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论津 | 扎根天津18年 种植绿色蔬菜 研发“FFP”小程序 洋农夫包大棚 自产自销

文摘   2025-01-28 08:43   天津  


Global Tianjin

让世界更好体味天津,让天津更好融入世界。

有这样一个外国人,在天津生活18年,自称“农夫”,一直专注种植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如今他又自行研发小程序,整合各类农产品资源,打开推广农产品的新思路。

见到熊凯时,他正在位于武清开发区创业总部基地的办公室处理农场事务。他有一双碧眼,五官深邃,身形魁梧,这样的外形很难让人把他和“农夫”联系起来。但事实上,他在武清区黄花店镇承包了几个大棚,种植多种绿叶菜,产品销往京津冀各地。

熊凯今年39岁,爷爷奶奶都是意大利人,在熊凯父亲7岁时,全家移民澳大利亚。熊凯大学就读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大学期间,他结识了很多从中国留学生。

课余时间,他们一起探讨学术问题,分享各自国家的风俗习惯、美食文化,在频繁的交流互动中,熊凯与这些中国留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真挚的情谊,让他对遥远而神秘的中国产生了浓厚兴趣,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风土人情,都深深吸引着他。2006年,熊凯申请来到南开大学学习汉语。也正是那时,他的心中萌生出一个特别的想法:在中国当农民。

在澳大利亚,熊凯的家有一方小菜园,父母常年在此种植蔬菜,长久的耳濡目染,让他对种菜这件事并不陌生。不过,当真正开始大规模种植时,他才发现这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好在熊凯有一定中文基础,便开始在网上查阅资料自学相关知识。从不同蔬菜适配的土壤类型,到遭遇虫害时的应对策略,以及改善土质、水质所需的过滤器挑选,每一个细节他都反复琢磨、深入研究。

中国电商的发展让熊凯采购种子和农具变得十分便利,所有东西都能在线购买。他特意挑选市场上少见的品种。现在,熊凯承包的大棚内种有羽衣甘蓝、牛皮菜、芝麻菜、迷你萝卜等多种叶菜。

一转眼,熊凯在中国已经生活了18年,他也完全适应了中国的生活和习惯,“就拿吃饭这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来说,在澳大利亚,和朋友吃饭基本都是AA制。但在中国,和朋友聚餐时大家通常会互相请客,你来我往。”熊凯说,他更喜欢中国人和朋友的相处方式。“在中国生活这么久,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拿到‘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熊凯说。

在全身心投入种菜事业的同时,熊凯还精心设计了一款名为“FFP”的小程序。他对农产品销售有着独到的见解,认为在如今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线上购物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是,他将这款小程序的设计理念定位成类似“美团”的综合性平台,整合周边丰富的农业资源。

“现在大家都热衷于线上购物,我设计的这款小程序就像一个农产品的线上超市,各类新鲜的农产品都会在上面展示,方便大家选购。”据他透露,目前这款小程序正处于报批阶段。待审批通过后,将正式上线,为当地的农产品销售开辟一条全新的线上渠道,不仅能让周边农户的优质农产品更便捷地走进消费者的生活,也将进一步推动当地农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来源:今晚报

Global Tianjin

微信公众号|天下之津

微信视频号 | 天下之津

新 浪 微 博|天下之津

喜欢就点个吧👇

天下之津
洞观天下,乘槎问津。让世界更好体味天津,让天津更好融入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