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铸艇解国忧,今朝功成驾鹤去。”2月8日至9日,湖北武汉的吊唁仪式现场,潜艇造型的送别花,静静伫立,人们纷纷自发前往黄旭华曾奋斗的地方献花吊唁,缅怀这位为国家核潜艇事业奉献一生的功勋科学家。
2月8日,黄旭华院士吊唁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举行。
“黄老千古,让我们站起来了!”“功绩长存,永垂不朽!”
相拥而泣的母女、庄重敬礼的少先队员、低头致意的青年学生、含泪献花的职工……前来吊唁的队伍里,思念满溢。格外引人注目的是许多相互搀扶着前来的耄耋老人——他们大多是曾与黄老共事的研究人员。
在黄旭华生命的最后时刻,ICU里却传出了阵阵歌声。家人知道,黄旭华一生乐观,每次探视,病房便开起“家庭音乐会”,黄峻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妈妈唱了三首歌,爸爸才微微睁眼看了看妈妈。
黄旭华与夫人李世英于1956年结婚,相伴69年来,他们始终相濡以沫,携手前行。
在中国船舶集团719所设立在武汉市中山路院区的悼念厅里,黄旭华生前的秘书向李世英介绍:“您看,我们把花做成了潜艇和海浪的造型。”李世英说:“他一定喜欢,一定会满意的。”
2010年7月29日,赵仁恺与世长辞,享年87岁。在临终前,他仍念念不忘那段岁月,留下字条:1970年8月30日,我国自行研究设计的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提升功率试验达到满功率,各项性能指标都符合设计要求。
黄纬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我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开创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先河,为我国导弹技术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用生命写就了“导弹人生”。2011年11月23日,黄纬禄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送别国之脊梁!
来源 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新华社 共青团中央 湖北日报 编辑 陈颖芝 审核 王籍 吕荣
宁波晚报 商务合作请联系
宁波晚报官微
13586640957(微信同号) 宁波晚报抖音号、视频号
13867871360(微信同号)
13586640957(微信同号)
1386787136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