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这十位历史名人,竟都是道家信徒!
文化
2025-02-01 20:13
福建
信奉道家的人,不一定是道教中人,道家和道教是两个概念。
道家起源于先秦时期,是以老子、庄子、列子为代表的思想流派;道教形成于东汉时期,由张道陵创立,是在道家思想基础上,融合了古代神仙家的方术和民间巫术等形成的实体组织。
道家代表的是一种哲学思想,更多的是从哲学角度探讨人生与宇宙;而道教则将道家思想具象化,有具体的方法用来强身健体,追求的是“长生不老”等目标。
道家(道教)的代表,有被后世道教追奉的“道教始祖”黄帝、“太上老君”老子、“王禅老祖”鬼谷子、“南华真人”庄子、“冲虚真人”列子等,而我们今天以“道家”标准,仅汇总历史上那些信奉道家学说、却少有人知道这一点的历史名人。
包括姜子牙、范蠡、张良、陈平、窦太后、刘安等十位,他们有的融汇多家为己所用,但都与道家有较深的渊源。
一、姜子牙,齐国始祖
即姜太公(约前1156年 - 前1017年),
所著《六韬》具有黄老道家色彩,
周文王、武王的谋主,在牧野之战中立下首功,战后因功受封于齐,成为齐国始祖。兵书《六韬》据说为他所著。在一百余岁时去世。
《六韬》内容博大精深,具有神秘色彩和黄老道家色彩。唐朝皇室以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李耳为祖先,将道教视为国教,姜子牙的地位被迅速提升。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就在磻溪建立太公庙。
姜子牙因道家的老子意外成圣,后来却因儒家的孟子而意外成“人”。
朱元璋读《孟子》,看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句,认为这是大逆不道。恰好孟子高度评价过姜子牙兴周灭商,朱元璋恨屋及乌,将姜子牙的武庙和“武成王”谥号都废除。
就这样,在明代的现实世界中,姜子牙“武神”的地位被关羽取代了,但民间传说认为张良、诸葛亮、刘伯温都是姜子牙的转世,其民间威望越来越高。
二、范蠡,文财神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
将道学传播到北方,
是春秋末期越国大夫,治国良臣、兵家奇才、经营之神、商家鼻祖,被中国民间恭奉为“文财神”。
范蠡的老师——计然。计然七策,范蠡用了其中五条就助越王灭了吴国,后来范蠡隐退,用计然之策去经商,富甲一方,成为远近闻名的“陶朱公”。
计然是谁?他就是老子的弟子文子。北魏李暹为《文子》作注,指出文子“姓辛,葵丘濮上人,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
春秋战国之际,范蠡将老子的思想传播到齐国,开始了道家学派在北方列国流传发展的新时期,其最重要结果,是稷下黄老之学的出现,标志是帛书《黄帝四经》。
三、
张良,汉初三杰
张良(约前251年-前186年),
精通黄老之道,
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谋臣、政治家,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之争,建立汉朝,被册封为留侯。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晚年随赤松子云游四海,专心修道养精。
四、陈平,西汉开国重臣
陈平(?- 前178年),
信奉道家使他善始善终,
西汉开国重臣、谋士,著名政治家。
陈平的“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起了重要作用。
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
因一生奉行道家所言“守弱保身”之道,得以善始善终。
五、窦太后,汉文帝皇后
窦漪房(?—前135年) ,
不喜儒术,崇尚黄老之学,
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即位后,尊窦氏为太后。
窦太后崇尚“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不喜儒术,一度废除武帝所推行的包括独尊儒术的全部新政。
六、刘安,淮南王
淮南王刘安(前179年-前122年),
集道家的大成,
淮南王刘长之子,汉高祖刘邦之孙。西汉文学家、道学家、思想家。
刘安曾奉汉武帝之命著《离骚体》,这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他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了《淮南鸿烈》(《淮南子》)一书。
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胡适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
七、司马迁,史学大家
司马迁(约前145年 —前86年),
骨子里的道家,
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史记》、《悲士不遇赋》、《太史公自序》等。
司马迁融汇诸子百家之长,但他偏向道家。首先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个百分百的道家学派人物,曾批评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并且师从杨何学习《易传》,对道家绝对地肯定和赞扬。
司马迁虽然深受儒家学派的影响,但他对儒家的评价是“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内容多而精华少,做得多但效果不佳),又极力反对独尊儒术的汉武帝,而最推崇道家治国的汉文帝。
司马迁对道家的评价则是:“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
就是赞成道家的治国方法,自然大道在于遵循规律,群臣、子民应该各司其职,而君王应该在“无为”的基础上,顺势而为。
八、华佗,神医
华佗(约145年-208年),
冲破儒家礼教羁绊的道家人,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
华佗起初是一名“晓养性之术”的方士,“又精方药”而兼行医术,并非以医为业;因其医术精湛,普救众人,应接不暇,后脱离方士行列,而专于医业。因深受道家思想影响,脱离荣势竟逐之地,终不就仕。
华佗熟悉人体解剖,开展剂腹手术,与其深受道家方士文化影响,敢于冲破儒家礼教的羁绊,也不无关系。
九、诸葛亮,蜀汉丞相
诸葛亮(181年—234年),
奇门遁甲无所不能,
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少年时父母双亡,一直随叔父生活。他精通道法,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知人和,精于奇门遁甲,有呼风唤雨之术。
十、阮籍,竹林七贤之一
阮籍(210年~263年),
崇奉老庄之学,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
阮籍初以门荫入仕,累迁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他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通老论》、《达庄论》,在社会政治观上主张“自然”排斥名教,想建立道家所说的“无为”、“无君”的社会
。
同时阮籍在其作品中流露出较浓厚的仙隐思想,如《大人先生传》。
• 您的每一次转发
•
• 都将点亮一盏心
灯
•
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你若喜欢,为积善之家点个
在
看
哦
积善之家
古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时时常怀利人济世之心,知行合一,做一个利益大众的人。让我们勤修福慧; 做一个喜悦、富足、自在的人。让我们共同祈愿:世界和平,中国兴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最新文章
玄学提醒:2025年,不管去哪里,一定要记住这4个字,别不当回事
立春节气: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十件事一定不能做!
人到中年,当你感到迷茫,就到这三个地方走走吧!
财神爷送祝福!大家快来接财啦…
这五种人,命最好,福最深!
玄学提醒:你就是命好,你做什么都会成功
一旦开始排浊,脾胃就开始恢复了
这十位历史名人,竟都是道家信徒!
美好的心愿,皆得所愿
《菜根谭》:六种人生智慧,值得一读再读!
短短四个字,写尽人一生!
玄学提醒:你越放松,越不在乎,结果反而更好
人类为什么会去修炼?因为有“元神”和“识神”的存在!
新年好运来!许一个心愿,皆得所愿…
2025新年改运指南:做到这三点,想不走运都难!
过年,滋养自己的正能量磁场
玄学提醒:一把盐,顺一年
修行,从培养恭敬心开始!
人有多少德,就有多少福
玄学提醒:《心经》:当你烦了、累了、默念这三句话,命运当下改变!
总是疲劳、无精打采?教你中医古法,坚持两周精神焕发!
渡人,渡心,渡自己!
玄学提醒:与人聊天,这件事谈的越少,福报越多
关于命运变好,我家几位眷属的人生事迹很有借鉴意义
李清照这八首诗词,说尽一生,美到极致!
玄学提醒:婚外情到底是前缘,还是邪婬?
不生气的好办法!有效
贺知章告诉你,会夸人的人,最好命!
当你累了默念这三句话,不论什么事,都会改变
“进了腊月门,五事莫问人”,迎新年、哪五件事不能做?
玄学提醒:这件事破坏孩子性灵,太损子女之福,万不要再做了
玄学提醒:当你发现福报不够时,多多诵这部经典
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醒之后,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有真正的修行,才能招来“真师”!
玄学提醒:一个家庭,突然混进这3样东西,那是老天暗示家道兴起了
你的磁场,就是你的运气
人,越计较,命越不好!
2025蛇年将至,南怀瑾先生对未来的惊世预言,开始慢慢应验、发生...
人与人合不合,就一个字!
凭一张图泄露天机?道家小周天功法,古人修炼的真相!
玄学提醒:蛇年应有龙蛇之变
当有人不尊重你时,记住8个字你就赢了!
古训:人兴不离勤,事成不离谦,家旺不离和!
玄学提醒:2025年蛇年十二生肖运势
人有贵相,一看便知”:自带贵相的人,是以下3种人!
遇事多自省,琐事不纠缠!
玄学提醒:人一旦变强,气质就变了
一个人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就一个字!
心有半亩花田,藏于世俗人间!
因果不饶人,这三件事不要做!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