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手握书卷 以使命为鞭策

学术   2024-12-10 19:38   陕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2021年7月18日,我成为法学院的一名教师,在此之前已经在高校工作了13年。今年是我工作的第16年,回首过往,每一次授课,每一次交流,都是我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见证。









01

“保持敬畏之心,上好每一堂课”

精益求精把每堂课讲好是教师的“职业良心”,这需要将每一节课视为教学比赛一样,常怀敬畏之心。站在讲台上,我的大多数课程已历经不少于10轮打磨。即便如此,每次授课前,我都会紧密结合社会热点与法学前沿,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调整,精选案例,优化课件,力求做到“心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眼中关注每一位学生,手中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授课中,根据每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大胆发言,勇于提出个人见解。课后认真反思每一处细节,思考哪些内容还未充分展开、哪些讲解还不够清晰,并再次对课件进行完善。这种严谨细致既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02

“心怀仁爱之心,引领学生成长”

新时代教师被赋予了更加神圣的使命——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从研究生入校开始,在尊重学生研究兴趣的基础上,我会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制学习与科研计划,帮助学生明确研究方向,设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在组会上,引导学生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捕捉真问题,坚持问题意识导向。每当学生们找到研究主题,我便组织大家围坐一堂,热烈讨论,共同探寻在现有研究成果中可推进的新方向,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课余时间,我坚持与每位研究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困惑与需求,指导他们如何进行文献阅读、论文写作以及审稿意见的回复。3年来,共资助6人次参加学会会议,5人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03

“怀揣火热之心,捂热科研‘冷板凳’”

科研之路,犹如攀登险峻的山峰,每一步都充满挑战。若只是沿着前人铺设的道路前行,虽看似轻松,却往往只能重复旧有的成果,难以触及真正的创新与突破。这要求科研人员必须付出努力,将无尽的热情与智慧倾注于研究之中。在西财大的三年,每个寒暑假与周末,我几乎都将自己锁在办公室内,读文献、写论文、申请项目。正是有了时间的积累,3年里我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陕西省软科学基金,立项陕西省社科基金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篇。我深知,科研之路永无止境。在这条道路上,我将继续秉持着对创新的渴望与对突破的执着,不断前行。

END

来源:法学院副教授  康京涛

排版:张秀梅

审核:闫常虎 杨丹


西安财经大学法学院
西安财经大学于1979年设立法学专业,2007年法学本科专业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11年法学学科获批省级重点学科,2012年成立法学院。2017年法学本科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培育)建设项目,2018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