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将农业电商打造成连接生产与消费两端的重要桥梁,充分利用电商销售平台,有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速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春节期间,巨各庄、溪翁庄、河南寨等镇域的果蔬大棚正在以直播的方式销售年货,主播们深入田间地头展示生长环境、种植过程并亲自品尝。市民们线上与主播互动、下单购买,短短几个小时就吸引了数万人观看,销售额也直线上升。
据北京密小农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雪松介绍:“一场直播下来,大概有3-4万的收益,每场直播大概是4个小时左右。随着我们现在对大棚种植内容的完善、环境的提升,我们现在平均每个月直播的销售额都有5%的增长。”
市民告诉记者:“买到的商品跟主播展示的是一样的,这样更安心、更放心,物物流也比较快,到手的时候也很新鲜。”
农业电商凭借便捷、高效、成本低等优势,减少了中间环节,有效拓宽了销售渠道,让我区原味1号西红柿、草莓、蜂蜜、有机蔬菜等200余种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截至目前,我区通过发展扶持本地垂直电商、私域流量电商、收购分销电商、引入品牌电商运营四种农业电商运营模式,培育了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农业电商企业共12家,年均销售额可达2-4亿元。
据北京春种秋收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贾楠介绍:“我们今年开发了水果礼盒,包括水果套系,这样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多种需求,我们有3到5个直播间,每天不断播地进行直播销售。”
据北京潼玉华硕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电商部负责人高雅莉介绍:“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全国各地的朋友都能了解到密云本地特色的农产品,还能更直观地去帮助农民朋友做助农的推广。”
为推动农业电商可持续发展,我区相关部门还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保鲜仓储、村级物流等方面全面升级,并强化品类甄选与质量监管,鼓励电商创新优质内容,把更多收益留在乡村,留给农民。
记者:李享 孟晨冉
编辑:田思雨
推荐阅读
好文共欣赏,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