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厉害,咋就不上天呢?”这是人们之间调侃的玩笑话。可是,有一面志愿者旗帜就是这么厉害!它被天宫二号带上了外太空,又被神舟十一号飞船接回了地球,并在天宫二号内被宇航员展示给全国观众。
这是当年“志愿精神光耀神州”活动中的一面旗帜。我就是这一活动的组织发起人之一。
刚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是1997年,那时的我正在北京交通大学任教。25年多来,我从一名在黄土高原支教的志愿者,到参与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实施的机关干部;从一名具体项目的组织者,到参与志愿服务政策、法规的制定者;从参加国内的志愿服务工作,到海外志愿服务、国际组织交流;从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者,到老年志愿服务工作者;从志愿服务的实践者,到志愿服务研究者,我与志愿服务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01
领跑支教接力赛
1997年,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志愿者,当时在北京交通大学任教的我,认为这是件响应党组织号召的好事,作为个人来说,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接受社会的历练,于是我就报名参加了。
作为最早参加扶贫接力支教的老师之一,我前往山西静乐县康家会中学工作一年。
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的我来说,生活环境的改变给了我全新的体验。当时,在这个山区学校,一日三餐都与土豆、小米为伍,蔬菜很少能吃到,吃肉只能期盼节日的到来。每半个月去一次县城,就是为了解馋、洗澡。但既来之,则安之,我必须和当地的老师一道认认真真地当好老师。在支教的同时我们也没闲着,盖大棚种蔬菜,挑大粪施肥,带着学生去河里摸鱼……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这些志愿服务经历弥足珍贵。
让我最受触动的是,有一次我在学生们面前发了火。当时有一个初一的学生在校园里抽烟,被我逮着了。虽然脚下是刚刚踩灭的烟头,但这个学生却死不承认。这让我感到对这些大山里的学生,不仅要教他们知识,更要培养他们优良的品质。在康家会中学的一年,我在课堂上不仅讲授书本上的知识,更给他们讲立志成才和做人的道理。我意识到,仅仅靠一个人、短时间的支教,无法彻底改变一个孩子的状态和观念,需要更多的人、更长的时间持续不断投入到扶贫支教的行列,在山区孩子心中慢慢积累向上向善的意识和勇气。很幸运的是,我所参加的扶贫接力计划就是这样一个“扶贫+接力”的项目,通过许许多多城市青年的一年又一年的持续接力,使山区孩子的认识和理念一点点地改变。
幸运的是,1999年我被调到团中央工作,负责的就是扶贫接力计划及其子项目——研究生支教团。从此,我实现了从一名志愿者到志愿服务工作者的转变,并开启了作为毕生事业的志愿服务人生。
张俊虎(第三排左五)在静乐县支教时与其他志愿者和学生们的合影。
02
志愿服务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我在大学学的专业是机械,毕业时的梦想是能做一名火车司机……虽然我没能实现这一理想,但幸运的是,登上了新时代志愿服务发展的“高速列车”。我经历了研究生支教团组建、西部计划启动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纳入国家对外援助战略、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举办、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建立、志愿服务交流会和项目大赛启动、志愿者旗帜飞天、创新设计推出注册志愿者保险等志愿服务发展史上的大事。25年的志愿服务工作,也让我接触了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了解到了他们的事迹。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感受到了志愿服务事业的魅力,找到了追求的方向。
后来在我调整工作单位时,有朋友劝我去央企或者私营企业,甚至给我介绍了上市公司的职位。面对高薪,我有些动心了,但最终还是选择到社会组织,继续做一名专业的志愿服务工作者。
我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志愿先锋”,写出我做志愿服务多年来的感受感悟。同时,我也努力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哲学、法学等相关学科入手,多角度研究志愿服务。先后发表各类文章10余篇,并主持合作编写出版了《中国志愿服务培训大纲》《志愿服务案例》,合作翻译出版了《国际志愿服务重要文献选辑》,参与《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报告》《扶贫接力——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二十年思考》等的撰写工作,设计并推出了《中国高校志愿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2000年五一期间,张俊虎(左三)骑自行车到山西灵丘县,与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们的合影。
03
新尝试:从事老年志愿服务
我经常和别人开玩笑说:“我这个人呀,没有中年。”
2019年,我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任秘书长,从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直接迈入了老龄事业,跨度可谓不小。而2019年,恰恰是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了16岁以下人口的一年。
在理事会的支持下,我们启动了“乐龄志愿服务行动”,旨在满足老年人社会参与和老有所为的需要,倡导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移风易俗、民事调解、文教卫生等活动,为社会经济发展、社区治理、老龄事业、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帮孤助残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探索建立养老志愿服务互助循环机制。
老龄事业虽然是一个新领域,但由于长期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能力积累,以及早已珍藏在内心的志愿情怀,给予我做好老龄事业的信心和力量。今年6月,我一个人通过自行车骑行的方式,赴天津、辽宁、江苏等7省市的18个地市开展了调研,累计骑行超过4000公里。在不断调查思考中,在和老年朋友的交流中,在感受祖国发展成就中,我经受了一次思想洗礼和精神洗礼。通过边骑行、边调研、边思考,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分析当前养老服务行业和老龄产业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些新思考,增添了做好老龄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回顾25年的志愿服务经历,我感觉我是很幸运的。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我希望我的经历和研究,能让更多的人认知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并将志愿服务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找到快乐、收获幸福。(作者: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张俊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