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禁止出国展览的老窑瓷:你知道有多牛吗

百科   2024-12-26 00:03   广东  
国家文物局在2002年、2012年和2013年共计发布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共计195件(组)。

这些文物被大众称为国宝,而实际上它们所代表和承载的内容比国宝更多,是一条我们回溯中国历史的脉络。

中国无论古代还是现在,在世界上最为知名的东西就是各种瓷器,当年外国人给我们中国起名的时候,就用的瓷器的英文“china”,将首字母大写就是我们的国名“China”,这也能看出,瓷器在外国人眼中对于我们的地位。

下面我们一起来鉴赏这些五代到元的国宝级瓷珍:
这些五代到宋元的瓷器之所以被选出来,因为它们有审美元素在里面,其造型、纹饰、釉色等均能反应时代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

1、五代耀州窑摩羯形水盂


1971年辽宁北票辽墓出土,现藏辽宁省博物馆。高9.3厘米,长14厘米,宽7.4厘米。
器身呈摩羯状,雕满鱼鳞状纹片,两旁双翅伸展,尾部高扬,尾鳍张开,通体施青釉。此器原定为北方青瓷,经国家文物局一级品巡回鉴定组认定为宋代耀州窑的产品。
此器设计精巧,造型别致,独具匠心。反映了制瓷工匠的创造性和丰富的想象力,青釉晶莹素洁,胎质细腻坚硬,为耀州窑的精品之作。
此器出土于辽代早期贵族墓葬,时间为十世纪后半期至十一世纪初期,它为耀州窑青瓷断代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器。

2、五代越窑莲花式托盏


五代,1956年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塔层第三层出土,现藏苏州博物馆。
此件器物由碗和其下的盏托组合而成,通高13.2厘米,其中碗高8.9厘米、口径13.8厘米;盏托高6.6厘米、口径14.9厘米、底径9.3厘米。
碗为直口深腹,外壁饰浮雕莲花三组,盏托的形状如豆,上部为翻口盘,刻划双钩仰莲两组,下部为向外撇的圈足,饰浮雕覆状莲瓣纹。下承以莲花形托。文物保存完好,可称得上“秘色瓷”中的稀有作品,精美绝伦,出类拔萃。


3、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

五代,通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腹深12厘米。

1968年陕西彬县出土,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此壶设计巧妙,由于注口在器物底部,注水时需将壶倒置而得名。通体施青釉。装饰技法有刻划、堆贴等,堆贴子母狮生动形象,刻花缠枝牡丹纹有浮雕感,线条流畅,为五代时耀窑瓷器出类拔萃的珍品。


4、北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北宋,高12.9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17.8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樽直口,平底,口、底径度相同。外壁近口及近足处各凸起弦纹两道,腹中部凸起弦纹三道。下承以三足。


外底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里外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
此樽仿汉代铜樽造型,器形规整,仿古逼真,釉色莹润光洁,浓淡对比自然。瓷樽始于宋,汝窑、定窑、龙泉窑均有烧造,为陈设用品。

5、北宋官窑弦纹瓶


宋,高33.6厘米,口径9.9厘米,足径14.2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瓶洗口,长颈,圆腹,高圈足,圈足两侧各有一长方形扁孔可供穿带。颈至腹部凸起7道弦纹。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器身布满大片纹,纵横交错。
此瓶仿汉代铜器式样,线条简洁雅致,凸起的弦纹改变了造型的单调感,增强了器物的装饰性。形体高大,造型端庄古朴,线条优美,釉色给人以凝厚深沉的玉质美感,器体有“紫口铁足”的官窑器特征,为官窑瓷器的上乘之作。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釉面纹片粼粼,愈显高洁古雅。
釉色以粉青为主。釉面开片本因釉与胎的收缩率不一致,冷却时形成一种釉裂胎不裂的现象,古代工匠巧妙地利用错落有致的开片,顺其自然,形成一种妙趣天成的装饰釉。
这种装饰主要出现在宋代官窑、哥窑、汝窑青瓷表面。或称“开片”、“龟裂”。 

6、北宋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北宋,高32.6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21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尊的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喇叭形口,扁鼓形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之四面均塑贴条形方棱,俗称“出戟”。


通体施月白色釉,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棕眼。器身边棱处因高温烧成时釉层熔融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映现出胎骨呈黄褐色。圈足内壁刻划数目字“三”。
此尊风格古朴、庄重,为宋代宫廷使用的典型陈设用瓷。


传世钧窑器物的底部多刻有“一”到“十”不同的数目字,其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据现存实物证明,器底所刻数字越小,器形越大。
在宋代钧窑瓷器的传世品中,以各式花盆和花盆托最为多见,出戟尊则较少。

7、北宋定窑白釉刻莲花瓣纹龙首净瓶


北宋时期,1969年河北定县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现藏定州市博物馆。

高60.5厘米,口径2厘米,足径10.1厘米。
净瓶又叫军持,起源于佛教的发源地 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是佛教僧侣随身携带的用于贮水净手用的器皿。


此器采用堆贴、刻花和划花的技法,饰有龙首、莲瓣纹和卷草纹等。净瓶小口长颈,中部 附一轮状圆盘,颈上部三道凸弦纹之间,刻有莲瓣纹。圆盘上刻莲纹。长颈下部是竹节纹。
圆肩处刻三层覆莲纹。鼓腹处刻菊纹,腹部至卧足处,是四层仰莲纹。

整体纹饰以佛教崇尚的荷花为主,给该器增添了圣洁端庄之美。肩一侧堆塑龙首流,龙颈短粗,双角上耸,龙首高扬,该器胎体洁白细腻,通体饰白釉,为定窑的产品。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白瓷著称。净瓶形体高大,为定窑瓷器汇总尺寸最大的一件,实属罕见;器形规整,显示出定窑制瓷成型、烧造工艺之高超;刻 划装饰刀法犀利、纹饰线条流畅,釉色洁白如雪,为定窑白瓷中的绝品。
此器于北宋至道元年(995年)放入塔基地宫中,它对定窑白瓷的分期断代研究提供了宝 贵的资料。

8、宋代 登封窑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


该瓶高32.3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瓶形似橄榄,圈足。胎为灰褐色,施白色化妆土。瓶身刻划二虎,一站立,一行走,呲牙翘尾,均矫捷凶猛, 搏斗于草丛中,衬以洞石、芭蕉,近底处有一周莲瓣纹。图案以外空白处戳印珍珠形小圆圈。
此瓶制作规整,线条流畅,色调和谐,绘画生动写实,笔法苍劲有力,是一件有代表性的登封窑作品。

9、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为景德镇窑产品。高44.1cm、口径5.5cm、腹径28.4cm、底径13cm。现藏南京博物馆。
胎质洁白细密,青花呈色稳定,白釉纯净,透明度极高,青花系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无盖,小口,口沿平厚,颈短而细,平肩,肩以下收敛,胫部瘦长,近底部外撇,平底。


造型端庄挺秀,腹部绘制“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萧何、韩信和艄公的形象绘制的富有个性,并以松、竹、梅、芭蕉、山石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画面之外配有五组纹饰带,整个梅瓶装饰繁缛,纹饰带布局疏密有致,是元末明初青花瓷器中的精粹之作。
“萧何月下追韩信”人物故事,主次分明,繁而不乱浑然一体。以古代历史为装饰题材,在元代青花瓷中经常使用,反映出当时戏曲故事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瓶上所绘人物的生动神情栩栩如生。


萧何策马狂奔时的焦虑、韩信河边观望的踌躇不定、老艄公持浆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且空白处衬以苍松、梅竹、山石,显得错落有致。
此器形体高大,造型秀美,纹饰题材罕见,绘画精湛,纹饰线条圆润流畅,青花色泽纯正浓艳,且为纪年墓葬出土,保存完整,为元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为中国研究元代青花瓷的工艺、绘画、烧制以及元代人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0、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高43.5cm,口径5.5cm,底径14cm,最大腹径25.3cm
现藏扬州博物馆
该瓶口小颈短,口沿平坦,肩丰渐滑,肩以下逐步收敛,至近底处微微外撇。梅瓶腹部刻划出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其纹饰为俗称的赶珠龙纹。
龙环绕于瓶身一周,龙首上仰,双角微微后翘,龙眼突起,显得炯炯有神。以蓝釉点缀眼珠,在青白釉的衬托下,更显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龙张口吐舌,露出利齿,上、下颚唇边卷翘,颈部细长,有一束长鬣作飘拂状。

背部背纹动感鲜明。伸出的四肢指尖锋利。辅助纹是四朵火焰形云,火焰的根部连有一颗小型宝珠,象浮动的珊瑚枝一样,更加衬托出巨龙以其叱咤风云之势,腾飞于万里长空之中。



梅瓶造型秀美,纹饰精美生动,蓝釉呈色鲜明纯正。高温蓝釉的烧制成功,代表了元代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准,为瓷器的颜色釉增添了新品种,为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该瓶为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欢迎家人们转发出去支持我们,让更多人受益!





版权声明: 本图文转载自网络,旨在传播收藏资讯,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因为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足足的精气神儿!

民藏之声
网罗古玩收藏界的最新资讯,关注民间收藏的市场动态,为广大藏友发声,为民藏发展助力!
 最新文章