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网站消息,裴荣富院士治丧办公室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外著名矿床学家和矿产勘查学家,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原主席、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裴荣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1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据介绍,裴荣富,男,汉族,河北省秦皇岛人,1924年8月24日出生。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3月参加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在华北人民政府北平地质调查所、地质部429地质队和304地质队、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地质部援苏丹地质队、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工作,历任实习技术员、技术员、工程师、总工程师、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裴荣富院士长期从事矿产勘查、矿业工程和大型超大型矿床研究,先后提出大冶式铁矿为广义矽卡岩矿床、矿产勘查“双控论”和“合理域”模型、金属成矿省“景、场、相、床”等级体制成矿、大型超大型矿床“偏在性”和“异常成矿”学说、矿业开发“四元”模型等新概念、新认识、新理论。主编《中国矿床模式》《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等专著和图件。裴荣富院士参与大冶铁矿铁山矿区尖林山盲矿的发现和勘查,主持程潮铁矿勘查;主持江苏锦屏磷矿勘探工作;曾任地质部援助苏丹地质队总工程师,率队赴巴基斯坦和苏丹开展铬铁矿勘查。主持世界地质图类委员会“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和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354项目;获中国地质学研究最高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以及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苏丹能源矿产部锦旗表彰奖等,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特授终身荣誉称号。出版专著和勘查报告15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硕士、博士数十名,为国家矿产勘查领域培养大量高级人才。讣告称,裴荣富院士学识渊博、作风豪爽、为人谦逊、淡泊名利。他爱党爱国、毕生献身于矿床地质科学研究和矿产勘查事业,为新中国矿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据报道,1948年,从清华大学地学系毕业的裴荣富成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北平分所的一名实习技术员。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为了紧随国家的脚步和需要,裴荣富一头扎进了野外地质工作第一线,将自己的一生镌刻在了中国矿业工程勘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石上。勘查一线的历练加上在地质上的天赋,让裴荣富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蜕变为一名具有扎实专业能力的工程师。1954年4月,他被调到地质部地质矿产司黑色金属处的铁矿组工作,担任主任工程师。刚到黑色金属处工作,裴荣富一力承担了我国五大钢铁基地的铁矿资源问题,奔走在河北宣化庞家堡铁矿、四川攀枝花铁矿、海南石禄富铁矿、甘肃镜铁山铁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之间,他不辞辛劳,从不觉苦。除了奔走于各大矿山之间进行调查,他又负责了太行山东麓铁矿的普查工作,加上之前在东北地质队和429队的锻炼,他几乎掌握了全国大部分矿山的铁矿资料。“没有野外,就没有地质。”这是裴荣富常对学生说的话,他也身体力行。只要是国家所需,就一定要做好,这是裴荣富对自己的要求。为此,足迹遍布中国的裴荣富,在大量编图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型、超大型矿床“偏在性”和“异常成矿”学说。他还首次提出了“大气变态”和“构造圈热侵蚀”等重大地质异常事件,认为大型、超大型矿床与一定地质历史时期出现的全球性重大异常地质事件有关,中、新生代的“构造圈热侵蚀”引发大规模构造岩浆事件是显生宙异常成矿作用的主因。有了这些理论创新助力,我国在南岭有色金属矿、华北地台金矿和滇中铜矿等地区找矿,取得突破性进展。2020年11月,裴荣富捐出毕生积蓄500万元,设立了“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裴荣富勘探奖”专项基金,以激励后辈取得找矿突破,“我想把多年来的积蓄变成学术奖励基金,以野外地质考察为重点,以矿业国际合作为方向。这点钱不多,但这是我的一点心愿”。裴荣富曾说,“地质工作不是一代人的事,希望我们的年轻人不忘初心,做不怕苦累的地质‘尖兵’,为国家找到更丰富的矿藏。”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网站、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政事儿、南京日报
题图:视觉中国
编辑:柏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