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2024年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隆重举行。会上,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三位川大人朱建波、余达刚、邵振华入选。
中国青年科技奖是在钱学森、朱光亚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下于1987年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该奖项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同设立并组织实施,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表彰人选不超过100名。
朱 建 波
2001年至2005年就读于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至2008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深圳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副主任。四川大学学士、硕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博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先后任职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助理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紧密围绕深部能源资源开发与岩土工程建设的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长期从事岩石动力学研究工作,在非连续岩体波传播理论、裂隙岩体动态破断行为、深部岩体动力灾害机理与防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余 达 刚
2003年至2007年在四川大学化学学院读本科,获学士学位。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二氧化碳(CO₂)资源化利用研究,提出了“CO₂ = CO + [O]”理念,发展了“可见光促进CO₂单电子活化”和“电解池调控CO₂转化选择性”策略,建立了“自由基型CO₂有机转化”模式,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CO₂高效活化和反应选择性调控,开发了若干CO₂转化新反应,高效构建了一系列生物活性、药物和材料分子。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在Nature等期刊发表,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成果入选首届“四川十大科学进展”,多次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网和中国网等亮点介绍;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领衔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担任多个期刊副主编或(青年)编委,担任中国化学会二氧化碳化学和光化学等专业委员会委员,撰写了4本专著CO₂章节,共同组织了4次CO₂化学专辑;获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和Kyoto Rising-Star Lectureship Award等荣誉。
邵 振 华
中共党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长期致力于药物靶点GPCR调控新机制与创新药物发现研究,基于GPCR新机制的理性药物设计,发现了抗精神分裂等疾病的先导化合物;创新发现GPCR新型“可成药”位点,设计出具有镇痛效应的先导化合物,并显著降低了毒副反应。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在Nature、Cell、Nature Chemical Biology等期刊发表,受邀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发表学术专著5篇,1篇最后通讯文章入选Cell封面,研究成果被Cell、Nature等顶级期刊引用,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Brian Kobilka等学者的积极评价。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重点研发、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入选“教育部重要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四川五四青年奖章、树兰医学青年奖等荣誉。
恭喜以上三位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