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觉醒。
我今年40岁了,常常被问一个问题:“到了这个年纪,还有必要这么拼命吗?”
有时候,我也会反问自己:“这么努力到底图什么?”
说实话,图的不是车子房子、面子、社交。
而是能不能真正把自己的人生握在手里,不再为生活的柴米油盐而发愁。
你可能想象不到,现在的我每天都在“搞钱”。
主业是一份正常的朝九晚五,但这只是维持基本生存的收入来源。
下班之后,我就做自己的副业,就是写公众号。
有人觉得我过得太累了,可对于我来说,下班后才是真正搞钱的开始。
40岁,不搞钱等什么?
有人感觉40岁应该是人生逐渐安稳的阶段。
这话没错,但前提是你得“稳”得住。
40岁意味着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支出,还有可能赡养老人的压力。
你不拼,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日子逐渐“沉下去”,最终在生活的泥沼里无力挣扎。
我身边很多人,到了40岁,有人开始混日子,有人却拼了命逆风翻盘。
那些还在拼的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不怕折腾。
折腾不是瞎忙,而是有目标、有方向地“搞钱”。
我们这一代人,谁不是被生活逼着学会适应的?
拼,是为了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也是为了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能过得轻松一点。
两份工的日子,既累又爽
说实话,我的两份工作确实很累,但却有一种“累得明白”的满足感。
早上七点起床,吃过早餐后,赶着去上班。
白天的工作平稳而忙碌,基本在5点半准时下班。
下班回家,吃完晚饭,开始写公众号文章。
这是坚持了一年的副业,虽然过程辛苦,但带来的收益让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很多人以为我这样一天24小时都在工作,活得太拧巴了。
可实际上,我并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为了那些工作的“附加值”:
写作让我感到自由和满足,也让我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
当我看到副业给我带来的额外收入时,那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是任何“放松”都无法给予的。
“下班搞钱”,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式
有人问:“我也想搞副业,但感觉力不从心,该怎么办?”
其实下班搞钱并不需要你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而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以下是几种我身边朋友的例子,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时间型副业:比如送外卖、跑滴滴、游戏陪玩。这类副业不需要太多的技能,但需要你愿意拿时间去换收入。
如果你擅长分享经验,完全可以尝试做自媒体。
从写作、短视频到直播,每一个领域都能带来巨大的变现机会。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迈出副业搞钱的第一步。
为什么我一定要“搞钱”?
人到中年,很多人都开始回避谈论“钱”的问题。
可是,不管我们承不承认,钱从来都不是问题的答案,却是解决大部分问题的关键。
孩子的学费问题:你需要钱。
父母的医疗费用:你需要钱。
自己偶尔想买点什么东西满足需求,还是需要钱。
有人说,搞钱的过程让人疲惫,但实际上,让人疲惫的不是搞钱,而是没钱的窘迫和无助。
搞钱并不意味着你要变得物质,而是让你拥有更多选择权。
当你有足够的财力,你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生活牵着鼻子走。
40岁,努力搞钱也能活出自由
很多人觉得40岁搞钱,是为了弥补年轻时的“错过”。
可我觉得,搞钱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此。
40岁之后,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不是别人的陪伴,也不是别人的认可,而是你兜里的存款,和你随时可以调动的资源。
就像《三十而已》里顾佳说的那样:“我不靠别人,是因为我知道,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所以,不要害怕折腾,更不要因为年纪大了就放弃搞钱。
人生下半场的起点,往往就是你重新起步的时候。
写在最后:
每一个40岁的普通人,都在为生活拼尽全力。
虽然累,但这种累让人踏实、让人安心。
搞钱,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我们实现自由的必经之路。
如果你和我一样,已经过了轻狂的年纪,但依然不想被生活束缚,那么就试着从副业开始,给自己的生活多一些可能性。
搞钱的路上,虽然辛苦,但风景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