项世界遗产、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星散在中华大地,绵延于岁月长河。如何将它们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一代代文物工作者秉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自觉,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文物工作机制全面构建——

从1956年首次提出“文物保护单位”概念,到1980年提出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具体举措,再到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密集出台,文物分级分类保护制度不断完善;从1950年《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再到《长城保护条例》《博物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公布施行,一大批文物保护法规出台实施,文物法律法规体系逐步构建;从1987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通知》,到199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再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等相继印发,文物工作政策支撑更加坚实,顶层设计更加有力。

文物资源家底更加清晰——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布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分别于1956年、1981年、2007年开始开展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奠定保护基础。2012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首次石窟寺专项调查摸清2155处石窟寺、3831处摩崖造像分布和保存管理状况。公布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完成黄河、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目前,正在开展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将逐步构建全面普查、专项调查、空间管控、动态监测相结合的资源管理体系,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强化文物保护空间管控要求,实现“一张图”管理。文物资源管理实现从有到优的跃升、文物资源版图更加清晰完整。
雪后长城
云冈石窟
莫高窟九层楼

文物保存状况根本改善——

系统实施长城、大运河、黄河、长江、石窟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展示重大项目。长江三峡文物、山西南部早期建筑、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延安革命旧址群、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西藏重点文物等一大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实施竣工。孔府档案、战国楚简等6.2万件(套)馆藏珍贵文物和出土文物得到修复,博物馆标准化库房建设基本完成。抢救保护在地震、台风、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中受损文物。
交河故城保护加固现场
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工程
莫高窟158窟修复现场
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到“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文物保护理念完成从抢救性保护到系统性保护,从本体保护到整体及周边环境保护的转变。健全文物安全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文物安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着力防范法人违法、盗窃盗掘、火灾事故三大风险,构建国家文物督察体制,强化文物行政执法,保持严厉打击文物犯罪的高压态势,健全文物防灾减灾体系,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

机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从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设立文物局到1973年国家文物局成立,再到市县文物局相继挂牌;从改革开放之初全国文物从业人员2.6万人增加到如今的19万余人,我国文物机构增编扩岗,各地文物保护和考古机构普遍加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从文物行业首个职业技能标准《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到《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在交叉学科门类中增设“文物”专业学位类别,文物保护的人才根基日益夯实。

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现场

斗转星移,日新月异。75年来,文物保护工作活力迸发,文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文物保护事业蒸蒸日上。

初心如炬:赓续文明基因

仰望华夏文明的历史天空,中华民族的基因血脉赓续传承。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大地锦绣河山,滋养了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传承已知,探索未知,揭示本源。75年来,文物工作者初心如炬,不懈探求。
“文明圣地”良渚遗址、“华夏主脉”二里头遗址、“商邑翼翼”殷墟遗址、“古蜀之光”三星堆遗址……一代代考古学者躬身田野,青灯黄卷,手铲释天书,揭示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以其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屹立于世的奥秘。
从2002年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走过20多个春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有力实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夏商文明研究工程持续推进、填补空白……考古和历史文明研究逐步深入,以考古资料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揭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考古发掘项目1.2万余项,良渚、石峁、二里头、三星堆等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新疆、西藏等地边疆考古取得重要进展,深海考古迈向世界先进行列。“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多地探索施行、逐步完善,抢救保护大批珍贵文物。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及立项单位135家,福建三明万寿岩、河南安阳殷墟等大遗址保护卓有成效,科技考古、涉外考古、公众考古快速发展,考古研究最新成果纳入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设步履铿锵。
武王墩墓考古发掘现场
长江口二号古船入坞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
盛夏的天龙山,草木葱茏,因天龙山佛首的回归而更显生机盎然。2021年7月,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终归故土。
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回归故土
文物的聚散回归,与国家治乱兴衰息息相关,紧紧牵动国人心弦。佛首归来,阐发文物追索中国主张,彰显文物工作者百折不挠的追寻,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生动注脚。
伯远帖、五牛图、王处直墓浮雕石刻、圆明园青铜虎鎣、曾伯克父青铜组器……1949年至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流失文物的抢救与保护工作,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方式,成功促成一大批珍贵流失文物回归祖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进入了全方位发展、多层次提高的崭新阶段,已与27个国家签署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间协定,文物返还“中国声音”显著增强,文物追索“中国实践”备受瞩目,文物回归取得突破性成就。
科技赋能历史文物,传统与现代遥相呼应。从古建筑到馆藏文物,从墓葬到石窟,从陶瓷到金属,从壁画到丝织品,文明赓续、文脉传承,科技的力量愈加显现。
历经迭代创新,古代壁画保护、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饱水漆木器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深海考古等领域技术水平进入国际第一梯队。馆藏文物智能展柜、考古发掘方舱、考古现场移动实验室等专有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脆弱出土文物现场无损提取、纺织品遗迹现场鉴别技术日臻成熟。敦煌藏经洞室藏6万多件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被搬到展览中,人们得以近距离感受历史之厚重,科技助力让藏在“深闺”的文物走近日常生活……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引领文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文物提取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舱
2020年我国首座文化遗产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

汲古润今:激荡自信力量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今年9月,中国考古博物馆“百万年人类史”专题展向公众开放,100多件考古发掘出土实物,阐述东方古人类进化历程。人们走进展厅,串联起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脉络轨迹。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亦是精神文明需求极大攀升的必然历程。
1949年,中国内地仅有博物馆21家,业务工作基本停滞,基础设施残破不堪。如今,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实施创建,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成为重要的文化地标和文化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备案博物馆达6833家,其中超91%免费开放,2023年举办陈列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38万余场,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实现“双向奔赴”。
殷墟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

观众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参观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等300余项党史文物保护展示工程献礼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蒙藏学校旧址保护利用、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展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闽西、金寨等连片保护和整体展示项目助力老区振兴,革命文物焕发勃勃生机,成为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的不竭源泉。
北大红楼
民间文物收藏日趋活跃,出台《关于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促进文物市场有序发展的意见》、制定《涉案文物鉴定评估管理办法》,加强社会文物管理服务,建立国家文物鉴定体系,促进文物市场有序发展。
从颐和园、西湖等文化遗产变身“人民公园”,到《寻古中国》《何以中国》等文博节目阐释文化新知、激发文化自信,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赋能社会经济发展、融入人民美好生活,到考古盲盒、文藤种子等文博创意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我国丰富厚重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日益成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
杭州西湖-苏堤
这个夏天,“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备受关注。上海博物馆内,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珍贵文物让全国观众大饱眼福,其中超过95%的文物为亚洲首展。
从新中国刚成立,中国文物出入境展一片空白,到如今交流频繁、百花齐放,中国文化始终以自信开放的姿态走出去、引进来,与世界各国共同点亮文明交融之光。
繁花春满园,群生则锦绣。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需要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互学互鉴。
古时,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而今,红海之滨,中沙联合考古队揭开“沉睡”千年的历史遗迹,大陆腹地,希瓦古城联合保护修复开启中乌交流合作新纪元。
希瓦古城北门广场修复后
从1985年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1987年中国首批6项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再到“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开创跨国联合申遗新典范。近年来,文物工作者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兼收并蓄的姿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实施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深化“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交流合作,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中华文化力量。
今日之中国,一头连着深厚悠远的历史,一头通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七十五载筚路蓝缕,一代代文物工作者以永不停歇的脚步,推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融汇于民族复兴的壮阔征途。
站上新起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文物工作者肩负光荣与梦想,意气风发、昂首前行,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部分图片由李瑞拍摄;其余由相关文博单位提供)


来源:国家文物局

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始建于公元605年,是一座功能完备的群组式建筑。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成立于2009年,占地91公顷,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重要的丝路遗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