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忻州市司法局构建起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包含实体、热线、网络、流动四大平台“四纵四横”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快全市“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提质扩容,进一步满足我市群众法律服务需求。
下好“一盘棋”,加强法律服务统筹谋划。2024年我市出台《法律服务行业规范化发展实施意见》,为落实全省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精神,我市召开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8月份召开全市基层法律服务阵地建设推进会,对加强基层法律服务供给工作进行安排部署,12月印发《全市“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提质扩容行动方案》,对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提出落实举措。
织密“一张网”,健全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截至目前我市
1个市级、14个县级、163个乡级、2455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已全部建成,建立“县城步行半小时”、“乡村骑行半小时”的“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升级改造市级公共法律服务大厅,设置法律援助岗、律师服务、综合岗,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泰和公证处在山西先通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设立公证服务联系点。在古城产业集聚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依托司法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等场所,全市省、市级特色专业镇均建立企业“法律明白人”工作站,共有企业“法律明白人502名,达到特色专业镇内每个企业至少1名企业“法律明白人”。
共唱“一台戏”,形成法律服务多元格局。我市坚持“便捷、惠民、高效、普惠”法律服务原则,整合市县律师、公证、鉴定、调解、仲裁等法律服务资源,成立“百人法律服务团”,围绕我市乡村振兴、企业发展、金融风险防控等主题,提供“一对一”或者“组团式”法律服务;建立村(居)法律顾问与法律明白人联动服务机制,全市共有村(居)法律顾问853人,法律明白人12144名,形成“1+N”的法律服务工作格局;创新服务形式,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法律服务人员改变“坐堂待诊”单一模式,开展“上门服务”、“巡回办证”“等法律服务活动,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学校,提供调解、法律咨询解答、公证办理以及鉴定仲裁等指引服务。
扛起“一面旗”,推动法律服务提档升级。我市紧紧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出台《服务和保障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法治保障措施十条》等一系列文件,开展专题入企活动,深入忻州特色产业集群,专业镇企业(7个)、杂粮企业(5个)、中小企业(4个)开展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做到第一批专业镇企业全覆盖,制定惠企法律服务手册,对涉外法律风险进行梳理,为企业提供全面、实用、专业指导。
形成“一张图”,打造法治文化“忻州品牌”。以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依托,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形成“一县一品”法治文化品牌,在旅游景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增添法治元素,结合当下热点,如利用“黑神话·悟空”组织普法宣传。保德县、偏关县已建成黄河法治文化阵地,推进“法治+乡村”、“法治+文旅”深度融合,以点带面,形成忻州特色法治文化带。
走出“一条路”,提高智慧法律服务水平。我市购买1台互联网无人律所,通过视频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购置3台公共法律服务触摸一体机,提供机构信息查询、法律知识宣传等内容。在“忻州司法”微信公众号上开通“在线公证业务”,公布19项公证事项材料清单和办理流程,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尽快办”的实际需求。
奋楫扬帆正当时,砥砺前行再出发。忻州市司法局对标“守正创新、能动作为、争创一流”工作要求,坚持主动作为、守正创新,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忻州篇章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声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