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初冬时节,大姚县赵家店镇紫丘水电移民村村民杨永祥和父亲杨万亮,每天都在承包的90亩杨梅园里除草、施肥,为开春后的杨梅丰产增收“添料增劲”。“我家承包了90亩杨梅园,一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再加上养牛、养猪和就近务工收入3万多元,日子比搬迁前好多了。”说起移民后的新生活,杨永祥很是满意。
“收入还不止这些,我们村每人每月还领着50元的后期扶持直补资金、390元的逐年补偿资金,还有光伏发电、小把粉丝厂等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收益资金,每年也能分到几千元,这在搬迁前是想象不到的。”杨万亮接过儿子的话说。
大姚县赵家店镇紫丘水电移民村鸟瞰图
杨万亮父子的移民收入账明明白白,这也是大姚县移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刚性收入。有了这些“长流水”收入,广大移民群众在新家园畅享着幸福新生活。
10年前,大姚县除涉及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移民搬迁外,还有红豆树、白鹤、桂花等5个大中型水库(水电站)的移民搬迁安置人口,分布在金碧、龙街等10个乡(镇)54个村委会166个村组,核定后扶人口6180人。6000多名群众大搬迁,这在大姚县历史上是个大事件。搬迁安置中,大姚县先后建成陆家湾、炳海村等一批移民集中安置村,配套完善了水、电、路和党建活动室、村史馆等设施。实施建成移民后期扶持项目106个,总投资10401.758万元,受益群众74516人(次),受益移民33756人(次)。一套移民搬迁“组合拳”打出来,使移民搬向新天地、奔向了新生活。
紫丘村彝族、傈僳族元素建筑 张从华 摄
11月上旬,笔者再次走进一个个水电移民安置村,映入眼帘的是村内完善的“一水两污”设施,房前屋后道路整洁、鲜花绽放,灯光球场、文化活动室、民族文化广场等设施配套完善。在移民群众家里,彩电、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与搬迁前住茅草房、石头房、不通水电路、产业无发展的日子相比,已经“一搬越千年”。
紫丘垛木房 王小月 摄
紫丘移民村的新生活 张从华 摄
如今的大姚县各移民搬迁安置村,产业发展,致富路宽。湾碧乡种植芒果6.2万亩,年产量达6000吨,去年收入万元以上的农户就有249户;龙街镇龙福兴村,移民把配置的600亩土地流转给企业种植软籽石榴,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石榴5000多亩,去年移民实现人均收入16500元;赵家店镇紫丘村移民安置点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搬迁前的800多元增长到17016元。截至今年10月,全县共有1460名移民群众取得了技术培训相关资格证书,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通讯员 张从华 陈国平 陈宏)
来源丨楚雄州融媒体中心、云南发布、楚雄文旅
一审丨黄彦闽
二审丨农耀
三审 | 寸明刚
©楚雄州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