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高跷是一种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进行的表演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早在春秋时期,踩高跷就已经出现,并在华夏文明中源远流长。其表演形式多样,包括“文跷”和“武跷”,前者注重情节和扮象,后者则强调个人技巧和绝招。此外,踩高跷在各地形成了鲜明的地域风格和民族色彩。
2025年2月3日,蛇年立春,在任丘某商场, 天津市陈台子同乐高跷老会充分演示了这一民俗文化。他们的表演属于文武高跷,高跷木脚三四尺,彩扮成戏,亦歌亦舞。根据《水浒传》《施公案》等故事情节编排。现在以第五代传承人陈宝顺为首,师徒们表演倒立、拿大顶、劈叉,个个身怀绝技,表演诙谐幽默,颇受人们欢迎。在整合继承老的表演形式和老做派以及独有的锣鼓“老三点”的同时,又发扬尚武精神,编创了新的功夫技能:飞叉、编花篮、后下叉提起、前空翻、后手翻、鲤鱼打挺、定时提起等高难度动作,现场配合唱段表演,异常精彩。它在传承的过程中,始终没有遗忘和篡改任何精华的内容。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精心准备
入场
高光时刻
摄影:杜江云
制作:任丘市融媒体中心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