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曾国藩,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晚清的“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然而,小时候的曾国藩和所有孩子一样,并非天资聪颖,其智力甚至可以说是中下水平。
小偷与曾国藩的故事流传甚广,说是曾国藩夜里背书,有一个小偷跑到曾国藩家偷东西,结果发现曾国藩背了又背,一篇课文背了一晚上,还是结结巴巴地背不出来。
小偷见无从下手,生气地从梁上跳下来,非常流利地把书背了一遍,扬长而去。
曾国藩与同时代的俊杰比起来也确是差了一大截,小他1岁的左宗棠,14岁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李鸿章也是17岁即中秀才。比曾、左、李稍晚的梁启超更是一个神童,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
但是,曾国藩的成就却超过很多聪明人,这得益于曾国藩的勤劳和坚持。修养自己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的坚持。可以说,正是坚持了下面这八点,曾国藩才从一个普通人逆袭成了一代完人,一介君子。
坚持读书
唯有读书能够放大格局、改变气质。
曾国藩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说,人的气质,是先天生成的,本身是难以改变的,只有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曾说过一句极为精到的话:“书味深者,面自粹润。”意思是说,读书体味得深的人,面容自然纯粹、滋润。
曾国藩在给他的几个弟弟的信中谈到读书的目的,他写道,我挚读书,只为两件事:一是修身养性,包括诚心、正己、修身、齐家,以求无愧于父母;二是精研专业,包括学习诗词文章及其作法,以求保护自己。
有心读书的曾国藩还是有自己的读书计划的,例如每天坚持读一卷《资治通鉴》,雷打不动,风刮不断,哪怕是军务最繁忙的时候,也要骑着战马吟咏古人诗词。因此,在曾国藩的日记里,总会看到类似今天读《诗经》几页,《尚书》几章的记载,说明他还是忙里偷闲,用心于学习。
坚持写日记
曾国藩天资并不聪慧,但却成为“内圣外王”式的人物,成为清朝中兴名臣,与他注重自我修养,使自己不断完善是分不开的。而在其一生中坚持写日记,并公之于亲人朋友,成为他最重要的自修方式。
曾国藩坚持每天记日记,反思自己的行为,总结得失。他从29岁时起,至最后一篇日记,即他病逝的前一天,一生持之以恒,从未间断。
他在日记中虽然能够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反省自己。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即使你自制力再强,也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所以真正强大的人,不是向外显现力量,而是能放下身段,放低自己,不断从外界汲取力量。这,正是曾国藩最聪明的地方。
坚持静坐
他用“静坐”的方式养心。即使在战事危急,事务繁忙的时候仍每天坚持不懈。在他的日记中常常见到“静坐片刻”。他的家书中常有告诫子弟“静坐”养生的句子。
曾国藩讲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曾国藩一生非常推崇静坐,他的修身12法就有静坐一条,静坐四刻,如鼎之镇。静坐四刻,即每日不限时间,静坐一小时,用以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静坐以清除杂念,放松身心,亦可常思己过。
曾氏体质本弱,入京做官之后,时常头痛、乏力、目蒙。却能道德、军功、文章三不朽,应得益于其养生之道。
坚持练习书法
写字,一开始是一种技能,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写字,便多了一种新的功能,即修身养性。其实,早在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二日的日记里,曾国藩就已经注意到了写字对于修身的意义:
写字时,心稍定,便觉安恬些。可知平日不能耐,不能静,所以致病也。写字可以验精力之注否,以后即以此养心。
曾国藩写字,追求一种气脉的抒发、意态的表达,虽然有所发、有所达,却不是任意、使气,而是舒张有度、恰到好处。在书法上的体会,立马联系到做人做事,一言一行,都当摒弃求人知晓、点赞之心,凡事都当胸中存有豪迈志气而不外显,不可有显耀、骄纵姿态。这种对于气息运用的似有若无、藏而不露的强调,可以通过写字来体会,然后在道德、事功上进一步体会。
坚持早起
大部分人并不会把“早起”视作多大的事情,往往随性而“起”,想起才起,但就是这样“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小节”,曾国藩却把它当成自己修身养性、锻炼意志的头等大事,并断言:“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
一个家庭要有信念,有规矩,就像做人一样,有所为有所不为。早起是曾国藩祖辈几代的传统家风。曾国藩把这份传承发扬光大,良好的家风对曾国藩的成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曾国藩念念不忘,正是有感于此,他在家书中对家中子弟循循善诱,使得曾家成为大清的“第一世家”。
坚持做笔记
曾国藩不仅勤于读书,而且善于读书,深得要领,曾说:“万卷虽多,而提要钩玄不过数语。”其见解可谓精辟之极。曾国藩读书注重消化归纳,从而提出自己的精当见解。
他很重视作读书笔记,除经史外,常随手摘记,使得他的读书精深有用。曾国藩曾说:“凡奇僻之字,雅故之训,不手抄则不能记。”曾国藩喜欢读史,曾写成《历代大事记》数卷,以此作为重要的读书方法。
坚持改过
曾国藩在文章里说:“改过的勇气超过别人十倍的,贤能胜过别人十倍;改过的勇气超过别人百倍的,贤能超过别人百倍。贤能的人,因为勇于改过,前程越来越光明;不贤的人,终不悔改,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
曾国藩的改过,贯穿其一生。他10岁的时候,喜欢睡懒觉。曾国藩想这么下去不行,于是想了个办法。他用一根线吊着一个秤砣,置于铜盆上方,然后在线上系一根香,点燃。香燃尽烧断线,秤砣掉到铜盆之上的时候,正是每天天快亮的时候。曾国藩每天就是被这响声惊醒,然后爬起床读书。
曾国藩早年喜欢抽烟,是铁杆烟民。师从唐鉴、倭仁两位先生后,他立志改掉这一毛病,最终,历经与烟瘾的无数次决斗后,曾国藩戒掉了烟瘾。
戒除睡懒觉、抽烟两大毛病,鲜明地体现了曾国藩勇于改过的精神。但说到勇于改过对曾国藩一生最大的影响,这两件还算不上。曾国藩最重要的改过,是改掉了自己原本刚正的性格。
坚持慎独,心安
曾国藩说过:慎独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曾文正公家书》记载一个故事: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得到一笔额外的财产,自己很羡慕。早晨醒来之后,我觉得自己很可耻,于是对自己痛加指责,说自己好利之心如此严重,做梦居然会梦到,这是不能容忍的。中午到朋友家吃饭,席间,朋友说另一个人最近也发了一笔横财,我的心又为之一动,非常羡慕。回来后,我在日记里写道,早晨刚批判了自己,中午又犯了相同的错误,我这个人真可谓卑鄙、下流。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慎独的功夫。曾国藩正是凭借这种严格的修身成就功名,树立了为官的标杆。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每个人的脑海里都要有一根叫“慎独”的弦,时刻鞭策着自己,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