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大跳水!但是不得低于200元?网友吵翻……多方回应

时事   2025-02-10 22:47   浙江  
目前,春运客流高峰已去
逐渐进入旅游出行淡季
节后的机票价格
已经明!显!回!落!
令不少心动,准备错峰出游 

不过
近期在各大机票销售平台
国内机票的最低价格
齐刷刷不低于200元
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图片

在各大机票销售平台上
记者发现
国内特价机票
齐刷刷税前“200元起”

图片
此前,知名航空博主“航旅圈”微博曝料称:
有关部门要求航司不得售卖低于200元的机票。该规定从去年12月就开始落实,被发现低于200元卖票的航司会接到“警告”。 

据界面新闻报道,一位中型航司的市场部人士透露:
“不准卖低于200元机票”的消息属实,而且已经实施一段时间,至少有一个月了。该人士还表示,该通知出自局方(即民航局),只是口头通知,并未下达正式文件。

记者发现,过去几年,民航局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针对打击价格垄断与恶性竞争及深化市场化改革与透明化,曾发布过相关“办法”并开展过一系列工作。

今年1月初举行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也提到“要在2025年加强价格收费监管,维护航空运输市场价格秩序。”

春节假期期间的宁波机场航站楼。

有来自国有大型航司的市场营销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民航业是市场化管理,不是公益交通,价格下限没有明确要求过。但是各航司价格战严重时,民航局会出面进行调节。

“调节的方式就是统一控价,比如A和B两家航司运营的同一条航线,票价相差50元,一直频繁调价,持续时间较长。局方就会约谈相关航司,并规定调价频率和差额。”前述国有航司人士称。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价格下限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市场出现低价恶性竞争,但是对于低成本航司来说,会失去低价优势。

图片

对此,消费者们看法不一。
消费者A:不管是航空公司还是旅客,就是有那种9块9(机票)什么的,可能对双方都好吧。

消费者B:机票(价格)过于低的话,可能对航空公司会影响一些营收,我觉得不低于200,应该是算是比较合理的。

消费者C:淡季的话,反正是错峰出行,便宜点就便宜点嘛。

消费者D:如果是3小时以内的话,高铁和飞机都差不多,高铁更舒服一点吧。

消费者E:如果时间不紧的话,我还是选择高铁比较多。
那么
税前低于200元的机票
真的没有了吗?
各航司有接到相关通知吗?

澎湃新闻记者分别致电中国南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四川航空和山东航空的客服热线,都答复没有接到相关通知。

中国南方航空相关人员表示:
目前暂时没有收到相关通知。中国国际航空客服回复称,可为旅客提供客票服务相关方面的咨询,对于记者提到的问题暂时无法作出回答。

四川航空表示:
确实没有接到这个通知,机票价格以实际查询为准。山东航空的客服热线则回应称,机票价格是根据市场需求上下浮动的。
图片
 

限低价背后

航司的内卷与亏损

忙碌的宁波机场停机坪。

中航协数据披露,2024年航空公司整体盈利44.7亿元,比上年减亏增盈102亿元,有20家航空公司实现盈利。而国内有60多家客、货运航空公司,这也意味着,超一半的航空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

来自高铁的竞争压力

界面新闻了解到,前述航司所指的竞争加剧,一方面是来自民航业内的竞争。例如,民航业市场集中度低,最繁忙的10条航线,承运人都在7家及以上,有的高达12家,竞争激烈导致收益水平较低。

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来自高铁竞争的挑战。2025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跃升至16.5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标志着“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络的基本贯通。届时,高速铁路网对5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覆盖率将超过95%。对现有的民航商务快线进而对全行业的运营产生冲击。

这当中,又以公商务客源的争夺为甚,公商务旅客是航空公司两舱常年的“座上宾”,为航空公司贡献了重要利润。

在去年6月19日中航协举行的专家沙龙研讨会上也提到这一现象。会上称,航空需求不足是今后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事实,尤其是公商务旅客出行占比下降,且转向高铁出行趋势明显

对此,有研究文章表明,要加强对高铁的竞争优势,还需打造差异化产品,提供民航特有的高质量服务,例如在商务航线上打造商务快线品牌,最大程度发挥民航的速度优势,飞机上还可提供更高质量的餐饮、娱乐等服务,适应商务乘客需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 综合自新闻坊、界面新闻、澎湃新闻

编辑 林杨攀 审核 王籍 吕荣

 宁波晚报 
商务合作请联系
宁波晚报官微
13586640957(微信同号)
宁波晚报抖音号、视频号
13867871360(微信同号)




点个图片关注
图片

宁波晚报
心系寻常百姓,可读可用可亲! 每天及时推送宁波和国内外热点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