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今风中的城市记忆
今天
《新媒体节目策划与制作》课程作品展
正式开展
网媒1227班同学
在陈铭老师指导下
拍摄了5部纪实类纪录短片
用镜头记录下武汉特有的文化
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镜头
跟随他们的脚步
探寻江城的独特文化与故事
江城历史,旧韵重寻
探秘老武汉,感受岁月痕迹
文化探寻,一触即发
回溯往事,再叙江城风华
《码头记忆》
《码头记忆》是一部深入探索码头文化的纪录片。节目通过实地走访,重现了码头昔日的繁荣景象,从码头号子的雄浑回响到鱼糊汤粉的独特风味,展现了人们生活的点滴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交融碰撞。这部纪录片带领观众重溯那些渐行渐远的码头往事,唤醒深埋的文化记忆与地道美味。
小组分工
导演、摄像、剪辑:张思琦
调色:郑妍
包装:黄伍琳
撰稿:周维为
场记:李诗雨
在确定以“码头记忆”为主题后,团队一致认为应当寻找一位深谙码头文化的传承人作为切入点。在搜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码头号子和鱼糊汤粉是码头文化的代表元素。随后,我们在抖音平台上了解到了姚师傅—一位鱼糊汤粉的传承人。在一则介绍当地美食的视频中,她热情洋溢地讲述着鱼糊汤粉与码头的不解之缘,这立即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在与姚师傅取得了联系后,我们对她的故事充满了期待,团队决定以她的视角,带领观众探寻码头文化的味觉记忆。
姚师傅的故事始于解放桥下的一个鱼糊汤粉小店,虽然后来迁至繁华的八铺街,但姚师傅对码头和鱼糊汤粉的深厚情感始终未变。在采访她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码头鼎盛的岁月,鱼贩的吆喝、船工的欢笑,还有那碗热腾腾的鱼糊汤粉带来的温馨与满足,皆历历在目。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不仅聚焦于姚师傅的鱼糊汤粉,还深入探访了码头号子的传承者——熊师傅。熊师傅自小便对码头号子耳濡目染,在青年时期,正式拜入师傅门下。在他的演唱中,我们听到了那些久违的码头号子,感受到了那份源自内心深处的力量与坚韧。
岁月如梭,许多码头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但那份独特的码头文化,却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记忆与财富,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与传承。我们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保留那些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传递那份内在的精神与情感。姚师傅的鱼糊汤粉和熊师傅的码头号子,就是码头文化最好的见证与传承。
《江城书韵》
这部纪录片聚焦武汉市内各种类型的书店,展现它们独特的文化氛围、经营理念、发展变化及其与城市文化的联结。在电子洪流的冲击下,这些书店在坚守文化阵地的同时,也在时代变迁中作出了不同选择,以自己的方式传承书香文化。
小组分工
导演:饶烨、孙雨廷、兰艺馨
拍摄:兰艺馨、孙雨廷、饶烨
剪辑:吴景
文案、策划:孙雨廷、饶烨、兰艺馨
场务:李东骏
在策划阶段,我们深入走访了武汉各大书店,从古朴典雅的小型独立书店到宽敞明亮的大型连锁书城,都留下了我们探寻的足迹。这些书店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文化底色,对这座城市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瓜牛循环书店凭借“书籍循环”理念,成为良友红坊社区的热门打卡地,如今却面临倒闭;惊奇书店创造“前店后厂”的新模式,融合了产书与卖书;片场书咖将书店与拍立得拍照结合,以哈利波特为主题的装修独具匠心;云曰书馆将书与影完美融合,打造了一个连接着读者、影迷、艺术家的文化空间。
通过这次拍摄,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书店经营者们的执着与坚守,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武汉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精神家园。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激发更多人走进书店,拾起对阅读的热爱,共同守护“书店”这份宝贵的城市文化财富。
小组分工
导演:饶烨、孙雨廷、兰艺馨
拍摄:兰艺馨、孙雨廷、饶烨
剪辑:吴景
文案、策划:孙雨廷、饶烨、兰艺馨
场务:李东骏
《巷陌武汉》
“里份”,武汉方言中里弄之意,如今不仅承载着市井的烟火气,更融合了时尚与个性的元素。现代城市化的浪潮中,里份正努力实现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共生。从风雨沧桑“汉润里”,到焕然一新“咸安坊”;从历史悠久“鼎新里”,到焕发生机“辅堂里”,武汉的里份如同一本历史的记录册,让我们走进其中,感受武汉的百年民居文化。
小组分工
导演、文案、包装:朱薪蓓
拍摄、精剪:谭国伟
剪辑:黎思颖、朱思雯
场记、素材搜集:陈耀
确定主题后,团队决定以一位深谙里份文化的当地人作为切入点。在哔哩哔哩平台上,我们偶然发现了方青先生,他作为房产中介视频中的卖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随后,通过房产中介的协助,我们联系到了方青先生。得知他自幼在里份长大,是地道的武汉人后,团队一致决定以他为主角,通过他的视角展现老里份的独特魅力。
方青先生生于长乐里,尽管如今长乐里已更名为先锋社区,且多数建筑已焕然一新,但他对里份的深厚情感依旧如初。跟随他的步伐,咸安坊、保元里、福忠里、鼎新里等昔日风貌逐一呈现于观众眼前。
拍摄期间,团队还采访了多位里份的老居民,如汉润里居住了六十余载的杨汉英奶奶,以及在鼎新里生活了十多年的谢奶奶。她们口中讲述的里份往事,为纪录片增添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岁月流转,许多里份已不复当年盛景,但这种融合中西建筑特色与人文情怀的居住方式,无疑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与传承。
《话评江城》
在武汉,武汉话评书如长江汉水般流淌不息。武汉说唱团副团长、非遗传承人郭春玲,受父影响踏入此领域,从北方评书转攻湖北评书。老观众为其魅力慕名而来,然而现代浪潮下,传承面临挑战,孩子们渐渐不再说武汉话,观众群体也日益缩减。但老一辈艺术家们坚守初心,不断创新表演形式与内容,武汉说唱团更是推陈出新,接轨时代主流,巧妙借助媒体力量。郭春玲以其独到的艺术见解和生动的语言,细腻描绘江城故事,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观众。
小组分工
导演:赵一丹
策划文案:邹龙乐、蒋梦琦
拍摄:赵一丹、邓雨晨、蒋梦琦
剪辑:贾诗阳、赵一丹
后期:邓雨晨、赵一丹
拍摄《话评江城》这部关于湖北评书的纪录片,是一次深入文化遗产内核、感受传统艺术魅力与挑战的难忘历程。武汉丰富的文化底蕴中,湖北评书那独特的地域特色和面临的传承危机吸引了我们。通过网络资料挖掘,郭春玲老师作为非遗传承人的形象逐渐清晰,这成为我们开启拍摄的关键切入点。联系上郭春玲老师并得到武汉说唱团的协助后,我们正式踏上创作之路。
拍摄过程中,跟拍郭春玲老师的经历让我们对湖北评书传承有了深刻的认识。郭春玲老师以其深刻而独到的艺术见解,与众多艺术家们一起,用生动的语言编织江城的传奇画卷,让湖北评书在困境中依然绽放光芒,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这门艺术的炽热深情与坚定守护,我们由衷期待能有更多的后来者接过传承的火炬,让这一文化瑰宝在新时代重焕生机。
采访老观众、剧院周边居民和说唱团演职人员时,我们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老观众对湖北评书的热爱,居民对本土文化的深厚情感,演职人员对行业现状的剖析与期待,这些都为纪录片增添了丰富的维度。这使我们意识到,一部好的纪录片不仅要聚焦主角,更要全面展现围绕文化现象的多元生态。
我们有幸通过镜头捕捉到这一过程中的珍贵瞬间和动人故事,期望能通过这部纪录片,让更多观众了解湖北评书,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来,让这颗文化明珠在岁月长河中永远闪耀。
《丝韵汉绣》
《丝韵汉绣》是以湖北省省级非遗项目荆楚汉绣为主题的一期纪录片,全片围绕汉绣的历史、特色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展开。汉绣是中国特色传统刺绣工艺之一,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片中还穿插了对非遗传承人王燕老师的采访,深入了解了她对汉绣的热爱与坚守,以及她在传承和发扬汉绣艺术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该纪录片旨在通过展示汉绣的独特魅力,唤起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与保护。
小组分工
导演:杨乐行
文案:张欣芃 谭舒文 杨乐行
拍摄:罗壹嘉 谭舒文 叶子煊
灯光:张欣芃 杨乐行
剪辑:罗壹嘉 叶子煊 杨乐行
在明确纪录片主题之后,团队决定聚焦一位深耕汉绣行业的非遗传承人,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叙述。在小红书的偶然浏览中,我们被一篇关于王燕老师的报道深深吸引,视频中她精心制作的绣品熠熠生辉,瞬间抓住了我们的目光。随后,在学校老师的热心引荐下,我们顺利联系到了王燕老师。得知她自幼便随母亲踏入汉绣的世界,至今已研习汉绣技法四十余载,更在2012年荣获汉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殊荣,团队毫不犹豫地决定,以她为核心人物,通过她的独特视角,生动展现汉绣的演变与传承之路。
汉绣,这颗中国刺绣艺术中的璀璨明珠,深深植根于楚文化的沃土之中,与苏绣、湘绣并肩而立,共誉为中国的三大名绣。其艺术魅力与精湛工艺,历来备受世人推崇。随着时代的更迭,王燕老师的汉绣作品以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方式,重新回归大众视野,让这门古老的手工艺焕发出了全新的活力。
在拍摄过程中,团队还走访了多家汉绣工作室,包括昙华林内的汉绣艺社、汉绣博物馆,以及绣花街上最后一位传承人。他们向我们展示的汉绣记忆,如同一块块珍贵的拼图,为纪录片增添了厚重的历史色彩。在岁月的长河中,汉绣以其别具一格的针法和绚烂多彩的色彩,讲述着古老而又生动的故事。而今,这股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艺术洪流,正以前所未有的蓬勃姿态,流淌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绽放着新的光芒。
记录者只是呈现不同的声音
而感知纪录片内涵的能力
取决于读者自身
创作人用自己的行动
记录下他人的专属生活
在享受工作的本真和乐趣时
又接收它所反哺出来的满足感和意义
留给观众无尽的遐想与思考
转载自|武汉华夏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