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核聚变新闻双周刊

学术   2024-11-03 08:01   江苏  

 点击 可控核聚变  关注并星标

每天与你一起

关注核聚变最前沿资讯

今天的推送为最近半个月全球核聚变行业发生的一些大事儿,小编整理成一篇合辑共7条新闻给大家播报。可直接点击新闻标题查看该新闻的详情,今天的内容包括:

1、太平洋聚变(Pacific Fusion)获得9亿美元A轮融资,成为聚变行业创业领域焦点(👈点击阅读详情)

太平洋聚变(Pacific Fusion)是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的聚变开发公司,此前一直以“隐身模式”低调运营,但本周因获得9亿美元的A轮融资而迅速成为聚变行业创业领域的焦点。

这轮融资由General Catalyst领投,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和一群顶级个人投资者参投,其中包括Citadel创始人Ken Griffin、Stripe联合创始人Patrick Collison、风险投资家John Doerr和微软消费者AI业务负责人Mustafa Suleyman。

2、翌曦科技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加速高温超导磁体技术革新(👈点击阅读详情)

10月24日,致力于成为全球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引领者的上海翌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翌曦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道禾、华控基金联合领投,锡创投、成都空港共同参与投资,为公司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本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翌曦科技两大核心战略方向:

一是集中力量突破高温超导聚变强场磁体技术的瓶颈,支撑国家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可控核聚变国家战略的实施与落地。

二是依托超导磁体的研发优势,积极与伙伴拓展行业级应用,推动整个高温超导行业的发展。

3、新型仿星器设计为未来聚变电厂指明方向(👈点击阅读详情)

10月22日,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IPP)宣布了一项重要的核聚变研究进展。研究人员采用新方法开发了一种仿星器设计,该设计满足了可行聚变电厂的所有基本物理要求。这一成果标志着在实现清洁和安全能源的核聚变技术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特别是在磁聚变领域,其中仿星器和托卡马克是两个主要的研究概念。

仿星器因其连续运行能力和无需通过等离子体的电流驱动而备受关注,而IPP Greifswald运营的世界最大、最强大的仿星器Wendelstein 7-X(W7-X)一直致力于验证仿星器设计的可行性。基于W7-X的经验,IPP的研究人员发布了具有关键属性的新仿星器设计,这些设计被称为“SQuIDs”(稳定准等动设计),在计算机模拟中展现出理想的属性,包括低净环向电流、良好的等离子体湍流属性以及高能粒子的有效约束。

4、Tokamak Energy首次公布其高场球形托卡马克电厂的设计细节(👈点击阅读详情)

10月16日,世界核新闻(World Nuclear News)发布了一篇题为《Tokamak Energy gives details of pilot fusion energy plant design》的文章。文章中,英国托卡马克能源公司(Tokamak Energy)首次公布了其高场球形托卡马克电厂的设计细节,该电厂旨在产生800兆瓦的聚变功率和85兆瓦的净电力,是实现美国商业聚变能源十年宏伟愿景计划的关键一步。

图片来自 Tokamak Energy

该公司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在2030年代中期让试点聚变能源工厂投入运营,并在上周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年会上详细介绍了新兴的设计。托卡马克能源的初步设计参数包括长宽比为2.0,等离子体主半径为4.25米,磁场强度为4.25特斯拉,并配备液态锂氚增殖层。该电厂将采用新一代高温超导磁体,以限制和控制氢燃料中的氘和氚,在比太阳中心温度高许多倍的等离子体中进行聚变反应。

5、亿万科技富翁维诺德·科斯拉称未来五年内“核聚变将成真”(👈点击阅读详情)

10月18日,彭博社报道了科技亿万富翁维诺德·科斯拉的预言,他预测清洁能源发电的“圣杯”——核聚变将在五年内成为现实。科斯拉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推动者,他为OpenAI项目签发了第一笔风险投资支票,并认为核聚变将是满足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关键技术。

科斯拉风险投资公司 (Khosla Ventures) 创始人维诺德·科斯拉 (Vinod Khosla) 在旧金山举行的彭博科技峰会上。摄影师:David Paul Morris/Bloomberg

6、美国DIII-D国家核聚变设施突破20万次等离子体脉冲,里程碑式进展点燃希望👈点击阅读详情)

2023年10月25日,IE(Interesting Engineering)发布了题为《US nuclear fusion lab hits 200,000 plasma ‘shots,’ a milestone powering hopes》的文章,报道了美国DIII-D国家核聚变设施取得的重大成就。该设施完成了20万次实验性的“脉冲”测试,这一里程碑不仅在数字上令人瞩目,更标志着核聚变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为开发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提供了实质性的突破。DIII-D团队在实验中成功打破了等离子体密度的“极限墙”,实现了超过理论上限20%的密度,同时保持了高质量的等离子体约束,这为未来聚变反应堆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此外,DIII-D团队还创造了全球最强大的“超级H模”聚变等离子体,能够在高压状态下承受更高的密度和温度。这些技术突破为聚变反应堆的未来设计和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预示着未来的核聚变电厂可能更加小型化、安全且经济。DIII-D的成就也吸引了业界的关注,例如NVIDIA等公司开始利用DIII-D的数据开发“数字孪生”技术,以支持聚变反应堆的实时控制和模拟。

7、核研究提高等离子推进器功率,加快太空旅行速度(👈点击阅读详情)

2024年10月17日,IE(Interesting Engineering)发表了一篇题为《How nuclear fusion study helps cut turbulence, boost plasma thruster power》的文章,探讨了核聚变研究如何助力减少湍流并增强等离子体推进器的功率。

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UC3M)的科学家们与能源、环境和技术研究中心(CIEMAT)的研究人员合作,共同解决了聚变等离子体湍流的问题。通过这一合作,他们能够将核聚变研究中使用的诊断工具的技术知识转移到等离子体推进器上,发现了等离子体推力中更小尺度的湍流结构,并致力于控制这些湍流的形成,从而提高推进器的性能。

由卡罗来纳大学三分校 EP2 小组开发的螺旋等离子推进器。  EP2-UC3M

可控核聚变
分享可控核聚变的时事热点、技术干货、行业新闻。推广可控核聚变知识,促进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发展和产业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