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驾车约40多个小时,就是为了……

汽车   2025-01-31 00:04   河北  

春节假期一天比一天更近

春运回家路

承载了大家对团圆的期盼

若驾车急于赶路

而忽略了在中途适当休息

想着“再坚持一会儿就到了”

可能危险就在下一秒…

连续驾车约40多个小时,最终……

1月17日10时许

长深高速杭州方向2232公里附近

发生一起事故

一辆红色SUV与一辆白色小轿车发生碰撞

白色小轿车左后侧受损严重

好在两车司乘人员都系好了安全带

事故未造成人员受伤

后经调取路面监控发现

事发时红色SUV小车行驶在第一车道内

突然往右侧变道

导致旁边的白色小车避让不及

引发了该起事故

经过民警询问得知

红色SUV驾驶员是一名春运返乡人员

为了尽快到家

竟连续驾车约40多个小时

奔波了两千多公里

由于中途没有好好休息

导致身体不适头昏眼花

在变道时未观察旁车道内车况

引发了该起事故

最终民警依法判定

SUV驾驶员承担该起事故的全部责任

疲劳状态行驶,一头扎进绿化带
近日许某驾驶小型汽车
行驶至湖州德清大道某路段
在驾驶车辆直行通过路口后
由于疲劳状态下注意力难以集中
反应能力下降致使车辆失控
一头扎进了绿化带
此次事故造成
徐某的小轿车车头严重受损
绿化带植物遭受破坏
一旁的路灯杆、电箱都未能幸免
经交警责任认定
驾驶人许某因操作不当
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精神疲惫,驾车犯困

这样的疲劳驾驶行为
不仅容易诱发交通事故
而且属于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条规定,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2条规定,不得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深夜、凌晨、午后

为疲劳驾驶引发交通事故多发时段
此外,季节气候的变化
假期的舟车劳顿
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
难免也会让人产生倦意
那么我们驾车返乡时
应该如何防范疲劳驾驶
我们给大家送上“提神醒脑秘籍”
赶紧来看看吧~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行车前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驾车时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长时间行驶应注意停车休息,放松全身肌肉,预防疲劳驾驶。

科学安排行车时间

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夜间长时间行车应由2人轮流驾驶,交替休息。


行驶途中适当开窗透气

冬季驾车时可以在风小的路段,稍微打开车窗一条缝隙,通风透气的同时,也避免了冷空气大量涌入车内。此外,还有效降低了车内外温差,防止挡风玻璃起雾。


遵循“逢三必进”原则
长途出行时参考“逢三必进”原则及时到服务区休息调整,在疲劳产生之前给自己“充满电”。

尽量避免夜间行车

夜间行车,光线条件差,加上生物钟影响,容易使人精神犯困。若确实有夜间驾驶的需求,请确保连续驾驶时间不超过2小时。


冬季行车易疲劳

切勿因赶路而忽视安全

春运出行应合理规划好时间

平安才是回家最近的路

编辑:车辆安全平台 | 图源:网络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haoxueqie(注明合作)

击左下角“车辆安全平台”标志关注我们

车辆安全平台
汽车知识,路况信息,限号限行,安全驾驶相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