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思政课,铸魂育人心

政务   2024-11-07 19:46   广西  


_


_


_


_

zhù

hún

rén

xīn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如何在校园内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通过实施“梦想+”思政实践模式,让“大思政课”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_


健全完善“大思政”课程体系


_

创办于2004年的滨湖路小学现已发展为一校五址的紧密型教育集团,有学生近1.5万名、教职工近1000人,该校也是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校、南宁市民族文化进校园示范基地。如何让孩子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入脑入心?学校做了很多积极尝试,特别是将民族优秀文化融入课程之中。



滨湖路小学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教育教学,以“梦”为载体,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板块的德育内容与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形成了独具小学特点的六个板块内容,其中前四个板块为“中国梦”教育主体,后两个板块为“我的梦”教育主体,构建“我的梦”与“中国梦”携手并进的小学思政实践“梦想+”课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_


提升拓展“大思政”宣教格局


_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



“今年秋季开学典礼上,我们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全校师生共同上了一节‘大思政课’。”滨湖路小学语文教师罗四兰介绍,她所带班级还举行了“民族一家亲,共筑石榴梦”主题中队会活动,学生们以走秀、舞蹈、歌曲、朗诵等形式展示民族文化,用课本剧演绎民族团结故事,用画笔绘制出心中的“石榴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到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为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声音响起来、课堂活起来、校外走起来、思维动起来,滨湖路小学整合常规德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例如,每周一在国旗下举办“思政讲坛”,强化学生理想信念;开展“石榴籽课堂”,通过民族知识科普课、文化传承体艺课、民族特色劳动课,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挖掘红色资源,开设“再走长征路,共筑中国梦”红色研学课程,培养学生以实现“中国梦”为己任,进而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_


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_

滨湖路小学善于利用红色资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让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埋进孩子心灵深处。



“我们注重家校合作、校校联动、学校与场馆联动。”滨湖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谢雅洁介绍,在学习五年级课程《中华民族一家亲》时,学校组织师生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实景思政微课,让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社会,实现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同心同向。该校还利用社会资源拓展教育空间,先后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博物馆等9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建立合作关系,引领一批又一批“红领巾宣讲员”到基地讲述民族团结故事、践行责任与担当、弘扬中华文化。


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力量根基,同时将民族文化等资源引入课堂,是滨湖路小学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益尝试。自2014年起,该校与区内外的15所革命老区学校结成联盟,共同开发红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开展红色研学、民族团结进步研学活动,激励学生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此外,学校每个班级每月举办家长大讲堂,邀请非遗传承人、各行业专家到校传授民族文化知识和民族手工技艺。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以“大思政课”为引领,让广大师生耳濡目染,在行走与探索中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内涵,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颗爱我中华的种子……


_



来源 | 南宁日报 南宁文明网 滨湖路小学
编辑 | 陈露露
校对 | 余福晓 陆钟胜
责编 | 罗章
编审 | 方永针
出品 | 青秀区融媒体中心






青秀区融媒体中心

“手上青秀”APP下载

“手上青秀”微博二维码




青秀发布
看新闻 品生活 观动态 知青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