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勇,四川大学1984级中文系校友。现任浙江省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四川大学嘉兴校友会校友导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四川大学的校训浸润着每一个川大人,杨志勇也不例外。他从川大中文系出身,一度投身影视行业当中,最后又从事了新闻工作,做了三十余年媒体人,如今是浙江省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的总编辑。杨志勇的这一路历程都是川大校训的生动写照。
求学川大
杨志勇是在1984年进入四川大学中文系读书的。当时考大学并不容易,川大作为川内的好学校,自然就引起了他这个四川本地人的向往。“当时能够去川大读书是挺好、挺不容易的一件事。”至于为什么选择就读中文系,杨志勇表示自己填报志愿的时候也懵懵懂懂:面对历史、哲学、外语这些专业选择,他并不清楚学了它们以后出来到底能做什么。最后,他出于实用性的考虑,觉得写文章在各行各业都用得到,适用面很广,于是选择了中文作为自己的专业。
杨志勇(二排右一)与川大同班同学合照
进入校园后,杨志勇慢慢感受到中文专业真正的魅力。当时中文系活跃着一批风华正茂、富于吸引力的青年老师,比如易丹、尹鸿等。每次上课,他们总是神采飞扬,激情洋溢,整个课堂因此变得极具想象力与碰撞力。系里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更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被誉为“龙学泰斗”的杨明照教授,其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激励着他更加勤奋努力,这为他日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了扎实的文字基础。中文系老师的人格特质也在杨志勇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迹。“带我们这届的政工老师都特别好,像毛建华、李宙松、俞理明这些老师,都特别真诚善良,为人处事朴素低调,思考问题周到仔细,常常设身处地为学生们着想。”“善良”一词也出现在了杨志勇对如今的自己的评价中,这也许就是川大中文系的一种精神传承。而在他看来,善良让自己能够更轻松地对待自我,更友好地与他人相处,更通达地融入社会,也让他的工作能够更顺利地开展。
走出中文系,进入更为广阔的川大校园,在“这幅流淌着青春回忆的画卷”中,杨志勇印象最深的两个地标建筑,一个是藏书丰富的川大图书馆,另外一个就是川大的博物馆。尤其后者是川大与其他大学不同的地方——川大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博物馆。其中的文物承载着川大过往悠久的历史与丰硕的荣誉,是让人回望与致敬的地标,作为川大人的他深以为傲。
接触影视
杨志勇与影视剧制作的缘分得从他刚进校的时候说起。川大作为综合性大学,各类学生社团特别活跃,当时正值迎新季,学校里的各个社团都使足了劲宣传自己。新生一来报到,就会收到一大沓社团发的招新传单,上面不单单有介绍,还有不少为了吸引新生而举办的活动。杨志勇也参加了不少社团,比如演讲协会、合唱团等等。不过,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影视爱好者协会,是这个组织开展的观影与影评活动带领他进入了一个新天地,让他与影视结下了缘分。那时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去逛春熙路的旧书摊,以淘几本《世界电影》等旧杂志为乐。有次他去参加成都市的一个电影知识竞赛,还碰巧地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而这进一步促使他在大四的时候决定报考电影方向的研究生。
杨志勇与研究生导师的合照
兴趣与热爱提供着莫大的动力,杨志勇幸运地考上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吴贻弓老师电影文学的研究生。在读研的这三年时光中,他饱读了当时能搜集到的所有与电影相关的书籍,去电影资料馆看了大量当时被称为资料片的外国电影,也为报刊杂志撰写了大量的影评。杨志勇还参与了电影的实际制作,当时,他的导师执导了一部叫做《月随人归》的电影,他以实习生的身份跟班了剧组的拍摄。
研究生毕业之后,杨志勇没有继续从事学术研究,而是投身影视一线。当时,峨眉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焦裕禄》《顽主》等电影及其参拍的《南行记》等电视剧挺火的。杨志勇也想跟着火一把,于是他在1991年回到成都,加入了峨眉电影制片厂,其间参与了一些影视的拍摄。比如他在苗月老师执导的儿童电影《龙爷虎孙》干场记,四五个月时间跟了这部电影拍摄制作的全程。当时电影厂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拍电影要指标,拍电视剧已经放开,只要找到投资,就可以搭班子进行拍摄,杨志勇开始自己拉投资,尝试拍摄电视剧。经过一番努力,他拿到了十万元投资,又请来了王小列老师等加入拍摄,制作出了一部反映驼峰航线的电视剧《永生难忘》。但也正是这次拍摄电视剧的经历——拉赞助、拼资源、搞协调、打交道,让杨志勇认识到自己的经验还是不足,自己还得多接触社会,去接受更多的历练。
转行新闻
1993年,本着接受更多历练的心,杨志勇参加了浙江嘉兴日报社面向全国的招聘考试,转行做起了记者。他先从副刊的文化记者做起,后面从采访到编辑,从内容活动到广告发行,从晚报到日报,基本上把报社的岗位轮了个遍,可以说是全方位地在基层新闻单位打磨自己。2003年,他任嘉兴日报社副总编,2021年任总编。2023年1月,嘉兴日报报业集团与嘉兴广电集团合并为嘉兴新闻集团(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他继续担任总编辑。在他看来,从事新闻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保持好奇心与新鲜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劲,这样新闻才能迎面而来,破土而出。
杨志勇从事新闻工作时的照片
在杨志勇投身新闻工作的这三十余年时间里,他亲眼见证也参与经历了我国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这一批人享受过风生水起、攻城略地的好时光,如今也经历着挑战转型的阵痛焦虑,当然也不乏对未来融合重生的奔赴向往。”尤其是1995年至2010年间,报业发展正值黄金期,称得上是“一纸风行”。杨志勇所处身的媒体也跟着时代的节拍,与时共进,以“党报的心、都市报的面孔”为定位,推出视觉、评论、热线、财经及江南周末等五子创新联动的模式,高效运作嘉兴日报、南湖晚报,拉动了广告发行及产业利润的节节攀高,成为地市办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在当下,地市媒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党报面临各级政府过紧日子,形象广告大幅收缩,但媒体用人、运行等成本依然居高难下。对于此难题,杨志勇他们目前的应对策略是晚报要重新寻找其专属人群,在一老一少上做文章,老则服务中老年读者,少则重在发展小记者,目前《南湖晚报》5万多名的“红船少年”小记者构成了其发行的基本盘,而日报则要不断增强其党报的权威性。就后者而言,嘉兴媒体大力挖掘当地的红色精神谱系,找寻丰富多彩的新闻源泉与报道素材。嘉兴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1921的南湖赋予了它无上的光荣与使命。杨志勇表示,身处这样的城市,从南湖出发,嘉兴媒体人将自觉做好重大题材的主题报道,主动担当起自己的职责使命,不敢有一丝的松懈。
媒体融合是时代大趋势,嘉兴与全国许多地市媒体一起走上了以合促融之路。在浙江,全省九个地级市全部将报社与广电合并,成立了新闻传媒中心。嘉兴新闻传媒中心加大媒体改革,积极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减”瘦身,以“加”出重点,以网感“乘”出倍数效应,以“除”求效益。目前,杨志勇他们中心拥有1400多名员工,包含十个新闻端口及七个县(市、区)融媒合作分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正积极探索一条具有嘉兴特色的地市级媒体融合跨越之路。
杨志勇从事新闻工作时的照片
在前行的路上,杨志勇也不忘身为媒体人的社会责任。这些年里,他所在的嘉兴日报、南湖晚报持续开展公益助学行动,相继发起了对贵州毕节、新疆阿克苏、湖南湘西、四川阿坝等地的结对助学活动;汶川地震后发起援建了四川广元元坝区的王家中学;针对浙江丽水的“嘉禾绿荫行动”到今年已开展了20年,累计募集资金上千万元,捐助了500多名优秀的贫困大学生。这一系列助学行动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平台功能,整合了寒门学子与爱心人士的新闻报道资源,也彰显了媒体人服务社会、关心教育的家国情怀。
寄语未来
今年,四川大学嘉兴校友会成功起航,一批川大在嘉兴的杰出校友得以相聚。杨志勇作为嘉兴校友会的校友导师,期望用自己的专长来协助推动日后的工作。“在嘉兴工作的川大人有两三千名,我身处新闻媒体,期待做好各方的沟通,加大宣传推介,以新闻更好地服务各位校友。”
心系母校的他也为后辈们送来了寄语:“川大是我们宝贵的教育基石和难得的青春旅程。在这里,我们能收获历久弥新的人生记忆。祝愿川大人持守历史,承载荣光,不负时代,拥抱未来,找到自己的热爱,奔赴自己的山海。也衷心希望母校在全国重点高校中的排名步步升、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