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文脉深蕴,秦淮之滨睿思闪耀
汇聚岁月酿就的风华,满载设计的灵动魅力
他们以匠心独运,缔造当代人居之美
在思考和探索中沉淀出行业进阶之力
THE
WINNER
以兴趣引领职业之路,凭热爱坚持深耕不懈,是余礼华过往十多年职业生涯的主线。不断前行,不断收获,如此良性循环,推动着他步履不停。这其中不仅有沉浸于画设计图时的快乐,更有项目落地时,妥善协调业主、施工方、材料商等角色带来的满足,“就好比是导演完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作品,这种感觉让我很享受。”
设计原创力的蓬勃生长,源自设计师对当代人居变化不断做出富有创造性、智慧的回应。在作品《没有主义的家》中,余礼华在设计理念、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上大胆革新,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富有现代感的家居氛围,这些在当时对他来说充满挑战的环节,成为了他技艺精进的重要经历。
深受国内传统文化熏陶的他,试图通过设计语言传达对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不断挖掘出贴合中国当代人居需求的设计方式。在《珍妮之家》中,他充分考虑了有娃家庭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如模块化沙发的设计,可以灵活调整以满足孩子玩耍、观影、就餐等多种需求,为宝宝未来的成长预留出诸多可能性。
THE
WINNER
流量为王的时代,诞生了不少网红设计,也造就了设计面临同质化的困境。信息茧房之下,大量外观、功能、性能相似的产品和设计充斥着市场,设计师该如何破局?余礼华给出的“解药”是“顺势而为,做到极致”。他拒绝给设计贴标签,认为好的设计一定是“经久耐用、经久耐看”,“如果一个家用了十年还好用,看了十年还好看,那一定是好设计。”
他提倡设计师要避免过度依赖互联网信息,要强化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要学会反向思维。正如那些受世人推崇的大师级设计作品,或许在诞生时同样融入了当时流行的风格元素,但设计师对每个细节深思熟虑的打磨,以及对甲方个性化需求的呈现才是成就经典的关键因素。这种不跟风的设计态度,也使得《没有主义的家》在众多现代极简风作品中脱颖而出。
在设计师群体竞相追逐“网红”效应,纷纷拓宽社交媒体渠道以获取流量的当下,余礼华却选择深耕线下,把更多精力放在身边服务过和正在服务的客户身上,“把所有事情做好,在线下也收获满满,一味指望线上无异于本末倒置。”
THE
WINNER
“做不一样的设计”,是余礼华成立构设计的初衷。“构”,意指“建筑结构”,是支撑房子的基础。在余礼华的设计哲学中,做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把房子的结构调整到绝佳的比例,“就好比一个人,身材比例很好,穿什么都会好看。”
在余礼华看来,设计紧跟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是回归以人为本价值需求的体现。设计师们通过对生活的细腻洞察,孕育出众多创新设计思路:去客厅化、餐厨一体化、卫生间三分离……多元、灵活的生活场景被唤醒,家居设计的模式也正在被重新定义。
滑动浏览看更多>
设计的生命力在于让空间真正服务于人,满足不同家庭的生活需求和情感交流。正如构设计的英文名字“Go design”(去设计),寓意着不断前行在设计之路上的决心,也传达了余礼华的设计理念:设计是动态的,它随着业主的需求而变化,始终以人为本,持续进化。
以兴趣为帆,热爱为舵
余礼华在洞悉和实践中实现自我成长
深挖设计精髓,力臻至善之境
在创造中实现了设计生命力的延伸
THE
WINNER
聚焦触手可及的榜样力量
作为设计纪元与广州设计周特别企划并联合推出的大型主题栏目,《获奖者》采用深度采访的方式倾情呈现,携手全国10+座城市及知名设计机构、协会合作互助,以独特的视角与每年度广州设计周各重磅奖项获奖人物进行对话交流,聆听设计师的获奖心路,见证设计师的成长历程,解密获奖设计师背后的设计语言。
《获奖者》作为表达设计师自我思想的媒介平台,通过汇聚不同的设计理念并尽情碰撞,从而迸发出新概念和新思想的火花。《获奖者》将触角延伸到全国范围,辐射城市地区包括但不限于上海、北京、广州、杭州、南京、深圳、苏州、温州、重庆、台湾、成都、南昌、武汉、西安、宁波等地,通过借助当地运营机构与协会的力量,重塑城市版图迭代更新,驱动设计产业创新升级。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