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世纪坛“世界文化季2024”:《奥匈帝国的明珠——茜茜公主与其时代的艺术》正在热展。展览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内容最系统的茜茜公主题材艺术展,以茜茜公主的生活脉络和人生故事为主线,推出近300件/组珍贵展品,其中包括茜茜公主的多幅油画肖像、生活用品与历史照片,这些展品如何展现茜茜公主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如何揭示19世纪下半叶奥匈帝国的社会风貌与文化艺术成就?让我们跟随志愿者老师秦雪岭的视角,来看看她对茜茜公主及其时代艺术独到的解读与感想。
“金色的宁静时光,修道院般的孤寂!……日夜都是深深的沉寂,幸福只属于我自己……享受泉水的清丽,陶醉诗神的诗句,灵魂长出了轻盈的翅膀,飞向无人知晓的土地。”
“奥匈帝国的明珠——茜茜公主与其时代的艺术”序厅展墙上这首诗,茜茜公主写于格德勒皇宫,奠定了展览唯美、抒情、典雅的艺术气息。虽然不是茜茜公主的生平回顾展,但展品与茜茜公主的个性和经历紧密融合,这也许是其最为独特之处。
第一展厅中菲利普·拉斯洛为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和茜茜公主夫妇绘制的全身像耐人寻味。拉斯洛1869年出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家庭,作为著名的肖像画家,他在王室和贵族中广受欢迎。这两幅全身像完成于十九世纪末。这个时期,印象派发展出了后印象派,艺术家在绘画上有了更大自由度。
菲利普·拉斯洛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1899年 布面油画 166x116厘米
匈牙利国家博物馆
约瑟夫的肖像中,所有的光均打在脸部,饱满光洁的额头,炯炯有神的眼睛,刻画出皇帝的庄严和神圣。敞开的红色披风,随着身体位置和光线变换着明暗节奏,呈现不同色阶,展示了拉斯洛对色彩把握的高超技巧。披风质地华贵柔韧而坚挺,和皇帝一身戎装形成微妙平衡,彰显了约瑟夫坚韧和仁慈的个性。
与约瑟夫画像有力的笔触不同,茜茜公主的画像以虚化、快速的笔触,描绘出薄纱一样的衣裙,从胸部飘逸流泻,纤纤细腰和玉臂,似中国画的水墨写意,似有若无,让观众尽情想象她曼妙柔美的身姿。令人深思的是,无论站到画像前哪个位置,约瑟夫的眼神都紧紧追随,和观众对视交流,而茜茜公主的眼神似乎望向渺不可知的远方。这眼神里有迷茫、有忧伤、有追问,和观众没有一丝交汇,有着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寂寥冷清。
作为哈布斯堡王朝继承人,约瑟夫遵循严苛的宫廷训练长大,勤于政务而寡淡无趣,据说斯蒂芬·茨威格曾这样评价:“约瑟夫一世一生从未读过书,只是每天翻阅军队花名册。”与天真浪漫、自由自在长大的茜茜迥然不同。虽然挚爱茜茜公主,却始终理解不了她的精神世界。茜茜公主婚后未能在维也纳宫廷找到自己的位置,也享受不到普通家庭的天伦之乐,“薄雾浓云愁永昼”寂寞痛苦、孤立无助。也许,她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自己的精神家园,眼神的飘忽迷离,是她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菲利普·拉斯洛
《伊丽莎白王后》
1889年 布面油画105x76厘米
匈牙利国家博物馆
茜茜公主继承父亲的天性和大胆行为,在美丽的施塔恩贝格湖畔长大,热爱大自然,喜爱动物,擅长骑马狩猎。第二展厅以草绿色调布展,观众恍然进入安静清新的自然秘境,与茜茜公主一起,邂逅马卡特、蒙卡奇和本佐尔等塑造19世纪奥匈帝国画坛的大师,感受茜茜公主所处时代的艺术氛围。
米哈伊·蒙卡奇被誉为“匈牙利史上最伟大的画家”,步巴比松画派的后尘到巴比松森林创作,留下了一批风景画。
展出的几幅私人收藏蒙卡奇风景画作中,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的《黑暗森林》令人浮想联翩。晨曦初现,透过若明若暗的树林洒下斑斑光影。笔直的树干笔墨浓重,一棵棵布满画面,枝叶缠绕,令人喘不过气,而天际风过雾散云破处那一抹淡青色,又似乎带给人一线生机和希望。
米哈伊·蒙卡奇
《黑暗森林》
19世纪70年代布面油画 94x11x124厘米
私人收藏
孤独是皇室生活的常态,甚至是至高无上皇家地位的标志,这与茜茜公主从小温馨自在、宽容和睦的家庭格格不入。茜茜公主婚后很难忍受宫廷的清规戒律,压抑沉闷促使她一次次远离维也纳,从80年代中期就过着隐居生活。特别是独子鲁道夫自杀后,茜茜公主从此永远一袭黑衣,游荡在大自然寻求安静和慰藉,“享受泉水的清丽,陶醉诗神的诗句”,创作了近600首诗歌。这些诗作是她内心世界中最真实、最切身的表白,也是她生活里的一丝亮光。凝视这幅作品,感觉似乎是她隐秘内心的映照:有黑暗森林的绝望沉闷,也有晨曦乍现的那一抹清丽明朗,带给人些许抚慰。
茜茜公主遇刺身亡后,弗朗茨·约瑟夫请匈牙利著名艺术家创作了五幅肖像,作为礼物送给服侍了王后多年的女士们,匈牙利学院派画家久拉·本佐尔绘制的《伊丽莎白皇后》就是其中一幅。
画中的茜茜公主依然是一袭黑色长裙,侧身玉立,背景是一面覆盖着金色织锦的墙壁。颈部、背部的黑纱薄如蝉翼,黑色的沉重与薄纱的轻盈形成视觉上唯美对比,展现出本佐尔高超的绘画水准。
久拉·本佐尔
《伊丽莎白王后》
1899年 布面油画142x95.5厘米
匈牙利国家博物馆
这幅画作最精彩的还是茜茜公主的眼神。有心的观众如果紧紧贴近展墙观看,似乎能感受到茜茜公主眼神和面容笼罩着忧伤和哀怨。移动脚步侧面观看,能感受到茜茜公主眼神中的安静与释然,而正面对视,又似乎有着淡淡满足,一抹浅浅微笑,与观众静静对视,纵有千言万语而最终归于缄默。高贵端庄而纯真自然、羞涩拘谨而坦然从容,亲切平和而漠然疏离,茜茜公主优雅迷人而又复杂的气质,在这幅画作中展露得淋漓尽致。
出身贵族,遵循其社会地位长大成人,但喜欢巴伐利亚的民间生活和热情奔放的吉普赛音乐,乐于和平民交往;贵为皇后享有无上特权,但不愿扮演传统环境赋予的角色任务,坚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继承了父亲不羁洒脱的个性,喜欢骑马狩猎驰骋山野,但时刻谨言慎行,不愿出现在民众面前;宫廷生活寂寞冷清,但一生深受约瑟夫爱恋。这幅作品艺术地呈现了茜茜公主复杂多面的个性,画作完成后,约瑟夫直视良久,深受触动,喃喃自语“非常好,栩栩如生,我很满意”,并赠予了茜茜公主的诵读官艾达·弗朗茨基。
艾达·弗朗茨基在茜茜公主生命里扮演了不可低估的角色,这位匈牙利女性终生未婚,从1864年到1898年茜茜公主去世,全部身心都贡献给了她的主人和密友茜茜公主。展览中很多重要展品来自艾达的私人收藏,其中包括促成奥匈帝国成立的弗朗茨·戴阿克和久拉·安德拉什的照片。
弗朗茨·戴阿克,匈牙利政治家,改革运动领袖,被称为“民族智者”“匈牙利良知”。根据奥地利作家布里姬特·哈曼所著的《茜茜公主》传记记述,茜茜公主对匈牙利怀有深深的好感,而匈牙利人也以挚爱回报之。戴阿克和匈牙利首相久拉·安德拉什通过艾达·弗朗茨基,向茜茜公主表达了匈牙利的政治诉求,而对时局发展有着独特见解的茜茜公主坚持不懈,排除多方干扰,终于促成约瑟夫同意作为匈牙利国王举行加冕,于1867年成立了奥匈帝国,并在匈牙利人民送给国王夫妇的格德勒皇宫度过了六年幸福闲适的时光。与意志坚定的戴阿克不同,安德拉什多才多艺,不拘泥日常小事,充满自信和激情,有着文人的潇洒,骑士的风度,茜茜公主非常欣赏其个性和才华,视为亲密挚友,与他们终生保持友谊,毫不掩饰承认他们的伟大。
了解了茜茜公主与他们的交往,再来观看艺术家在其去世后创作的艺术作品,别有一番感受。在石版画《伊丽莎白王后在弗朗茨·戴阿克的葬礼上》这幅作品中,戴阿克辛苦一世,终得长眠,遗容安静从容。
米哈伊·齐奇
《伊丽莎白王后在弗朗茨·戴阿克的葬礼上》
1876年 石版画 86x59厘米
格德勒皇宫
从天而降的小天使舒展双翅,洒下一束束圣洁的光芒,一根根烛台环绕灵柩,闪着温柔亮光,似乎有莫扎特《安魂曲》缓缓咏唱:“望主恩赐彼安息,并以灵光承照,赞美诗献给赐安的主”。茜茜公主神情肃穆,满怀敬意,正缓缓把一束鲜花轻轻放在他的身边。
而在水彩画《伊丽莎白王后在久拉·安德拉什伯爵的灵柩前》中,画面人物只有茜茜公主,一身黑衣,黑纱遮面,神情极度哀伤,手捧鲜花,双膝前屈,踉跄欲倒,“哀哀我心,何穷何极”,深切的哀伤仿佛要溢出画面。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艺术家塑造的茜茜形象与表达的情感如此强烈,令人肃然动容。
卡洛里·塞尔纳
《伊丽莎白王后在久拉·安德拉什伯爵的灵柩前》
1890年 水彩画
匈牙利国家博物馆
灵魂长出了轻盈的翅膀
茜茜公主个人衣橱中的布鲁塞尔花边领,也来自艾达的私人收藏。
布鲁塞尔蕾丝起源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及其周边地区,以精致和美丽闻名。它由独产于该地区最好的亚麻线制成,这种亚麻线需要在黑暗潮湿的房间里纺织,以防止麻线变脆弱,房间里也只允许有一盏灯,被布置成灯光刚好照在线上。特殊的产地、特殊的制作使布鲁塞尔蕾丝难以工业化,因而异常昂贵难得,以至于英国议会1662年通过了一项禁止进口所有外国花边的法案,原因是英国进口外国花边太过昂贵。目前布鲁塞尔仍继续制造手工蕾丝花边,用于褶边、头巾和领圈。
展品中茜茜公主的布鲁塞尔花边领,蕾丝的拼接、层叠与褶皱工艺完美结合,形成花瓣边,传递出华丽优雅的韵味。在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服装中,蕾丝设计是理想和浪漫的象征。展品格德勒皇宫的“折叠屏风”中有多幅茜茜公主领圈饰以蕾丝花边的照片,如蝴蝶美丽的翅膀,衬托着茜茜公主如一泓秋水的容颜,宁静清澈而又深不可测的眼神,使茜茜公主的美更加超凡脱俗。
伊丽莎白王后个人衣橱中的布鲁塞尔花边领
来自艾达.弗朗茨基的遗产
直径:60厘米
匈牙利文化与创新部
茜茜公主的美貌高贵神秘而不可亲近。正如展墙上显示茜茜公主的希腊文读书员克里斯托马诺斯1892年新年日记里所写“她正抓住吊环做引体向上,她穿着一件黑色拖地衣裙,装饰着漂亮的鸵鸟羽毛。我还从未见她如此华丽过。她吊在空中,给人一种梦幻般的印象,仿佛她是一种界乎蛇和鸟之间的生灵。”
然而,灵魂长出轻盈翅膀的美丽生灵,她的内心曾经历过什么挣扎和煎熬。展览结尾,茜茜公主1886年写于格德勒皇宫的《致未来人》有这样的诗句:“我孤独地漫游在这个世界,早已不再留恋欢乐和生命;没有同伴分享我的理想,没有凡人理解我的精神……你们未来时代可爱的精灵,我现在对你们吐露我的真心。它愿陪伴你们的生活同路,请把这些诗句纳入你们的生命。”茜茜公主心目中未来时代的你我,正是从这些不朽的艺术作品中,听到了这位传奇女性的心音,领略了匈牙利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秦雪岭
2019年以来参与中华世纪坛多项展览的志愿讲解活动,并为“遇见古埃及 黄金木乃伊”主题展、“百年无极——西方现当代艺术大师作品展”、“浮生巴黎——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全球巡回艺术大展”等展览撰写观展文章。
坚信“艺术家的每一笔都不是闲来之笔,都有他的用意,都要我们细细去品味。看得越慢,看得越细,就会发现得越多,也就能联想越多。而联想得越多,我们获得的乐趣也更多。”
大坛展讯
奥匈帝国的明珠——茜茜公主与其时代的艺术
展览时间
2024.11.17-2025.2.16
(观展时间9:00-17:00,16:10停止检票。
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中华世纪坛二层 世界艺术展厅西厅
票务信息
扫码立即购票
观展
须知
1、开放日期为每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不对外开放;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开放时间为早09:00—下午17:00(16:10停止入馆,17:00清场闭馆)。
2、前来参观的观众需要通过微信小程序“中华世纪坛开放服务”登记(含儿童),额满为止。登记后逾期或未登记的参观者,将谢绝入馆。
扫码进入小程序,进行登记
3、咨询服务电话:010-84187900(服务时间:周二至周日早09:00—17:00)
作者:秦雪岭
责编:王清
执行:戴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