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作坊” 拓宽乡村致富路

政务   2024-12-27 20:07   西藏  

民族手工业,作为西藏地区三大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不仅是农牧民家庭不可或缺的副业支柱,其产品自带的浓厚自给自足色彩,更是藏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生动载体。拉孜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民族手工业各类产品涵盖多,种类齐全,工艺独特,尤其以卓越的染色技艺闻名全区,但受限于民族手工业家庭小作坊规模小、布局分散、基础薄弱、产品规格不统一,销售渠道不通畅等因素,存在很多发展困境。为进一步破解当前的发展困境,积极拓宽发展路径,拉孜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弹奏增收‘六弦琴’,弹出美好新未来”的扶持政策,主动出击,采取“五点”工作法拓宽家庭小作坊的增收路径,优化家庭小作坊的增收渠道。

以党建引领为出发点,激发内生动力。拉孜镇党委坚决贯彻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乡村振兴推进大会精神,将党建引领作为核心驱动力,打造了“珠峰领航、和谐古镇、致富古镇、新风古镇”的党建品牌,锚定农牧民增收致富核心目标,细化了工作举措,明确了工作责任,实行了“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机制,为推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以动员部署为切入点,凝聚发展共识。镇党委迅速响应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将农牧民增收工作列为头等大事,召集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及镇干部职工,紧密围绕农牧民增收各项政策,组织召开专题推进会议,明确了各级责任,压紧压实岗位职责,将增收工作量化到岗、分解到人、具体到事,确保每项增收措施都切实可行、精准到位,助力民族手工业家庭小作坊在全县范围内树立标杆,不断推动农牧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切实增强农牧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以宣传引导为着眼点,营造良好氛围。拉孜镇将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推进增收工作的重要抓手,紧密依托《日喀则市2024年农村居民增收行动方案》及《拉孜县农牧民增收致富试行办法》的政策优势,全面深入各行政村开展宣讲活动,激发农牧民群众的创新思维,打破传统束缚,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增收途径。确保宣传工作既深入又扎实,有效促进了相关政策在拉孜镇的广泛传播与落实。截至目前,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宣讲8场次,包村干部、驻村工作人员深入各村宣传宣讲10余场次,村级宣传宣讲40余次,真正实现了政策宣传的生根发芽与开花结果。

以精心谋划为着力点,抓住试点建设。镇党委深入各行政村,全面铺开调研行动,聚焦民族手工业家庭小作坊进行了详尽的摸底调查。通过细致走访,准确把握了各行政村各类小作坊的产品种类、特色亮点、发展现状以及市场需求等关键事项,精准把握各行政村民族手工业家庭小作坊的真实运营状况。基于前期的扎实的调研成果,因拉孜村民族手工业种类丰富,工艺传承源远流长,市场销售斐然,经拉孜镇党委经过集体研究,选定拉孜村作为先行示范点,全面启动专项统计与精细化管理工作。

以精准发力为落脚点,落实各项举措。围绕“弹奏增收‘六弦琴’,弹出美好新未来”的核心理念,镇村两级紧密协作,在拉孜村实施“民族手工艺成品统一登记+群众自销+售后跟踪”的运营模式,指定拉孜村一名村干部专职负责民族手工业家庭小作坊,开展为期一年的增收示范试点工作。同时,拉孜镇党委进一步优化家庭小作坊增收举措,构建涵盖“经营方向+营业额+生产材料购置+实际创收”在内的全方位统计体系,实现民族手工业家庭小作坊的精准统计、全面统计,进一步激发农牧民群众投身于家庭手工作坊的积极性。

通过采取“党建引领、动员部署、宣传引导、精心谋划、精准发力”的“五点”工作法,拉孜村民族手工业家庭小作坊初具规模,极大地激发了当地农牧民群众的参与兴趣和热情,进而促使更多家庭积极投身于这一产业之中。截至目前,参与户数已增至104户,解放劳动力468余人,销售额达到232.5万元,户均增收达2.2万元。在“弹奏增收‘六弦琴’,弹出美好新未来”的政策下,奖励资金7.55万元,惠及104户。

下一步,拉孜镇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拉孜村在民族手工业家庭小作坊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逐步优化和完善管理机制。并通过加大土地流转托管力度,进一步解放劳动力,以奖补的方式,使村民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民族手工业家庭小作坊的生产与发展中。同时,充分利用拉孜村谢玛氆氇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家庭小作坊”的运营模式,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努力将民族手工业家庭小作坊打造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手工业生产基地。

来   源:拉孜镇

编 辑:王圆圆

   审:王圆圆

复   审:刘建军

终   审:平措

投稿邮箱:lazixian@xrkz.gov.cn


拉孜县发布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