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合营是蔚县的第二大镇。是蔚县中部甚至于北部东部的主要商贸集散地,商贾云集,人气旺盛,大小买卖很多,商业手工业氛围很浓。当年的商业中心虽然在下堡,新华书店肉铺压面坊打制烟筒的铁皮铺等在下堡的西街,百货门市部药店做秤的在下堡的东街半坡上,饭馆铁匠铺点心铺在下堡往壶流河边拐弯走的地方,赶大集在下堡上堡。但电影院却建在了大土坡上的红旗街大高台上。
旧堡
细想起来,镇上先后建过两个电影院。一个是老电影院,就是建在红旗街的这个,一个是后来建的,在南场的原养猪场临街处。
老照片
红旗街的电影院,弄不清具体建在什么年代,但应该是很早了,应该在五六十年代吧,没有具体考证。电影院对面也还建有百货门市部饭馆裁缝铺等。也是镇上另一处十分热闹的中心场所。假如用一个字形容七十年代的电影院,就是:火。用两个字形容,就是:真火,太火。
南场旧戏台
打从记事时起,看电影就上红旗街的这个电影院。这个电影院,就建在红旗街临近东沟的沟沿上。依小时候的眼光看,应该是很大很雄伟的了。礼堂内大致可以容纳下七八百上千人吧。电影院分礼堂和后院儿两部分,后院儿是电影院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所,礼堂负责放映电影、演戏或公社学校开大会。
壁画
整个影院礼堂呈南北方向建筑,南北长东西短,南北约近一百二三十米,东西约四五十米,面积约在一亩多地以上吧,砖瓦石木结构的。后院小许多,大致约有半亩多地,建有十多间砖瓦房,大致呈凹字形布局。影院大致坐东朝西,东边儿就紧邻东沟,绕过电影院的南门往东沟下边走,便是石块砌成的不太平整的石头台阶,一直曲折往下可以通到东沟沟底,沟底有十分紧要的水井,水是甜的,而坡崖上的许多水井却是苦水的。
老木雕
过去,西合营人吃水,大都是从东沟里往崖坡上挑。整个西合营镇,实际上是跨东沟和西沟两条深十几米的大沟建造起来的。往北则是大下坡,一直通到壶流河河边。
东沟的西面,上坡崖是红旗街,东沟的东边是东关、小南关。
晒太阳
电影院的西墙,大概有百米长,做了好多的玻璃展窗,里边贴着宣传资料和电影的海报宣传画、图片通知之类的,很是引人注目。电影院礼堂的进口,是朝南开的,左右两道门,左进右出。人们从西边儿的售票处买上票之后从南边的左侧大门进去,因而检票的工作人员也是在南门的入口处检票。
南山脚下
影院礼堂的里边,舞台在北边,放映机坐南往北放,自然大木长条椅子也是这么放。东西方向分成了三大块,南北分成了三十几排。因而南北有五条通道。东西中间还有一条比较宽的通道,有时放映电影的机子就摆在中间的位置,也有时上了南边的二楼放映室,这应该是根据银幕的需要而定的。
莲花池
木头的长条的椅子在当时还是比较气派的,棕色的,对号入座。舞台很宽大,舞台上边不光能放电影,还能演样板戏演小节目。大戏台两边还吊有各种灯,方便配合节目演出。
老街
电影院周围,最深的印象就是很热闹,人很多。活动多多,无论是打倒刘少奇时的遍地大小字报,还是粉碎四人帮的欢庆口号与锣鼓,还是放电影演样板戏,电影院总是顶顶重要的中心平台和人生大舞台。人员多多,参加活动的,看电影的看戏的,看红火热闹的,买卖五香瓜子豆腐干的,买卖冻沙果酸刺溜(沙棘)糖葫芦的,人挤人人挨人,春夏秋冬很少消停。虽然有时一句,市管会的来了,惊跑了许多的小商小贩,一些跑得慢的卖自制冰棍的小孩老太太们,跌倒了,冰棍撒了一地,冰棍被急吼吼凶巴巴的市场管理员的大头鞋踩烂了,踩成一片冰一汪水了,但不一会,人们又探头探脑小心翼翼地蹓返回来了。
挑水吃
电影院外,小贩们卖得最火的应该是炒瓜子了,五香的干炒的,每个小贩的脖子上都挂两个或一个大布兜子,分开来装,也有个别胆子大的在地下悄悄摆一会。大都是用三样容器一盅一缸地量着卖,一小酒盅二分钱,一大酒盅五分钱,一小缸子一毛钱。
旧堡
小贩的眼睛一边观察周围的敌情,防着戴红袖标的市管会人员冷不防地杀将出来,还一边急忙忙地叫卖道,瓜子瓜子,五香的五香的。还又边往嘴里忙着送嗑瓜子,瓜子的皮子又顺着嘴角落进了自己胸前的兜子里。进影院里买票看电影的男女老幼,衣服口袋里如不装上一把五香瓜子,仿佛就对不起自己手里的那张电影票一样。
吹锁呐
蔚县的五香瓜子与别处味道的确不同,特色口味虽各家各有不同绝招,却又很奇特地不同于阳原宣化等地的五香瓜子。咸,香,脆,回味无穷,成了蔚县人特有的乡间美味。
姥爷姥姥住在南场六道巷里头,有一户邻居大概姓李,家中弟兄三人,生产队工余也都抽空卖五香瓜子或干炒的瓜子儿。人们叫他们大喇嘛、二喇嘛、三喇嘛,不知何故。卖瓜子也是他们家中的主要副业。边上不认识的卖瓜子的人也有很多,有南场的,有红旗街的,有东关的,也有西庄的。
烫发
进了影院里边,抽烟是被劝止的,瓜子却是可以嗑的,电影机子的嘶嘶声,银幕上的音乐对话及爆炸声,嗑瓜子的伴随声,互不影响,其乐融融,其乐无穷。地上厚厚的一层层瓜子皮子,成了小学生们学雷锋的光荣任务。
古居
电影票大多在一毛一毛五分钱,也有少数五分钱二毛钱的。假如学校包场,多数在五分一毛钱。票价随片子的新旧与观众的关注程度而定。
河边
把门检票的活,是个很牛的好差使,凡是镇上有头脸的,点点头就能进去。实在票太紧张的电影,他们也能从内部弄到票。当年这叫走后门。
豆腐坊
有网友印象深刻的热糖饼,是从电影院对面的国营饭馆买的,不光要掏一毛钱,还要一两粮票。这就牵扯到了镇上的另外一处牛皮职业,粮库。能粗粮换细粮,还能换到稀缺的粮票。饭馆里,还有大糖馒头,肉包子,炸油饼。肉馅很香的,油饼有淡淡的咸味,大馒头里的红糖一咬就流出来了。还有面条,面上的肉沫油汪汪的,很解馋。
小庙
小时候,因为姥爷姥姥家就在南场住,所以跟着姥爷和姥姥到电影院里去看电影,次数还是比较多的。姥爷在公社木匠社上班,是有名的南场邓家木匠师傅,手头还算宽裕些。许多在村里,由公社组织的转村放映的电影,大都在西合营的电影院里看过。
残雕
壁画
印象深的,是看过一个演杂技片转碟子的纪录片,还有介绍马王堆汉墓的一个纪录片,还有伟大领袖接见西哈努克亲王的纪录片。这些,都是在放映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电影之前,加片放映的。看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女尸,感到有些好奇,又有些恐怖。看到演杂技的,最初还好奇,后来慢慢还有些瞌睡。直到放正片才打起精神来看。领袖接见外宾的纪录片加印的比较多,除了会见西哈努克亲王的,还有会见非洲朋友的,会见金日成胡志明乔森潘的,好多。
残垣
在放映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动画片时,感到很美,场面很大。尤其是孙悟空的造型活灵活现。看了以后,回去还回忆着自己往出画。在纸上反复修改。姥爷姥姥还在边儿上给参谋。姥姥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一把小剪子,一张红纸,可以随心所欲的剪出好多活灵活现的剪纸。南场的好多大姑娘小媳妇儿找姥姥要剪纸,姥姥也很高兴,一一满足。姥姥是个很开朗的人,笑声十分有感染力。有时候我给姥爷打回酒来。姥爷问姥姥喝一盅不?姥姥爽快地说,行,喝一盅。
晒太阳
到红旗街看电影,从南场到红旗街的电影院,大概有一里多地吧。下两个坡儿,从北中、转角,一直到电影院。沿途,除了来来往往的行人,卖冻果子卖小风车卖糖人的,还经常会见到镇上的三位风云人物,黑大、二黄、李汉梅。他们多数的活动时间是都在大街上,哪里人多往哪里看热闹,因而,在电影院周围经常看到他们新奇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