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几个街头卖苹果挣零花钱的小孩哥火了。
顾客从他们那里买完苹果,走时候都会笑出“鹅叫”!
因为他们实在是太会提供情绪价值了。
每一位顾客买完苹果准备走时,他们都会集体欢送一波:
“贵宾,请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祝您生活愉快,天天百事可乐……”
网友们看后直言“十块钱的消费,享受贵宾级服务。”
其实,一开始家长带孩子卖苹果体验生活是因为几个孩子平时花钱有些大手大脚,想让他们通过劳动体验一下挣钱的不容易。
没想到,体验下来,孩子的沟通能力、抗挫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原本几个孩子并没有这么社牛,甚至刚开始卖苹果时有孩子不敢说话,被人拒绝后也会很失落。
是家长带着他们卖,让孩子们参与感满满,回来还给他们开复盘会,就这样孩子们越来越大方自信了。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这样的体验对孩子成长很有意义。
要知道,孩子之间的差距,其实是在生活中的点滴积累中慢慢拉开的。
生活中接触到的不同事物、经历的各种挑战,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今年夏天,太原一男孩小学毕业后在妈妈的陪伴下上街卖包子。
妈妈表示,现在许多孩子的童年几乎被手机和游戏占据,他们错过了生活中许多美好的瞬间。
为了让孩子假期不天天玩手机,她决定带他走出家门,亲自体验一些平凡却充实的生活。
这段时间里,孩子需要独立面对并解决自己遇到的种种问题,不论是顺利还是困难,都会在实践中感受到生活的不同面貌。
经过沟通,孩子也不排斥妈妈的这个想法,第一天卖包子结束后,他表示虽然有些累,但这一天过得很充实很开心。
网友们看到后纷纷表示这种体验挺好,能锻炼孩子。
说起来,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了解生活百态,想办法让孩子去体验不同的生活。
但并不是所有的“体验”对孩子来说都有正向引导意义。
网上看到一位妈妈假期带女儿出行,她故意买了一张慢车站票,让女儿一路站到目的地。
因为没有座位,女孩吃东西时只能在过道坐着行李箱吃饭。
女儿对此显得十分不满,多次翻白眼。
这位妈妈似乎并不在意,甚至发文表示: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下次继续。”
有网友对此感到疑惑,觉得如今出行方式多种多样,为什么要刻意为难孩子?
没想到,妈妈回应道:“我想,我吃过的苦,她也得感受一下。”
对此,很多网友直言不理解这位母亲的做法。
“我小时候吃过的苦,不想让孩子再经历。”
更有网友直言:“不该把自己的苦难强加给孩子。”
很多家长希望通过让孩子体验生活的艰辛,来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辛苦,让孩子更努力地学习、生活。
但家长不必通过刻意制造苦难来达到目的。
就像一位网友所说,那并不叫吃苦,而是叫“受穷”。
这种做法往往会让孩子很崩溃,甚至是难堪,根本无法从中获得正能量。
江苏扬州瘦西湖夜市出现这样一幕:
两名5岁的萌娃在小摊前努力推销着自己做的小灯笼。
只是,尽管他们热情地招揽顾客,但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摊前依旧没有任何买家。
看着孩子们很努力却迟迟没有收获,其中一萌娃的妈妈悄悄找了一位路人假装顾客。
看到有人主动上前询问,小男孩的脸上立刻洋溢起了笑容,他兴奋地向对方介绍着灯笼的价格:“小兔子的12块,没有兔子的10块。”
当“顾客”买下灯笼后,男孩还十分开心地道谢:“谢谢,欢迎下次光临!”
小男孩因为“卖”出了第一个小灯笼,兴奋得跳了起来,信心大增,他更加卖力地吆喝着自己的小灯笼,一直到收摊。
周围的游客看到孩子们专注地与顾客交流,不禁被他们的认真与可爱所打动:“太可爱了,孩子真的尽力在做这件事啊!”
最后,两个孩子挣到了200多块钱,很是开心。
而孩子妈妈的做法也得到很多网友的点赞。
因为她的那一次鼓励,既让孩子亲身感受了生活的百态,也没有让他们在现实面前失去热情与自信。
这种细心的引导,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宝贵的成长经验,更让他们从小懂得了什么是付出与回报,什么是坚持与努力。
可见,我们并非一定要让孩子硬吃某种苦。
借助一些小的体验,巧妙地引导孩子拥有直面生活的勇气,提升孩子的能力,让孩子有所收获,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陶行知说: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只有深入了解孩子在成长中的困惑与挑战,并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孩子才能从中反思、成长和进步。
如果家长只是让孩子经历“苦难教育”,却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理解,那么即便孩子经历了再多的困难,也难以真正获得成长的机会。
希望家长能正视这一点,正确引导孩子认识生活,让他能真正愿意去学习、去成长、去找寻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