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报》丨倾工会之力 暖职工之心——宿州市总工会2024年奋进之路回眸

政务   2025-01-16 11:08   安徽  

  

  《拂晓报》(2025年1月16日)刊发宿州市总工会2024年工作综述


倾工会之力 暖职工之心

——宿州市总工会2024年奋进之路回眸



深化思想政治引领

做砥砺前行的“引路人”

“听了两位劳模的宣讲,我对劳模有了更深的了解。”“今后,我将继续在实践中学习,切实把劳模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近日,在埇桥区西关街道,市总工会组织宿州市劳模宣讲团开展宣讲报告会,引起参会者的共鸣。

报告会上,宿州市劳模宣讲团成员廖志斌和胡建芳结合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全面系统地解读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近年来,市总工会始终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筑牢职工思想根基。“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运动史》职工思政专题党课,全市各级工会开展红色人物、红色电影、红色故事宣讲会等形式多样的思政宣传教育工作共1100余场,受众职工数达20余万人。组织市劳模宣讲团、市职工宣讲团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六进”活动1225场次,线上线下共覆盖30余万人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召开五一表彰大会,表彰各级先进集体186个,先进个人465名。发放劳模慰问金和专项补助资金761.5万元。组织开展“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职工书画作品展,征集作品180幅。开展网上“红色知识竞赛”,参与职工16.4万人,进一步加强职工思想引领,激发基层工会活力。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当建功立业的“组织者”

“参加这次比赛,既是一次对自己业务能力的检验,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近日,在首届全市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职业技能大赛现场,来自埇桥区总工会的参赛选手马清华告诉记者。

一年来,市总工会扛牢新时代工会组织使命和担当,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聚焦职工队伍建设改革,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切实充当职工建功立业的组织者角色。

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指导全市各级工会积极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市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44场。推动全市各级工会积极参与各类长三角地区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成功申报省级劳动和技能竞赛3场,实现竞赛新突破,为职工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推动了全市职工技能水平的整体提升。

持续深化产改工作。面向全市广泛征集“五小”创新成果参加全国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已成功填报创新成果62个。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已上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78家,推荐选树长三角劳模创新工作室1家,有效激发了产业工人的创新创造潜能。

建好用好工匠学院。研究制订宿州工匠学院三年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指导各县区总工会开展工匠学院建设,已实现县区工匠学院全覆盖。依托工匠学院宿州开放大学校区,开设劳模工匠班和产业工人学历提升班,首批招生200人,为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扩大基层工会覆盖面,着力激发基层工会组织活力。加强基层工会建设,2024年全市净增工会组织205家,净增工会会员27144人。其中,全市净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9365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3.79%;网约车司机会员267人,货车司机会员7475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66.11%。评选市级模范职工之家40家,模范职工小家36家,优秀工会工作者39名,有效激发了基层工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推动精细服务建设

当职工幸福的“托举者”

“大家辛苦了,快来穿上护膝、戴上手套暖暖身子……”2024年12月20日,埇桥区三八街道开展“冬日暖阳 情暖户外劳动者”送温暖活动。在埇桥区三八街道迎宾社区磬云南路小区工会驿站里,工作人员把一副副暖融融的手套戴在了60余名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快递员的手上,看着他们把一件件皮绒护膝套在腿上,并叮嘱他们做好劳动保护,劳逸结合、注意安全。“小驿站”欢声笑语,充满了阳光,温暖着大家。活动中,社区志愿者们为户外劳动者免费理发,邀请辖区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为他们免费检查口腔、测量血压。“戴上手套和护膝,身上暖和多了,心里也是暖的。”环卫工人张中兰说。

暖心,当属“娘家人”。这是2024年全市各级工会推动精细服务建设,托举职工幸福的一个缩影。一年来,市总工会重点关注新业态劳动者维权、工会驿站服务半径以及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等方面工作,既有为职工群众“急难愁盼”的“雪中送炭”,又有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关键小事”的积极实践,一个个举措都浓缩着一年来各级工会在不断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向往中留下的坚实足迹。

打造新业态维权服务矩阵。建立新业态劳动者信息集成、维权集成、服务集成三项机制。在全市建成“工会服务司机之家”10家,2024年度累计服务货车司机4295人次,全市赠送互助保障计划服务货车司机4345人次,赠送入会礼包1500份。组织5093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免费体检。为84名“卡嫂”赠送“两癌”筛查卡。

扩大工会驿站服务半径,认真落实工会驿站“新双15工程”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全市工会驿站建设、管理、使用、品牌等四大提升行动,推动全市工会驿站提质扩面增效。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工会驿站1018家,其中五星级工会驿站11家、四星级47家、三星级及以下960家,选树各级最美工会驿站172家,累计服务职工144.29万人次。建成24小时全天开放驿站176家,提供8小时之外延时服务驿站139家,累计投入资金819.10万元。开展工会驿站“扫码赠水·清凉一夏”活动,赠水3.6万瓶,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温馨的港湾。

多元共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开展集体协商“春季要约”行动,发出要约书并成功签约1465家,覆盖职工7.9万人次。举办长三角和淮海经济区部分城市工会集体协商邀请赛,来自5个省10个城市的总工会代表队参加比赛,宿州代表队获得团体一等奖,参赛选手获得“最佳协商员”称号。打造“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多元化解机制,严格落实“一函两书”工作程序,发出“一函两书”2715件,成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272个,推进建立630名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实施“百千万法律帮扶”行动,覆盖463家企业3.3万名职工,化解企业用工风险53个,调处劳动用工纠纷74个,挽回经济损失537.14万元,有效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推动服务品牌建设

当职工生活的“服务员”

“我在招聘会上找到了一份食品销售的工作,既能挣钱补贴家用,又能方便照顾孩子,我很满意!”日前,由埇桥区总工会在宿城吾悦广场举办的“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大型就业援助行动专场招聘会现场,家住埇桥区西关街道的求职者王女士开心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市总工会大力实施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倾力打造“工会送岗位”就业援助行动,聚焦转岗职工、困难职工、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开展就业援助行动。截至目前,归集企业1637家,归集岗位6.3万个,召开线上线下招聘会290场,实现稳定就业7269人次,为职工就业搭建了便捷桥梁。

持续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四提一优”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救助1383人次,发放资金514.80万元,其中生活救助933人次,发放资金124.92万元;医疗救助221人次,发放资金260.64万元;助学救助229人次,发放资金129.25万元,多方面切实解决了困难职工的燃眉之急。

职工“疗休养+”服务品牌亮点纷呈,以“疗休养+文旅+结对帮扶+乡村振兴+职工互送”为工作载体,深化职工疗休养工作。2024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先后组织 2.4万名职工开展疗休养活动,加强与沪苏浙地区和淮海经济区城市职工疗休养交流协作,拓展了职工疗休养的广度和深度。

网上工会工作扎实推进,开展网上“五个一”活动40余场,覆盖职工5.8万人次。57.7万人次参与会员卡半价乘公交、85折加油、中秋抽奖等线上普惠活动,积极推动职工之家服务点上地图工作,785个服务点上线。

开展为职工办实事活动。筹备建设市“五一”广场,建成萧县劳模主题公园。推动27家企业开展职工生活幸福型企业标准化建设。打造36家“皖美职工食堂”。建立21家心理健康服务室,举办45场线上线下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推动各级工会普遍建立心理咨询热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2248次。举办“皖工鹊桥·会聚良缘”工会婚恋交友活动39场,2056名职工参加,成功牵手55对。开展工会女工家园假期托管班8个班次,为372名职工子女提供托管服务,着力把“关键小事”办成职工群众的“暖心实事”。

回首2024年,宿州市总工会用扎实的工作和丰硕的成果,书写了一份让职工满意、让社会认可的答卷。展望未来,市总工会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牢牢把握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持之以恒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用心用情解决好职工群众在就业援助、帮扶救助、婚恋交友等方面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完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推深做实“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切实增强工会维权服务工作实效,不断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为宿州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工会力量。


(拂晓报记者 秦雨婷)

声明: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宿州市总工会
本公众号是宿州市总工会移动互联网官方发布平台,是面向基层职工的服务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